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诺的钢琴

2024-12-31 00:00:00万雪萍
福建文学 2024年11期
关键词:母猴小猴子钢琴

1

一位消瘦的男子来到咨询室,不与我眼神接触,坐下来诉说着自己,不管面对谁,都无法接近,他害怕与人接触。当朋友试图给一个拥抱,他都会觉得别扭。朋友热情邀约,他也是尴尬无措。

他介绍自己叫安诺,在一支乐队做键盘手。当我询问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他时,他说,自己很孤独,他渴望爱情,渴望交流,却又不敢踏入亲密关系。曾经想过,但却是以一个人想象的局限方式去尝试。

我让安诺聊聊他的家人。他说父亲早逝,有一个姐姐。他两岁时,家里开了一家餐馆。父亲在时也只掌管厨房,母亲则负责所有的事,还忙里偷闲种植蔬菜。

我问:“你母亲如此忙碌,还能照顾到你们吗?”

这时,安诺迟疑了一下,说,他姐姐很乖很安静,但他却比较闹,不听话。总是把凳子转来转去,把菜单折成纸飞机,到处飞。顾客被搞得很烦。

我指出男孩通常都好动,他当时的表现属正常。安诺听后点点头,接着说,母亲为这个家庭操碎了心,后来,自己被母亲关在餐馆的阁楼上,直到五岁。早上,母亲预留一整天的食物,半夜再把他接回家,可那时安诺早已睡着了。

安诺叙述的场景让我屏住了呼吸,安诺在童年就处于每天被关禁闭18个小时,完全被孤立和忽视的状态,他错过了依恋、联结以及语言发展阶段。

安诺的成长背景令人震惊,我请他描述自己对那段独处有哪些记忆。

“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安诺说道,“阁楼里有一张四周有栅栏的床,有一天,我终于越过栅栏下到了地面,那时我很开心,但当我发现房间门是锁着的,又很沮丧。”

“在这一段,让你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

安诺开始描述他是如何在一个空罐头瓶子里排便。罐头是金属材质的,边沿很锋利,没办法蹲下,如果排便到外面,母亲肯定会生气,如果不小心刮伤了,她同样会生气。

此时我回应说:“这让你感到很麻烦,很焦虑。”

安诺说自己对那个罐头瓶非常恐惧,如果排便给母亲带来额外的工作,她就会用一根竹条打人,把他打到血肉模糊为止。

当我说那真的很痛啊,安诺却说他母亲是迫不得已,因为她要干活养家,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他身上。然后他满脸痛苦地说道:“我曾想有个可以玩的东西,就用罐头瓶做了一个玩具,却被揍得很惨。”

我问他母亲是否买过玩具,因为玩具有安抚情绪的作用。他却说,那时候他们家很穷,大家都没玩具。

安诺在叙述时,一直在合理化他母亲身上的病态行为,把母亲对自己的忽视和残暴当成理所应当,还要维护她的形象。

我问安诺,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在小时候被关在房间里?他却回答:“其实都是我的错,因为我总是把东西弄得一团糟,到处乱跑,我母亲也没有钱去雇人来照看我,而我姐姐就会安静地坐着。”

他说,自己经常透过阁楼的窗户看母亲坐在阶梯上切菜。有时候她会上楼来拿米,这时,他听着她的脚步声,期盼母亲向阁楼走来。他满心希望母亲把自己放出来,但她却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

“最难受的是孤独,”安诺总结着,“挨打,天气冷热,都只是暂时性的,唯有孤独一直存在。”那时候他看着树上的松鼠,默默乞求它们能爬到窗户上来。

我问安诺,母亲是否曾对他做过一些美好的事情,他回答说,母亲曾给他一个小钢琴玩具,不过,后来姐姐告诉他,这个小钢琴玩具,其实是一位带儿子来吃饭的顾客落在饭店的。这个小钢琴玩具和罐头瓶是安诺在那间幽暗阁楼中全部的家当。

安诺说:“我喜欢这个小钢琴,我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我给它取名小安诺。我希望它可以陪我聊天,我弹琴所发出的叮咚声被我当作是它和我的对话。我可以让它表现出开心或者难过。”

