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2025-01-01 00:00:00鞠强
科学大观园 2025年1期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充满对月球的向往,嫦娥奔月的故事寄托了中国人对月球的浪漫情怀。当中国人开始把探索的目光瞄准月球的时候,很自然地以“嫦娥”为探月工程命名。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月球探测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立项,中国人真正迈出了通往月球的脚步。同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宣布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于当日起正式实施,并将绕月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年多来,“嫦娥工程”按照“绕、落、回”的工程目标稳步推进,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传回拍摄的第1幅月面图像。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环绕轨道。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地球以外天体的软着陆及巡视勘察任务,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的探测器。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样品返回地球,中国首次月面采样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嫦娥工程圆满实现“三步走”的目标。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中国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将和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共同组成嫦娥工程四期,为中国在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月球对我们理解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嫦娥工程”的实施使中国科学家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2024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家就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基于嫦娥六号采集的样品对月球背面古磁场的研究成果。

中国已经锚定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从“嫦娥工程”出发,中国人正在一步步走近月球,千百年来的奔月梦想即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