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卫生用品按使用次数分为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产品;按吸收或收集经血的方式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产品。由于观念和文化差异,目前我国的主流产品是一次性和外置式产品,而内置式和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在西方国家的普及率较高。虽然卫生巾等外置式的产品已经不断创新升级,但是仍然存在易产生异味等问题。
卫生棉条是一种内置式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正确使用不会限制使用者活动,并且不易产生异味,具备较佳的使用体验。20世纪30年代,卫生棉条首次在美国出现,确认安全性后进入市场,目前欧美女性经期使用卫生棉条的比例高达70%。近年来,国内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逐渐了解和认可,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步提升,市场潜力巨大。
标准化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标准则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所形成的文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卫生棉条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为我国卫生棉条产品相关方提供思路。
国内外标准、法规介绍
1.1" 国际情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2022年成立了“女性卫生用品”技术委员会(ISO/TC 338 Menstrual products),负责女性卫生用品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覆盖所有类型的产品;其秘书处设在瑞典,目前成员国总数为46个,其中参加成员国为30个(包含中国),观察成员国为16个,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由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技术委员会目前包含三个工作组:术语(ISO/TC 338/AHG 1);战略商业规划(ISO/TC 338/TG 1);女性卫生用品的安全、性能和一般要求(ISO/TC 338/WG 1),项目均处于预研究阶段。因此,卫生棉条暂时还没有相关的国际标准。
1.2" 国内情况
在我国,《消毒产品分类目录》中将卫生巾(纸、带)、卫生护垫、卫生栓(内置棉条)列为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5979对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卫生指标、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进行了规定,如果是消毒级产品,还对其消毒效果有所规定,该标准已于2024年6月28日发布,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卫生棉条的生产企业还应满足《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该规范对厂区环境与布局、生产区卫生要求、设备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2023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43585—2023《一次性卫生棉条》国家标准,标准中对卫生棉条的原材料、相关性能和试验方法、生产环境等进行了规定,并要求产品标志和说明书中包含对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简称TSS)的提示信息,该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1)归口。另外,还有T/CNITA 09102—2018《卫生棉条》团体标准。
1.3" "国外情况
1.3.1 美国
在美国,卫生棉条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O.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mp;C Act)列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根据《美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简称FDCA)规定,在美国市场销售新的卫生棉条之前,制造商必须向FDA提交《510(k)申请——经期卫生棉条和卫生巾:上市前申报》[Menstrual Tampons and Pads: Information for Premarket Notification Submissions (510(k)s)],以证明卫生棉条与市售产品的实质等效性。同时,制造商必须遵守FDamp;C Act中的注册、标识和医疗器械报告要求,以及《质量体系条例》(Quality System Regulation,简称QSR)中概述的现行良好生产规范(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简称CGMP)要求。2024年,FDA发布了《质量体系管理条例》(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gulation,简称QMSR)最终规则,以使QSR与ISO 13485:2016相协调。此外,卫生棉条制造商必须遵守FDA规定中对于卫生棉条产品的Syngyna测试、吸收性的标识和TSS的警示语。
1.3.2 欧盟