2

自从安诺有了小钢琴之后,他便觉得自己有了挚友,他对那个脾气暴躁,动不动惩罚他,且把他当成负担的母亲没有那么依赖了,钢琴从此成了安诺的依恋性过渡客体。

安诺父亲在餐馆厨房炒菜时,会收听广播音乐。由于厨房的窗是开着的,因此音乐声会传到阁楼上,那时候的安诺就开始尝试着用小安诺,把他所听到的音乐给弹奏出来。

安诺说,母亲把她赚到的钱全部都储存起来,她不会无缘无故多花一分钱。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从亲戚那里捡来的。就是背着很重的袋子,也不肯花钱坐公交车。但父亲却因为一次投资,被骗光了所有的钱,就这样,母亲千辛万苦攒下的钱全部打了水漂。从此,母亲变得喜怒无常,动辄就火冒三丈,每天都咒骂自己的丈夫。

为了偿还债务,餐馆转让了,举家搬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安诺也终于不用再被关起来。母亲白天上班,下班后再把按件计酬的工作带回家忙活到深夜。

安诺读幼儿园,但却被幼儿园开除了。母亲说他是个笨蛋,让她颜面尽失,因为他听不懂大家说什么,自己也没学会说。直到今天,有人和他说听不懂的话时,他还会起鸡皮疙瘩,若再朝他吼叫,他就更无法承受。

安诺惧怕眼神接触,他感觉像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一样,显得过于亲密。当别人眼睛看向他时,他便会萌发逃跑的念头。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跟别人共享活动空间,因为之前他都是一个人。当他处于极度恐惧焦虑状态时,他就躲到教室里的那个钢琴旁边,用手握着钢琴支架上的木板条以寻求缓解。事实上,那架钢琴是安诺在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他认为它是小安诺的父亲,他渴望自己可以和它待在一起,轻抚它,拥抱它。

除了这架钢琴,还有一位友善的老师也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安诺对这位老师所表现出来的温柔心存感激。开始时,安诺是怕这位老师的,但这位老师会对他微笑,微笑是他此前从未见过的东西,他觉得这位老师接纳了他,并且这位老师也欣赏他对钢琴的热爱。

每次老师弹奏歌曲时,他总是让安诺站在自己旁边。而安诺就会把手放到钢琴边上,去感受它的震动和韵律。当他用手触碰钢琴时,感觉就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手握住母亲的手,钢琴像是在哈哈大笑,似乎是对他表示欢迎,这也是他所经历过的最神圣的时刻,他的双眼便噙满了泪水。他相信这架钢琴在和他说话,这是安诺第一次收获到的自信。

当安诺知道自己要被开除后,他感到非常绝望,他原本觉得老师是喜欢自己的,但现在他认为老师其实是讨厌他的。他母亲也说,其他所有人都可以继续留在幼儿园,而他却要和小孩子一起上早教课。于是安诺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了。

我这时便向他解释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需要积累很多行为技能的,如果一个人一直在阁楼里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个人成长就会被延迟。这个老师意识到你还不适应幼儿园,所以才让你迟点再上幼儿园。

一个人以健康的方式融入这个世界之前,母爱是不可或缺的。但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安诺就会提出抗议,他坚称自己的母亲是爱整个家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我解释说,身为母亲必须拥抱自己的婴儿并抚摩他,而且婴儿对母亲也有同样的需求。而她缺失向家人表达爱的技能,安诺也从没有感受到母爱的存在。

安诺说他被幼儿园开除,可能还因为自己笨,玩都不会。

我跟他解释说,这不是他笨,因为大多数孩子在他们上幼儿园前就有过集体生活经历。以棒球为例,其他的父母发一个球,然后让孩子们一起去打球,或者他们会把孩子们带到公园看别的孩子打球。另外,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只要见过别的孩子开心地玩滑梯的话,就足以让自己学会“转弯”,而安诺并不知道“转弯”是什么意思,他以为只是站在原地,然后身体旋转一圈。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育工程,我们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学习前进。

后来,安诺再次读幼儿园时,他的表现大为改善,也遇到了一位在钢琴上弹奏歌曲的,对自己超级友好的年轻老师。

安诺读幼儿园,是他姐来接他放学,但有一天姐却没有出现。原来是她摔了跤,被送到学校医务室缝针去了,但安诺与他的老师并不知晓,老师去打听情况,留下安诺一个人在教室,这时,他终于有了和钢琴独处的机会了。

于是,他就跑过去拥抱钢琴。当他抱着它时,一个琴键被触碰到了,便响起了一个音符,这声音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安诺情不自禁地弹奏了起来。一开始时,他像老师那样以欢快的节拍去弹奏,接着,他又以悲情的心绪弹奏。安诺其实并不明确快乐和难过这两个词的意义,但他可以通过钢琴把这两种情绪表达出来。

