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向我抱怨单位里的领导事儿太多,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担心他会一直纠结在负面情绪里。于是,我开始教导儿子,抱怨是一种负面情绪,它会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无益于今后的成长,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但是,当我说完后儿子却沉默了,他既不发表意见也不表示接受,反而摆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这时候我更加焦虑了,开始训斥儿子的冥顽不化,指责其听不懂道理,同时心里也感到莫名的失落,滋生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感。
对此,我很苦恼,并向心理督导师请教了这个问题。他很委婉地告诉我要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我幡然醒悟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作为父母,我们不能通过控制孩子来化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于是,我用关心和共情的态度问儿子:“为什么每次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都会向我抱怨,而当我耐心地和你讲道理时,你却并不接受我给出的建议?”
儿子回答道:“妈妈,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我向你抱怨,其实并不是想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已经长大了,很多道理我都懂,我只是想宣泄一下而已。每次你都讲一堆大道理,好像我什么都不懂似的,而且你动不动就指责我不会说话,指责我处理不好事情,指责我啥也不是,让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从小你就不停地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从来都不问我的感受和想法。”
儿子的话如同当头棒喝。在此之前,我们母子间的交流模式一直是:当我发现儿子对自己或对他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很武断地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对儿子进行说教、批评或者告诫。我从来不会倾听儿子的真实想法,更不会去共情、接纳儿子的感受,我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出,每个人的自体形成过程与从小到大吸收到的内在客体(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重要他人)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关系模式,都是过去经历和感受的总和,以及与重要他人关系的重演。
回首过往,我一直被“困”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我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我做得多好,都不被父母认可,他们的关注点一直都在弟弟身上。当我成为一位母亲后,我对儿子的过度关注和行为上的过度指导,其实也是对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忽视的一种心理补偿。我认为儿子很弱小、什么都做不好,仅把他当作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孩子来对待,只有我这个母亲才能给他需要的东西。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行灌输给儿子,忽略了他的自我成长需要。
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写满了家庭的密码。在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的抱怨,如果父母受困于自己早期的生活经历,只顾自己的主观感受,简单地给出方法或一味地批评指责,却忽略了共情和接纳孩子的情绪,那么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会适得其反。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关注孩子的感受,“看见”孩子的需求,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他们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然后再适当地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才最有效。
编辑/李梓萌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