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聚焦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聚焦制约退役军人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聚焦退役军人普遍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研究谋划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坚定“全市站排头,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目标追求,坚持锐意改革,稳中求进,全力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退役军人工作改革成效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实践。
在创新思维上发力
强化战略性思维。强化大局意识,从整体、全局出发对事物进行综合考量和谋划,做到认清大局、看透大局、服务大局、贡献大局。自觉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主动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去谋划和考量,在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找位置。既要立足本职,守好本位,又要服务大局,服从全局。在服务中心工作上,要勇于承担主要任务,主动迎战艰巨任务,率先完成目标任务。
强化系统性思维。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系统、发展辩证地认识客观世界。新的征程上,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注重横向比对、纵向联动、前后衔接,不断增强管理保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强化主动性思维。一是勇于打破能力瓶颈。要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工作中,少说“不可能”,多想“怎么办”,解好“无解之解”,答好“无问之答”,办成“难办之事”。二是勇于打破“惯性思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善于抓住主线、分清主次,不断破旧立新、走出所谓的“舒适区”,不断想出新方法、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三是勇于打破自我设限。“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我们要紧扣退役军人工作职责,找准工作定位,积极担当作为,突破“自我设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敢为天下先的锐气,面对矛盾时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在推进政策落实、服务管理、改进作风上持续发力。
在优化职能上发力
坚持以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能力为第一原则,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形成运转顺畅、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监督有力的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
完善运行体系。坚持高位推动,建立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清单、部门专题会商等运行机制,健全思政引领、移交安置、创业就业、双拥共建、英烈褒扬、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军地协同、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合力共为的工作运行机制;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积极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最美退役军人”等学习宣传活动,强化退役军人思政引领动能;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主导,公安、民政、党史研究、档案、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动配合的烈士寻亲协作机制,扩充寻亲力量,广泛征集线索,扎实开展好“为烈士寻亲”活动。
加强职能整合。整合权益维护科和服务中心职能,实行一体化运作。同时,下沉服务,零距离服务退役军人,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信访接待、关心关爱和权益维护等工作。
优化工作流程。实行“一件事改革”,通过“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信息共享、邮寄送达”等手段,退役军人只需在一个科室,就能办理退役报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预备役登记、恢复户口登记、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继续、参保登记等业务。优化退役安置流程,以最大程度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目的,提升“直通车”安置比例,对于转业军官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特殊岗位技能等资质人员,通过“直通车”方式提前选录。
打破协作壁垒。突出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深化拓展“兵支书”经验,以退役军人的担当作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育和发挥“兵教师”作用,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助力退役军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优化优抚服务效率,主动对接公安、民政、卫健、人社、医保等部门,定期比对死亡数据、社保状态,进一步保证资金发放的正确性、人员身份审批的准确性。
在提升服务上发力
注重从退役军人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突出服务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问需于民中提升服务,在问计于民中提升服务,在问效于民中提升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坚持直击民生的痛点问题、服务的堵点问题,以打造“大爱优抚 丰彩尊崇”工作品牌为抓手,突出高位保障、普惠保障、品质保障、融合保障,做到“大”关爱,展现新“丰”采。
服务生活医疗需求。严格执行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金。建立完善“保险+救助+补助+优待”的医疗保障体系,帮助优抚对象提升安全防风险能力。
服务关爱帮扶需求。拓展关爱帮扶范围,关爱帮扶的对象不但包括生活困难退役军人,还包括生活质量不高、生活不如意的退役军人。突出关爱帮扶的精准性,建立困难退役军人“一本账”,排细排实困难人员,及时进行走访慰问、帮扶救助和动态调整。用好退役军人关爱资金,按照普惠加优待原则,合理制定工作标准和程序,优化帮扶救助机制。通过财政投入、定向募捐、社会资助等多种方式开展帮扶救助,提升帮扶救助水平。建立关爱帮扶的新模式,在全区广泛开展退役军人“物质、精神、服务”三位一体关爱帮扶活动,做好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在重视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慰藉、情感关怀、心理疏导和志愿服务,将政策宣讲到位,将温暖传递到位。
服务尊崇优待需求。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严格落实欢送新兵入伍、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等双拥优抚政策。围绕“后路、后院、后代”,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扩大优待证应用场景,目前,大丰区已发布28个优待优惠项目,涵盖与退役军人(现役军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商超、金融保险、餐饮酒店、医疗康养、文化旅游、公共交通、教育培训等13个领域。下一步,要持续扩大拥军优抚联盟成员“朋友圈”,进一步提升“优待证”的含金量和便捷性。
服务自我实现需求。不断强化服务中心(站)服务功能,扎实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建设,建好用好信息化工作平台,为服务对象建档立卡。依托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吸纳退役军人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红色故事宣讲、社区网格治理等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在增强活力上发力
筑牢政治忠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相结合,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坚持“政治建局、服务立局、人才兴局、创新强局、依法治局”的总体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区退役军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科学评价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对机关干部,要突出以德为先,着重考查其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和担当作为的能力;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坚持业绩贡献导向,着重考查其运用专业技能,推动单位发展的能力。要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专业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突出“以素质能力为核心”“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聘用思路,做到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真正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锤炼过硬作风。一要增强“勇挑大梁”的责任感。坚定“全市站排头,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目标追求,勇挑重担、勇攀高峰、勇争一流。二要提振敢为善为的精气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敢作善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三要弘扬狠抓落实的好作风。突出“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这根主线,积极主动抓落实,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跑出加速度、拼出新作为,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退役军人的“幸福指数”!
(作者系盐城市大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曹宪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