然后他又弹奏《小老鼠,快跑》的曲子,他把老鼠奔跑的情境即兴演奏了出来。他腿短,够不着踏板,只得将整个身体向琴台倾斜,这样才能按压琴键,然后又坐直回来。他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但当他抬起头的时候,他发现此时老师们和姐姐正站在教室门口看着他,从此,钢琴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3

安诺从来没得到过如此多的欣赏与关注,也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原来他的钢琴朋友是可以替自己发声的,他不再觉得自己笨拙。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整个过程都让他感到妙不可言。

安诺和姐姐放学回到家里,他接着把自己所听到的每首歌都在小钢琴上演奏出来。姐姐为他鼓掌,安诺感到非常自豪。

安诺母亲回到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羞辱安诺父亲的机会,她讥讽他“葬送了整个家庭的未来”,并且她也不再给他钱。

一天,姐姐在忙着按件计酬的串珠工作,而父子俩就听爵士乐。母亲下班回来,看到这一幕勃然大怒。“可想而知那时她对我们有多生气,”安诺说道,“毕竟,她在外面工作,我们却在家里躺着。她经常说我爸爸和我是蛇鼠一窝。”

此时的母亲陷入暴怒状态,她的声音夹带着让安诺感到恐惧和危险的腔调。她气势汹汹地走进房间,借助膝盖把父亲的唱片一张张地掰断。那时候的安诺整个人僵直地站在那里,希望她不会冲自己发火,但她真就冲自己来了。安诺回忆说:“她掰断唱片后,马上看向了我,然后杀气腾腾地走进我的房间,一手抓起小安诺,使劲地朝窗外扔了出去。”她扔得过于用力,连纱窗也一块跟着掉了下去。

那时候的安诺才七岁,看起来是因为他没有协助串珠的工作而被惩罚,其实是因为他与父亲相似才被粗暴对待。

我询问他,在那时,是否因失去了小安诺而感到绝望,但他却说,他早就对丧失习以为常了,当时的他产生一种情感空白的体验。只是看向窗外,为小安诺感到惋惜,但并没有难过,就有点像自己不在身体中的那种感觉。

我指出说,你对小安诺被扔出窗外这件事记忆犹新,是因为这段经历太过于创伤性了。“你那时候出现了人格解体症状,不再能体验到情绪情感,世界也变得朦胧起来,并且你与自己的联结也断裂了。”

“我有过很多这种体验,它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一个创伤的童年导致的,早期自我分化伴随了高浓度的焦虑。”

安诺说他之所以对小安诺这个事件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几天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那时候是暑假,不用去学校,他姐姐就从早到晚都在串珠子,而安诺的父亲则吩咐儿子紧跟着自己。当时父亲因为糖尿病很严重,脚踝开始发肿,只能靠拐杖艰难行走。父子俩慢慢走进附近的超市,父亲直接走到影音产品专区,拿了一个电子琴,没有付钱,径直走出商场。

门卫拦下他们并报了警,不过警察却认为安诺父亲的精神有点失常,因为他在被警察盘问时一言不发。安诺向警察保证说,他们家里有足够的钱可以买下电子琴,警察就开车连人带物把他们一块送回家。所幸的是,母亲还没回家。姐姐把母亲储存起来的钱找了出来支付了费用。这时,母亲回到家,警察把事情经过解释了一遍,然后离开。

这时候的母亲陷入完全疯狂的状态,安诺告诉我说,即便他知道母亲一直是一个得理不饶人的可怕女人,但他也从来都没有见过她如此的面目狰狞,她先是凶猛地撕扯安诺父亲,然后开始对他拳脚相向,并发出撕心裂肺的谩骂,直至把他打趴到地上才罢休。过了一下,父亲站了起来,他紧咬牙关,然后靠在墙上,粗重地呼吸了几分钟之后,他的心脏病发作,然后就去世了。

安诺告诉我说,他一直觉得自己对父亲的死负有责任,因为如果他没有帮父亲把那个电子琴带回家的话,父亲就不会死去。

安诺对父亲偷盗电子琴,感到非常羞耻,但是,他却又感觉这件事是他人生经历中,他接受过的唯一的一次爱的举动。他父亲没有钱,并且他也预感到自己即将死去,但他还是希望,儿子有一个新的乐器去取代被母亲扔出窗外的小钢琴,所以他就跛行到商店,直接拿走电子琴,他甚至都没有费心思去掩饰自己的行为,因此安诺把这件事看成是行将就木的父亲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孤注一掷的爱的举动。

安诺认为他父亲的死其实是一场慢性自杀,我询问他,当时他的母亲有哪些反应,安诺深深呼出一口气,说:“她其实一直都希望他死去,他真的死了,她感到的是释然,因为她说,她从此少了一个负担。父亲去世后,她除了指责我像他那样懒惰愚蠢之外就再也没有提起过他。”

“你跟你的父亲像吗?”

