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强调东北野战军的主攻方向应直指北宁线,必须首先集中兵力攻克锦州这个在东北国民党军防御体系中既薄弱又关键的部位,不仅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撤向关内的陆上通路,而且有效调动了沈阳国民党军出援,为此后逐个解决廖耀湘兵团及长春、沈阳守军奠定了基础。
淮海战役中,毛泽东指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突击方向指向国民党军徐州集团右翼的第7兵团,中原野战军指向淮海战场的战略枢纽宿县。这样,不仅迅速合围并歼灭了第7兵团,而且分割了徐州、蚌埠、蒙城三处的国民党军,使徐州守军30万人处于重重包围之中,从而为第二、第三步歼灭第12兵团和徐州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平津战役中,毛泽东指示华北军区部队主力首先指向傅作义部西撤绥远的交通咽喉张家口,迫使傅作义不得不以一部主力由北平西援。同时东北野战军入关后,立即以主力插向天津、塘沽间和北平、天津间,封闭了国民党军从海上南撤的道路。这样,就完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为之后从容逐一围歼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守军及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
(问津摘自《军事历史》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