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吃菠萝啦!”看到餐桌上的菠萝,松子儿高兴地往嘴里放。
“别!这个菠萝不够成熟,得泡过盐水才能吃!”神奇碗跳出来制止。
“为什么?”松子儿问。
“嘿嘿,知识点来了!”神奇碗在桌子上一本正经地说,“菠萝里的菠萝蛋白酶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虽然人体口腔细胞对它有抵抗力,不至于被完全分解,但口腔黏膜却会因受到刺激而感到疼痛,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杀嘴’。菠萝越不成熟,菠萝蛋白酶的活性越高。盐可以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减小菠萝蛋白酶对口腔的刺激。”神奇碗边说边动手,不一会儿就将半个菠萝泡到盐水里。
“这可是个新知识!”松子儿说着眼珠一转,拉住神奇碗的手,“给我讲讲菠萝的故事吧!”
“好呀,但你得收拾桌上的垃圾。”神奇碗用小胖手指着处理菠萝留下的垃圾说。
“吃菠萝真麻烦,既要削皮,又要把这些连着果肉的‘黑眼’挖掉!”松子儿边说边仔细地将垃圾收进袋。
“真勤快!关于菠萝的故事就从这些‘黑眼’说起吧。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吗?”神奇碗问。
“这我可不知道……”松子儿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这是‘果眼’,是由菠萝的花发育成的。”神奇碗笑眯眯地解释。
“菠萝怎么会有这么多果眼呢?”松子儿问。
“菠萝是‘聚花果’,虽然看起来像单一果实,却是由一个花序上的所有花及花序轴共同发育而成的。”神奇碗说。
“所以菠萝上的每个‘黑眼’都是花?它中间的硬芯则是花序轴?”松子儿惊讶地问。
“准确的说法是,这些‘黑眼’是由菠萝花的雄蕊发育成的。”神奇碗说。
松子儿点着头边洗手边说:“手上黏糊糊的,我们以后还是买凤梨吧,虽然贵了点儿,但超市的导购员说它既不用挖‘眼’,也不用泡盐水!”
“其实你手里的菠萝和凤梨在植物学上没有区别!”神奇碗说,“就像沙瓤西瓜和水瓤西瓜都是西瓜一样,它们在植物学上是同一种水果,拉丁学名为Ananas comosus,中文名叫凤梨,也被称为菠萝。”神奇碗说。
“不可能!我试吃过‘凤梨’,它的口感更好!”松子儿质疑道。
“凤梨原产于美洲,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被它的味道折服,将它带到欧洲,又由西班牙人带入我国。进入我国后,有些人觉得它有一个绿色的‘凤尾’,就叫它凤梨,有些人觉得它的植株与菠萝蜜相似,就称它为菠萝。它按品种大致可分为杂交种类、皇后类、卡因类、西班牙类四种。有些商家为了更好地区分就将叶缘有刺、果眼较深、纤维较多、口感略酸的品种称为菠萝,将叶缘无刺、果眼较浅、纤维较少、味道更甜的品种称为凤梨。”神奇碗说。
“可是凤梨吃起来并不‘杀嘴’!”松子儿还是质疑。
“这不但与品种有关,还与果实成熟度关系很大。成熟度越高,菠萝蛋白酶的活性越小,吃起来越不‘杀嘴’。”神奇碗认真地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菠萝蛋白酶怕热,所以烤菠萝吃起来不但不‘杀嘴’,还会更甜。现在人们已经培育出了‘无眼菠萝’,它无果眼、味道甜、纤维少,在超市有时能遇到。”
“难道凤梨和菠萝真是一种水果,只是品种不同?”松子儿挠着头说。
“你就相信我吧,你要学的东西多着呢。现在,快去写作业!”神奇碗调皮地弹了一下松子儿的脑门,“我也要去读书充电了,否则就会被‘淘汰’,不能陪在你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