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出版儿童书的出版社。该馆1909年就出版了孙毓修编译的《童话》。其后,又接连创办了由沈泽民编辑的《少年杂志》和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刊载过叶圣陶的《稻草人》等儿童文学作品。1958年出版范围调整后,商务馆才逐渐淡出了儿童读物出版领域。
时隔40多年,而今又有一部儿童读物在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社出版了。所以,“丛书”甫一面世,媒体便以“商务馆再入童书出版圈”为题,报道了这一讯息,认为:“爱与美亲子阅读丛书”的推出,是商务馆“重新进军少儿图书市场”的一个标志。在新书发布会上,该馆教育图书编辑室冯爱珍主任表示,根据商务印书馆人文氛围浓郁的特点,推出凸显人文特征的少儿图书,将会成为商务馆今后的主打方向之一。
未曾想到,小书问世,会碰巧成为商务馆重振少儿图书出版的一个信号、一个标志。这使我在抱回“爱与美”丛书的时候,又多了一重欢喜。
《稚子心语》《孩童世界》《爱在心底》这几个书名,是在给作品分类的时候,就起好了的。倒是“丛书”的书名,直到书稿快要付印的时候,才最后定下来。为什么会用“爱与美”来命名这部书呢?我在《后记》里是这样说的:
把这部书命名为“爱与美亲子阅读丛书”,缘于她是因为爱而写,是为了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爱是她的根,是她的内核;美是她的枝叶和花朵,是她的外在形态。因此,用“爱与美”来命名这部书,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我是认同这样一个观点的:
能够把最纯真、最热烈的爱给予他人者,大多是源于其自身对于爱的渴望;能够以美的形象面对世人,并且乐于播撒美的种子、创造美的生活与作品者,是因为他看过了太多的虚伪与丑恶——所以,维纳斯那忧郁而略带伤感的面容,我是读懂了的。我知道,爱与美女神总在希望着,世界上能多一点美好而少一些丑恶;我还知道,爱与美女神也同样需要爱。
“爱与美”这个书名,不仅是读者走进作品深处的路标,也是打开作者内心密码的一把钥匙。
我的儿童散文诗的写作,是伴随着儿子的诞生而开始的。儿子幼小的时候,我经常看护他、带他玩耍。和儿子在一起,经常会有一种感情,像清泉一样汩汩而出,像海浪一样拍打着心扉。于是,我便信手把这些心底的声音记录了下来。儿子上学以后,不能再整日陪伴他了,我的注意力就转向了其他的方面。儿童散文诗写作,也就停了下来。
这最初的涂鸦,曾得到严文井先生和屠岸老师的鼓励。第一本儿童散文诗集《星星月亮的梦》出版后,李标晶教授在他的《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论》这部专著中,专题作了评论,把作品的艺术特点总结为“有深情而出诸淡语,以平凡语动人心灵,在素朴中显真纯……描写和体察儿童的心灵世界,描绘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生活感知”,为儿童散文诗创作“打开了一个新视界”。
光阴荏苒,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几年。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没几年,就被派到国外去了。我在思念中,便经常想起他年幼时,我们一起度过的许多美好时光。对孩子的思念,又唤起我内心写作的欲望。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又拾起了搁置多年的儿童文学创作的笔墨,借用散文诗这一形式,向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也向我自己,开始了发自内心的深情诉说。于是,大约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又写下了100多篇新作。
我习惯于在清晨与黄昏这两个时间段读书和写作,我的儿童散文诗也大都是在这两个时刻完成的。在那两三个月里,我每天清晨起床后到上班之前,至少要写一篇,偶尔运气好的时候,也能写两篇,甚至三篇。黄昏的时候,我会再把清晨写的东西取出来,把它修改得让自己更满意一些。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譬如,《春姑娘》《夏哥哥》《秋伯伯》《冬爷爷》这几篇,就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很顺利地写成的。
“爱与美亲子阅读丛书”成稿之际,得到出版界前辈于友先老师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金波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他们欣然为书稿的出版撰写了序文。于友先前辈在序文中说:“作者以纯真美好的童心,建造起一座美丽的儿童乐园。……以其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无限美好的、崭新的世界。”金波先生在序文中写道:“我目驰神迷,追逐着书稿中描绘的自然、亲情和童年的故事。我欣赏这文字的画卷,就像饱尝了一番秀色。”表现出阅读作品时的欢愉和激动心情。
著名诗人、翻译家、文艺批评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总编辑,87岁高龄的屠岸先生读过作品后,写信给我说:
收到您寄赠的书。首先是您的三本儿童文学书,《爱在心底》《稚子心语》《孩童世界》,合起来成为“爱与美亲子阅读丛书”。内容极好,呈现出儿童美好天真纯朴的心灵世界。斯蒂文森的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表现出一个成人在重新捕捉童年的情绪和感觉时的异乎寻常的精确性。在英国文学中,这些儿童诗是无与伦比的”(引自《不列颠百科全书》)。这些话,也适用于您的这三本书。您的这三本书,插图也很好,印制精美,商务印书馆过去似乎不曾出儿童读物,这次出版您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他们的大胆尝试,有眼光的作为。
师长们的鼓励,令我深为感动和感谢,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我应该在儿童文学这块园地里多下一些力气,争取今后还会有新的作品,奉献给纯洁可爱的孩子们。
我总在希望着,世界上能多一点美好而少一些丑恶。“爱与美亲子阅读丛书”的写作,使我在儿童世界里,发现了人性的美好,找到了人生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在与儿童的心灵交会中,寻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人性世界。
给孩子写书,不仅需要一颗童心、纯正的思想、宽阔的胸怀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爱与美亲子阅读丛书”离这个要求,自然还有很远。聊以自慰的是,在儿童文学这块园地里写作的时候,我是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