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十大行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坚持探索性工作求创新、经常性工作求特色,紧扣杨浦区委“三篇大文章”,奋发有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聚焦创新发展加强监督
深入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开展专题询问,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成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委员工作室,激发区域创新发展活力。首次听取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加强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督,设立经济工作监督联系点和经济运行分析观察点,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助推民生福祉提升质效
连续三年开展城市更新专题调研,在一线建立人大代表监督服务点,用法治力量助力打赢小梁薄板收官战、旧改收尾攻坚战、“美丽家园”提质战。听取和审议城区总规编制和滨江专规实施情况,助力打造人民城市滨江秀带。开展促进就业和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等执法检查,开展学前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生活垃圾管理等专题调研,全面助力更具颜值、更具温度、更具品质的人民城市建设。
创新民主实践新路径
率先探索建立“三点融合”工作机制,构建立体化立法参与工作矩阵,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民生实事项目分层分类管理,重点聚焦区级项目做实问需于民、做精民主决策、做深代表监督,形成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杨浦模式。推进“人人议事厅”制度化实践,在全区12个街道全覆盖开展多元民主协商议事活动,各街工委积极拓展,深化“民意议事厅”“人人直播间”等更多基层民主活动形式。
整合履职平台增进活力
按照“嵌入式、开放式、共享式”要求,深入推进代表履职平台提档升级,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点,创建“代表e线”履职系统,为代表履职创造丰富条件。推进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与经济监督联系点、立法建议征询点融合建设,在更广范围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做实“市—区—街”三级支撑,发挥市人大代表工作小组和区人大代表专业小组优势,聚焦重点热点,形成20余篇调研报告,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杨浦区人大常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