在欧盟,欧洲非织造布协会(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Nonwovens Association,简称EDANA)的《EDANA卫生棉条实施规程——欧洲市场》(EDANA Code of Practice for Tampons — European market)是所有欧盟相关企业共同自愿遵守的行业规范。该规程已实行了近20年,指导生产商和经销商如何为消费者提供综合全面的信息,规程中主要介绍了卫生棉条的结构,规定了吸收量等性能,要求产品说明书中包含以销售地语种描述的关于TSS的信息,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
欧盟还规定卫生棉条应符合《通用产品安全指令》(General Product Safety Directly,2001/95/EC,简称GPSD),该指令旨在确保所有投放市场的产品都是安全的,制造商应承担并记录涵盖与产品相关的风险和风险类别的评估,但该评估是一种自我评估。
另外,欧盟的《安全门》(Safety Gate,前身为《非食用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简称RAPEX)是一种用于通报食品以外的危险消费品的快速预警系统,可以尽快阻止并限制向消费者供应这些产品,避免造成更多伤害。
1.3.3 英国
在英国,吸收性卫生产品制造商协会(Absorbent Hygiene Products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简称AHPMA)发布了《英国卫生棉条制造商和分销商业务守则》(UK Code of Practice for Tampon Manufacturers and Distributors),业务守则中对卫生棉条的所属品类、结构、类型、吸收量、使用说明书、包装和标志要求等进行了规定,要求产品包装及说明书中包含TSS的相关信息并给出了具体示例。同时女性卫生用品的管理和生产遵循《一般产品安全条例:2005》(General Product Safety Regulations 2005)。
1.3.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卫生棉条的现行标准为AS 2869: 2022《卫生棉条——经期用》(Tampons – Menstrual),该标准中规定了卫生棉条材料、设计、性能、卫生、包装和标记几个方面的要求,销售包装上应永久清晰地标记卫生棉条主体的成分或材料清单,以及随附说明书中,提供关于TSS的警示信息。
1.3.5 日本
日本将卫生棉条作为一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了《经期用卫生棉条自愿性标准》(Voluntary standards for menstrual tampons),列出了卫生棉条的介绍,产品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并要求标识和附加信息中包括TSS的相关信息。
1.3.6 韩国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inistry of Food and Drug Safety,简称MFDS),将卫生棉条列为第1组准药品(用于卫生目的的纤维、橡胶或类似产品)进行管理,生产或销售该类产品之前需注册为准药品生产或进口企业。
1.3.7 肯尼亚
肯尼亚标准局(Kenya Bureau of Standards)发布了强制性标准DKS 1534:2021《经期卫生棉条——规范》(Menstrual tampons-specification,edition 2),该标准参考澳大利亚AS 2869: 2008制定。
国、内外卫生棉条产品标准比对分析
卫生棉条是以棉纤维或/和其他纤维素纤维为主要吸收材料,经专用机械加工成型,供女性经期使用的一种内置式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具备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并且内置式的使用方式也有助于减少异味产生,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女性最常用的经期卫生用品。
本次卫生棉条产品标准比对中,选取国内、外现行的标准与法规等共计9项,包括我国与卫生棉条相关的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等,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澳大利亚等)的相关产品标准,法规、标准等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2.1" 原材料、生产环境
国内、外标准中对卫生棉条的原材料要求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国内外标准中均对卫生棉条吸收体的原材料进行限制,如使用的纤维素纤维应无毒无害,不应使用回收的材料等,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对吸收体原材料的要求均较为严格。但国内标准的规定更为细致和全面,不仅对吸收体的原材料进行规定,也限制了导管、推杆及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国外标准则主要对吸收体的原材料进行限制。
2.2" 理化指标
卫生棉条一般分为指推式与导管式,根据其所用结构的不同,其检测项目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指推式卫生棉条主要检测吸收体和拉绳相关项目,导管式卫生棉条除吸收体和拉绳相关项目外,还包括辅助置入所用的导管与推杆等组件相关的项目。国内外物理性能指标的比对情况见表3,化学指标的比对情况见表4。
