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的期待

2025-01-18 00:00:00谢作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1期
关键词:开源编程人工智能

2024年的11月,对于正在努力践行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显然有些意难平。就在这个月中他们先后接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在上海、北京先后发布推广人工智能教育政策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坏消息则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浦育团队解散了,拥有三十多万用户的公益人工智能教育平台OpenInnoLab(也称浦育平台)面临关闭,XEdu项目前途未卜,无人维护。因为老师们的反应激烈,“浦育平台即将关闭”的消息一度冲上百度热搜。

为什么浦育平台的关闭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因为人工智能教育并非一句简单的教育理念,青少年学习人工智能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教学平台的支持。尤其是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没有结合实践项目容易走向形式化,跟编程、机器人混为一谈。浦育平台提供了各种用于体验的人工智能应用、全链路的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开源的课程和项目,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入门并实施教学。而XEdu作为秉承极简理念的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做到了开箱即用,写入了多个省份的信息科技教材。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标实施开始,一线教师逐步明白了要改变现状达成目标,不能一味“等、要、靠”。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朝着光,撸起袖子自己干。在最后的十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和企业纷纷奉献各自的能力,除掌控板外,仅编程软件就有ArduBlock、慧编程、Mixly、Mind+和MicroBlocks等。这些形形色色的民间贡献,为信息科技的实施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但是相对而言,人工智能的门槛较高,目前有能力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提供相关支持的团队较少。

一鲸落,万物生。浦育团队解散,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新人工智能教育团队冒出。这并非是一句聊以慰藉的空话,而是我真的看到了新希望。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承接了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活动,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组织了青少年AI4S的活动,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也在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中增加了青少年组。清华大学启动了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工作,中国儿童中心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制,OpenHydra团队则发布了多个版本,为中小学提供运行在算力服务器上的开源教学平台。就连浦育平台,在上海教委和多所高校共同努力下,也有望得到“重生”。

当然,我对新的一年还有一个重要期待,就是希望重建一个团队,继续维护XEdu项目。2025年,我们一起努力吧!

猜你喜欢
开源编程人工智能
编程,是一种态度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1:04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48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