安诺说是的,因为他们两个都具有音乐天赋。他们都会即兴演奏,听过一遍的音乐就可以复奏出来。他们都很安静,热爱音乐。安诺只有在母亲不在的时候,才会弹奏那个电子琴,因为他担心一旦被母亲发现,她就会毁坏它。

4

十多年过去了,姐姐嫁人了,母亲终于奋斗成收租婆,给了安诺一套房子住,每天晚上她会过来给儿子做饭。但安诺认为母亲仍然把他看成一个负担;她说他“一无是处”,一直催促他去找一份正经工作。其实安诺在音乐圈已经声名鹊起,只不过乐队演出赚不到很多钱。

安诺说话的语气渐渐有所变化,开始与我有了目光接触,也在相信自己会达到疗愈效果。

但是,我对安诺的预后情况有点担心,我不确定自己该如何去建构他的自我。毕竟,在原材料匮乏的基础上去建构,是有点危险的,就像建筑师在摇晃的地基上盖楼房一样。

不过安诺的善良品质给我带来了希望,曾经有一位女性在咨询室的等候区大哭,安诺没有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给她买了一杯奶茶,宽慰她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虽然,他对母亲的忠诚有些错位,但他的善良可以让人越过千山万水。

建立安诺的自我,就像建一间由一砖一瓦建构起来的房子,它可以抵挡外部世界的压力。如果他母亲是一位健康女性,她就会告诉儿子,说他是一个情感丰沛的,善良的,敏锐的,聪明的,并且有音乐天赋的人。这些积极特质的赞赏,可以帮助安诺形成一个牢固的人格基础,一旦外面有恶狼来袭扰,他就可以像童话故事里的那只小猪那样,躲进自己的安全之地以获得庇护。

而现实是,他母亲一直都给儿子贴上负面标签,并让他深信不疑,如此一来安诺的人格大厦就没有牢固的地基。当他与别人单独相处时,他无法感受到这个摇摇欲坠的房子给他所提供的保护,这个时候,他的自我是不够强大的,所以他就必须从身体层面抽离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人格解体。

于是,我要让安诺意识到他母亲是处于混乱状态的,她一直都以一种扭曲的视角来看待他。我要发挥“好母亲”的功能,帮助他从危房乔迁到坚不可摧的堡垒之中,帮助安诺看到他自身积极的特质,这样,他就可以面对困难说:“我是安诺,这是我固若金汤的房子,现在我不需要逃跑了,该滚开的是你。”

安诺是乐队成员,有大量粉丝冲着他来,他其实渴望和粉丝互动,但有人向他靠近,他又感到别扭,于是,我们就讨论如何发展一段关系并建立起友谊。

我告诉安诺,为解决他的恐惧症,我们需要去审视他全部的心理历程以及经历中所出现的母爱缺失和依恋障碍。

安诺却无法将他在幼儿园出现的心理失常行为,与自己早年的母爱剥夺经历联系起来,更不用指望他可以理解亲密关系与母爱剥夺经历之间的瓜葛了。

当心理师撞到南墙的时候,就不得不采取剑走偏锋的方式去搅动僵局,那就是让他观看哈洛猴的影视镜头,以便更好地理解母婴依恋这个概念。

影片的开始是,研究人员在笼子中给刚出生的小猴子安排了两种不同的模拟母猴。“铁丝母猴”手中端着一瓶牛奶,小猴子获取牛奶就必须跳到铁丝母猴这里来。而“织物母猴”是铁丝母猴外面套着一条毛巾,没有食物,但它能够提供触觉体验,小猴子可以依偎搂抱它。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小猴子每天依偎搂抱织物母猴的时间长达十九个小时;而在铁丝母猴的身边,它只待几分钟,喝完奶就离开。当织物母猴被研究人员从笼子中撤走,小猴子发出恐惧的尖叫,哭泣不已。当织物母猴和铁丝母猴都被撤走,小猴子则开始上蹿下跳,并做出自伤行为。

此时一向说话语调平平的安诺变得激动起来,他通过那只上蹿下跳的猴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样态。他回忆起小时候被独自放在小床时,他经常用自己的头去撞击小床的围栏,只不过后来是他的小钢琴拯救了自己。他说:“小安诺就是那个织物母猴,它给我唱歌,安抚我,并且拥抱我,它发出的天籁之音可以平息我内心的凄凉。”

