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让德育生根发芽

2024-12-31 00:00:00沈冬宇
教育界·A 2024年35期

【摘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题班会指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使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规范行为。

【关键词】小学;主题班会;德育;环保

作者简介:沈冬宇(1977—),女,江苏省启东市惠丰小学。

小学是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的德育对学生的思想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主题班会活动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能给予学生更多互动、交流的空间,还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感知德育的内涵,最终形成优秀品德。因此,教师应重视主题班会的设计,采取多元化、趣味化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其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德育主题班会为例,对小学主题班会的开展策略进行阐述。

一、精准定位,确立班会主题

班会主题的确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应以班级发展需求为导向。具体来说,就是要求班主任结合校情、班情、学情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强调的问题,从而确立相应的班会主题[1]。明确的主题,能使德育工作更加规范、专业且具更有实效性,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笔者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他们存在踩踏草坪、乱扔垃圾、不节约用水等问题。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借助世界环境日这一契机,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主题组织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此,教师在组织主题班会前,深入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不足,并联系德育内容,充分利用节日契机确立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班会主题,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接触相关信息,从而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

二、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和说教,不仅不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教师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可以选择多样的形式,创设真实情境,将德育的内容借助情境表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向学生呈现《地球感冒了》这一绘本,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绘本里的角色。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主决定自己的角色和表演内容。学生经过协商讨论后决定,一组扮演地球,一组扮演大地、海水,一组扮演小男孩、男人和女人,一组扮演云彩、太阳,还有一组扮演工厂、汽车。

故事开始—地球生活在浓浓的黑烟里,根本没办法呼吸。有一天,它感冒了,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于是,大地开始颤抖,海水温度升高,海浪大得能瞬间将房屋吞没。地球非常苦恼,想用手把鼻子堵住不打喷嚏。此时,一切都安静下来了,男人和女人竖起耳朵,他们都听到了地球在轻轻地抽泣。有一个小男孩,他看到地球那么难受,决定要保护地球,让工厂和汽车不再吐黑烟。小男孩抓住了一片云彩,然后轻轻地挤压,细雨开始落下,净化了一切。太阳出来了,大地和海水都恢复了平静,地球也恢复了健康,停止了哭泣。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影响。笔者抓住教育契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感冒过呢?感冒以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反应?”学生回答:“感冒过。感冒之后会发烧、打喷嚏、流鼻涕。”笔者又问:“同学们觉得地球为什么会感冒呢?”学生回答:“地球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人类破坏了环境。”笔者继续问“怎样才能不让地球感冒呢?具体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比如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如此,笔者在组织德育主题班会时,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设计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一)开展游戏,科普环保知识

教师在主题班会中引入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2]。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同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施垃圾分类,学生需要清楚了解各种垃圾的属性,掌握正确分辨垃圾种类的方法。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

首先,笔者准备四个垃圾分类筐,分别贴上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制作代表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小卡片,如餐巾纸、塑料盒、易拉罐、玻璃瓶、旧衣物、一次性饭盒等。其次,笔者将小卡片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分析讨论,将分到的小卡片投入四个垃圾分类筐中。最后,笔者将四种垃圾分类的标准告诉学生:“纸箱、塑料瓶是可以循环再生的,属于可回收垃圾;电池、过期药品都含有有害成分,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属于有害垃圾;菜叶、剩饭、果皮等是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属于厨余垃圾;食品袋、毛发这些在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范围之外,属于其他垃圾。”

如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将环保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见垃圾的不同属性,从而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开展垃圾分类这一环保活动。

(二)变废为宝,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物进行创作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能够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感受环保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环保活动中去。

通过垃圾分类小游戏,学生能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废品开展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活动,并组织学生举办“变废为宝”手工展。

首先,笔者向学生展示一些用废弃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知道废弃物品也可以变得美观实用,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其次,笔者告诉学生:“可回收循环利用的垃圾很多,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快递箱、产品的外包装,它们大多都是用瓦楞纸制成的,可以用来制作纸盒机器人;废旧报纸、宣传单,可以用来制作纸花、杯垫;废弃塑料饮料瓶可以用来制作各种造型的笔筒、花盆、摆件等。”再次,笔者让学生运用垃圾分类的知识回收废弃物品,并观察废弃物品的特性,发挥想象,挖掘废弃物品的使用价值。最后,当学生完成变废为宝的作品后,笔者将学生的作品和原材料一并展出,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想法和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变废为宝的环保行动中去。

如此,笔者组织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品来进行手工创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环保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可回收垃圾的再生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三)观察调研,规范自身行为

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DpYIeYNb+p1O9lU8Z1ghvg==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入领悟实践活动的意义,同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真正内化主题班会中的德育知识[3]。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的契机,组织学生围绕身边的环保问题开展观察调研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学生小组需要观察、调研周边的环境保护情况。其次,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你们自己或者身边有没有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小组合作,开启环保探索之旅。最后,通过观察、调研,学生总结以下

报告。

A组组长报告:“我们小组主要围绕身边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有的社区设有分类的垃圾箱,这些社区的居民大部分会进行垃圾分类,但他们有时候并不能正确地判断垃圾的种类;有的社区根本没有设置分类的垃圾箱,那里的居民都是把垃圾直接丢入同一个垃圾箱,甚至还有一些居民将垃圾随意丢弃在路边。我们认为,可以先从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乱扔垃圾的危害和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

B组组长报告:“我们小组主要围绕人们绿色出行的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家庭有汽车。在公共交通更加方便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很多人更倾向于自己开车或者乘坐出租车出行。我们认为,应该宣传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提高人们对绿色出行的认识,让人们更多地选择公交、地铁、骑行、步行等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缓解交通

拥堵。”

C组组长报告:“我们小组主要围绕身边用水、用电等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有的人不记得随手关灯,有的人洗完手不关水龙头,这些都是浪费资源的行为。我们认为,应该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珍惜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如此,笔者组织学生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以各种形式观察、调研身边的环境保护情况,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持续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并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通过深入观察、调研身边的环境保护情况,能够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够自觉承担起“环保小卫士”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理念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班会是重要的德育手段。教师在组织主题班会时,要注意把握合适的德育时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方案,并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班会氛围,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元珍.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20(12):45.

[2]苏丽.基于小学高年段游戏式主题班会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2017(7):244.

[3]王小玲.让德育之花在小学主题班会中绽放光彩[J].中小学班主任,2023(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