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文明养犬说不

2025-01-18 00:00:00别致冯驿驭
当代党员 2025年1期
关键词:养犬排泄物绿化带

当前,随着广大居民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饲养犬只的行为越来越普遍。

近期,《当代党员》“民呼我为”栏目热线多次接到群众反映,称在居民小区、公共道路、热门商圈等地遭遇不文明养犬现象。其中,热心读者罗艺(化名)在电话中说,如今遛狗不牵绳、违规饲养烈性犬等现象明显减少,但养犬人在公共场所不清理犬只遗留粪便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他希望能通过本刊“民呼我为”栏目发出“向不文明养犬说不”的倡导。

为此,记者前往相关现场调研。

2024年12月13日下午,细雨初停,记者来到重庆市两江新区民心佳园菜市场附近走访。虽然地面湿漉漉的,但已有行人出门遛狗。

记者看到,不过百余米长的惠民支路上,就有多处犬只排泄物,有的已被雨水稀释,很容易被行人踩到。惠民支路和紧邻的惠民路是该区域的主要道路,两侧餐馆、商铺较多,人流量较大。

在记者调研过程中,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沿街清扫,对于该情况,环卫工人深表无奈,直呼“扫不赢”。“这片区域,从早到晚都有遛狗的人,清理和不清理粪便的狗主人各占一半。”她表示,她有时也会劝导不清理粪便的养犬人,但收效甚微。

要清理路面的犬只排泄物并非易事,该环卫工人介绍,若排泄物干燥成形还能扫走,遇到今天这样的情况,只能用水冲洗,很麻烦。

该处道路上,还有一些摊主在推车摆售食品。放任犬只排泄、不及时清理粪便的行为让他们很糟心。一位售卖水果的摊主表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换个地方,不然顾客不愿靠近,影响生意”。

“铲屎官”不“铲屎”现象的“受害者”不止于此。

“现在网络上声讨不文明养犬的声音很大,我们这些按规矩养狗的也常被‘误伤’。在我看来,养犬人的名声就是被这些不文明行为败坏了。”现场,同为养犬人的马宇(化名)愤愤不已。

同时,马宇还表达了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存在传播疾病风险的担忧:“遛狗时,狗要到处嗅闻,如果不小心接触到路上的粪便,把病毒、细菌带回家中,对人的健康也有影响。”

不仅是在民心佳园这样的住宅区周围,繁华的商圈也同样存在相似问题。记者在江北区观音桥天河里购物中心周围发现,虽然人行区域未见犬只排泄物,但有养犬人带狗在商场前的绿化带里排泄,随后直接扬长而去。

在绿化带里排泄是否合规?对此,记者询问了观音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告知该绿化带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属于公共场所,如有犬只排泄,养犬人应及时清理。但在走访调研中,记者发现遛狗人虽多,随身携带清理工具者却不多。

当前,市面上早已“诞生”出五花八门的清理工具,能够让养犬人快速方便且不脏手完成清理。当日晚些时候,记者在渝北区黄泥磅某小区外看到,有文明养犬人甚至佩戴头灯,以便及时为犬只清理排泄物。

养犬拾便,不仅是养犬人素质的体现,更是法纪法规的要求。2023年6月1日,重庆正式实施《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其中对养犬人和管理人不得有的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包括重点管理区携犬出户不系犬绳或者不佩戴犬牌,所系犬绳长度超过1.5米;放任犬吠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犬只在公共场所产生的粪便不立即清除,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等等。

条例实施一年多来,成效较为明显,在多处走访中,记者看到牵绳遛狗者占绝大多数,且绳子收得较短。但记者采访询问得知,目前仍有不少养犬人对条例了解不足,文明养犬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一些读者认为,在规范养犬人行为的同时,也应为其提供相应便利。热心读者罗艺同样是养犬人士,他表示,自己和小区其他养犬人习惯在附近一处公共道路遛狗,但偶尔会忘记带纸,只好用树叶将就作清除粪便的工具。他建议在遛狗人较集中的区域设置便民箱,放置用于应急的拾便纸,同时还要加强宣传,让“出门遛狗就要携带拾便工具并及时清理”成为养犬人的共识。

2024年以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印发《十件“小案小事”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聚焦10件人民群众关切、反映强烈的身边“小案小事”,不文明养犬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就不文明养犬行为,城市治理相关部门表示,一方面,将加派力量,及时对公共场所的犬只排泄物进行清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劝导教育,动员基层治理力量,加大对《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宣传,让文明养犬意识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养犬排泄物绿化带
生态园林景观绿化带设计方法分析
花卉(2024年6期)2024-04-30 05:40:14
文明养犬宠爱有方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各地养犬规定解读
风景
安徽文学(2018年6期)2018-06-08 03:44:32
便于清洁的兔笼
城市道路绿化带防排水设计的生态化考虑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