接着,小猴子被研究人员从笼子里转移到房间里。这里放置有它喜欢的梯子和秋千,但小猴子却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但当织物母猴被重新放回到这个房间时,小猴子立刻爬到它身旁,拥抱它。得到安抚后,它就去玩滑滑梯了。

这时安诺说:“我在幼儿园时就是这样,其他人都有一个织物母猴,但我却没有。那时候的我也是恐惧地躲在角落里,我真的为那只小猴子感到悲哀。”

接下来影片中出现了一个牙齿锋利的庞大怪兽,小猴子感到恐惧,它跑到织物母猴身边紧紧抱着它,然后,转过身去,对大怪兽发出警告的嘶叫。

这情景引起安诺的感慨。他说自己被欺负,根本没有可以获得安慰之处,只能躲,而这种躲避只会遭到更多的欺负。

影片最后指出,经历了依恋剥夺的猴子,在长大后都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其中最让人感到震惊的事实是,这些猴子竟然都拒绝与同类交流和亲密。

影像播完,安诺脸色苍白,他用惊讶的表情望向我:“我的天啊!”真相终于大白。

人们只有拥有爱,获得拥抱、亲密和保护,才会敢于走入世界把握机会。如果人们在童年时被孤立隔离,那亲密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安诺说:“我看见小猴子被安排和另外一只正常猴子亲密,它多么地害怕呀,其实这也正是我的感受。”安诺完成了一次对自己恐怖童年的回望之旅。

安诺看的影像纪录片让他意识到,他的成长过程错过了许多,也承认哈洛猴研究对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自此,我们的治疗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安诺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愚蠢,也不失败,他只是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准备,但他一直忠诚于母亲,不会抱怨母亲的不是,尽管她从来没有对他表达温情,但他惯用的为其粉饰的说辞是:“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

安诺母亲其实是一个母性功能严重受损的人,但我不能直接与他分享这个观点,他需要去自发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让自己逐渐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他没有做好承认这一事实的准备,我就直接指出一个“真相”,他就会对我失去信任,他的防御模式就会启动。治疗师固然可以把他引导至领悟的大门,但治疗师不能把他强行拽入门中,当他真的准备好了,就会自己走进去。

我的任务就是引领他跋山涉水,通往个人的整体体验,通往正常人的存在体验,让他从自己身体之外的视角看待自己。

安诺喜欢看姐姐和外甥女的亲密互动。有一天外甥女被烫伤,安诺陪她们去医院。在那里,安诺刚好看到一个痛得满地打滚的孩子。他被吓到了,可孩子的母亲却指着自己的孩子嘲笑道:“你看她!你看她!”一位护士盯着她说道:“你要么保持作为一个人的伦理道德,要么出去。”而这个母亲还一直在那里笑个不停。安诺忍无可忍,冲她愤怒地喊道:“你怎么回事?这是饱受痛苦的孩子啊,你要么闭嘴要么回家。”直到这时,这个母亲终于安静下来了。而一旁,安诺的姐姐,则用手轻轻拍了一下他的后背,以示支持。

安诺说,这个母亲有悖人道的行为激起他的愤怒,他不会为她的病态行为找借口。

安诺在乐队很受欢迎,粉丝很多,但他不以为然,认为跟自己没有关系。我就这样告诉安诺,虽然你经历了童年的忽视和创伤,但你还是渴望去改变,渴望和人接触。你的音乐充满了温暖和激情,所以你的内在也富有这些特质。

一天,安诺在酒吧演出。一位女服务员给安诺送酒水,说她请安诺免费喝,也希望安诺为她弹奏《甜蜜蜜》这首歌。当安诺弹奏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表演结束后,他拿起麦克风,面向观众,双眼望着女服务员,说:“这首歌是送给她的。”乐队成员纷纷注视着他,大家都非常吃惊:这是他们一起合作演出这么多年来,安诺第一次看着异性公开致辞。

后来,安诺告诉我说,当时他感受到了乐队的伙伴们是多么地为他感到开心,认为他终于破茧成蝶了。

三年后,安诺和我约在一家餐厅吃午饭,他一身常年锻炼而保持的健壮肌肉,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他和我进行了眼神问候,然后给了我一个拥抱,而我也为他现在这种热情奔放的性格感到高兴。

责任编辑 陈美者

猜你喜欢
母猴小猴子钢琴
猎人与母猴
小品文选刊(2024年7期)2024-07-02 16:29:14
小猴子
纸钢琴
跨越物种的母爱
小猴子
淘气的小猴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喋血燕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