由表3可以看出,国内外标准中对于卫生棉条的理化性能要求不尽相同,共同点在于均对吸收量指标进行了规定,并且试验方法一致,为“人造阴道”测试(Syngyna testing或Syngina testing),该词是由Synthetic Vagina组合而成,通过模拟真实使用环境与条件,对卫生棉条的吸收性能进行测试。这是由于卫生棉条的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增加TSS的风险,其吸收量的准确测定非常重要。对于吸收量指标的要求和判定,GB/T 43585—2023中要求100%的样品满足其标称区间;或90%的样品满足其标称区间,且不满足其标称区间的10%样品测试结果不超过标称边界值的±10%。其他标准中要求90%及以上的样品满足其标称区间。可以看出,国家标准中对吸收量的要求和判定更为严格。另外,国内外标准中均要求销售包装应清晰地标出所售产品的吸收量,随附说明书对卫生棉条吸收量的选择和使用进行说明,并对如何降低TSS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指导。TSS的提示信息包括定义、病因、有致死可能性的文字提示、症状、出现症状的处理方法等。因此,对卫生棉条的选择,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大的吸收量,而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考虑经期流量的同时,尽可能选择更小吸收量标识的卫生棉条,并及时更换。
通过表3和表4可以看出,在理化指标方面,GB/T 43585—2023中按卫生棉条的结构分别对理化性能进行了规定,包括尺寸偏差、吸收量等物理指标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等化学安全指标。根据产品结构和原材料不同设置不同的指标,例如针对导管式卫生棉条,对推出力进行限制,以确保其使用性能;针对含棉纤维的产品,对农药残留量指标进行限制;针对含粘胶纤维的产品,则规定其残硫量;针对染色的拉绳,对其色牢度进行限制等。美国标准中,对卫生棉条的尺寸、吸收量范围、化学残留等进行了规定。欧盟EDANA规程与英国业务守则中主要规定了卫生棉条的吸收量范围等。澳大利亚与肯尼亚的标准中则对吸收体与拉绳结合力(拉绳强度)、拉绳长度和吸收量等进行说明。日本标准中的吸收量则与其他国家标准稍有不同,吸收量范围存在部分交叉,同时也对卫生棉条的拉绳长度、结合强度进行限制。
2.3 卫生指标
作为内置式一次性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卫生棉条的安全卫生性值得重点关注,国内外对该产品卫生要求的规定不同,检验方法也有一定差异。卫生棉条国内外卫生指标的比对情况见表5。可以看出,国内外标准中对卫生棉条的产品及生产环境均有相应的要求,并且国内标准中对于微生物限量要求严于国外标准。
2.4 其他要求
除原材料、生产环境、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国内外标准中还对卫生棉条的产品包装、销售标签等进行了要求,并特别强调销售包装中必须有关于产品使用方法和TSS的警示信息等,部分国外标准还对卫生棉条的运输包装、储存条件进行规定。
GB/T 43585—2023中对产品标志进行了具体的规定,除符合GB 38598的要求外,还应包括具体的信息说明,以及产品的销售包装随附产品说明书,用来介绍该产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和TSS的提示信息等。T/CNITA 09102—2018中则仅对产品标签进行规定,也要求最小销售包装包含TSS的提示信息。
US FDA 510(k)要求标签中包含:关于TSS的警示说明和相关信息,吸收量标签;产品使用方法、丢弃和注意事项。EDANA Code中要求标签清晰易懂,以销售地语种标明相关信息,并给出了具体示例。UK Code则与EDANA Code的要求类似。AS 2869:2022中要求销售包装中包含说明书,包括产品信息、注意事项及TSS相关信息。日本标准中除对标签的基础要求之外,还要求注明序列号、通用医疗器械和单次使用字样、关于TSS的警示信息以及对TSS的介绍和应对方法。
结语
本文主要对卫生棉条国内外标准中的原材料、生产环境、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标签及说明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分析。
在原材料方面,国内外标准均限制了吸收体的原材料,主要是对许用纤维进行限制,我国标准中除对吸收体进行规定外,还要求导管、推杆及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使用原生材料;国外标准则主要对吸收体的原材料进行限制。可以看出,我国标准对原材料的要求更为严格。
在物理指标方面,不同标准中的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均有所差异,但是都对吸收量进行要求(90%及以上的样品满足标称区间)。对吸收量的选择和划分略有差异,但是吸收量的检验方法一致(人造阴道测试)。就该方法的判定来看,国家标准中对吸收量的要求和判定更为严格。在化学指标方面,GB/T 43585中按不同类别、结构的产品分别进行规定。因此,国内标准中对理化指标的要求更为细致和全面。但是,美国FDA 510(k)中还建议对纤维脱落进行说明,我国标准中暂时未要求该指标。
在卫生指标方面,国内卫生棉条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卫生标准要求符合GB 15979的规定,美国、日本将其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韩国将卫生棉条作为准药品进行管理,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则是将其列为消费品。通过对比,国内标准中对于微生物限量要求严于国外标准。
在标签和说明等其他方面,国内外标准则较为类似,均进行了详细说明,有的国家或地区还列出图表示例进行说明。可以看出,卫生棉条作为一种内置式女性卫生用品,其使用性和安全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国卫生棉条标准在产品使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需要持续深入。
(转载自《中国造纸》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