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组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文章阐述了设计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深刻意义,并以“校园绿地面积”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分析设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拓展性课程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H20213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燕(1983—),女,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里树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教师更加重视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重视。
教师可以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组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内容丰富且趣味性足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产生更为持久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基于此,文章结合以“校园绿地面积”为主题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讨论教师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引导下,科学设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一、设问启思,激发求知欲望
在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想清楚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以顺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贴近生活实际且生动有趣的问题,运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以“校园绿地面积”为主题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教师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在课堂上,教师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课余时间认真观察过我们美丽的校园呢?如果你们曾经这样做,那么你们一定会发现,校园里有多处生机盎然的绿地。不知道这些绿地中,是否有一处或者多处,让你觉得特别惬意且印象深刻呢?你觉得,这些绿地的什么特点或要素,让它们拥有这样的魅力呢?”上述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关于校园环境的感想,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校园的绿地上,分析校园中绿地的特点。学生很快想到,绿地独特的形状使其有了独特的魅力。此后,学生开始结合自己学过的图形知识分析、讨论。此时,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绿地。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些绿地的面积有多大,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或者估算呢?只凭借肉眼观察可以做到吗?还是需要借助卷尺等工具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呢?请同学们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讨论,学生确定他们应该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但是没有想清楚自己应该测量哪些数据,以及自己得到数据后该如何计算面积。于是,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入学生此前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提出问题:“在之前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大家还记得我们要怎么去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吗?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又要如何计算面积呢?”教师提问后,学生主动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此前学到的面积计算方法,并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学习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以得到不同类型绿地的面积。至此,学生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明确了自己此后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时需要探究、学习的内容。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教学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而是主动求知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框架
在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运用多个单元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开展活动前,对教学活动涉及的散落于不同单元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与整合,并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整体把握。在这一过程,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2]。
在“校园绿地面积”主题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使用新学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还需要综合运用测量知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平均数知识等。因此,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带领学生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以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学生的整体思维得到培养。这一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还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任务驱动,细化学习流程
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制订课堂学习任务单,细化学生的学习流程,指导学生在学习团队中交流与合作,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发展协作能力[3]。
在以“校园绿地面积”为主题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考虑到校园内的绿地分布较为分散且形状不统一,学生需要收集的数据复杂多样,教师制订了以下学习任务:1.规则图形面积测算—测算校园内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形状的绿地的面积;2.不规则图形面积测算—测算校园内形状不规则绿地的面积;3.曲线图形面积测算—尝试分析并动手计算校园内的圆形、弧形绿地面积;4.校园人数统计—了解全校师生的人数。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教师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要求:1.完成规则图形面积测算时,由于这类型绿地数量较多,学生需要提前了解绿地数量及分布区域,做好分工和规划;2.完成不规则图形面积测算前,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画下每个绿地的真实形状,然后在纸上利用分割法将绿地分割成多个规则图形,并标出需要测量的底和高;3.完成曲线图形面积测算时,学生需要先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简单学习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然后再完成测量和计算任务;4.统计校园人数时,学生需要先与各年级负责人沟通和交流,得到各年级人数后再进行计算。除此之外,教师还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提醒学生在小组内合理分工:1.在测算校园内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形状的绿地的面积时,由于要测算的绿地较多,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实地观察;2.为了完成校园内形状不规则绿地的面积测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还需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准确地画出来绿地的形状;3.为了完成曲线图形面积测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当主动帮助组内其他学生学习新知识;4.为了顺利地从各年级教师那里获取人数信息,性格外向、沟通能力强的学生需要制订沟通方案,并和其他学生一起与学校教师沟通。在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组织了汇报活动,鼓励学生汇报得到的数据,计算人均绿地面积。
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学生共同面对挑战,合作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商,还深刻体会到了合作的价值与成功的喜悦。
四、分享交流,形成反思意识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尾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学习他人长处的平台。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倾听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发现自身不足,明确自己如何改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
在“校园绿地面积”综合与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了分享交流会。在分享交流会上,各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按照预先安排的顺序逐一上台,分享他们在测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和他们取得的成果。有学生分享道:“我们小组共完成了校园内6块长方形绿地、3块三角形绿地和1块超大面积的正方形绿地的面积测量任务。在测量正方形绿地面积时,因为该绿地边长过长,用于测量的卷尺长度不够,我们无法直接测出所需数据,所以我们认真地数了这一绿地外方砖的数量,并测量了方砖的边长,然后据此计算得到绿地的边长。”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尝试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后,鼓励该小组成员反思这一测量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据此发表看法。在小组内讨论、反思后,一名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小组的测量方法其实还存在较大误差。在数方砖数量时,我发现,方砖之间其实存在大概一厘米的缝隙。虽然一条缝隙不会使得测量结果出现很大误差,但绿地旁有很多块方砖,缝隙数量并不少,这导致我们小组的测量结果不够精确。”该小组其他成员听完这一意见后,意识到自身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纷纷参与讨论,一同完善了计算方法,加上了缝隙的长度,得到了更加准确的结果。
在分享交流会中,学生需要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进行回顾。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找到改进的方法,从而学会在反思中前行、在借鉴中超越。
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设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确保综合与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从而顺利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链、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此后,教师可以组织分享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身聪明才智的空间和平台,以提升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玮,吴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实践研究:以“寻找宝藏”为例[J].安徽教育科
研,2024(22):30-33.
[2]朱启仙.基于跨学科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教学设计探究[J].考试周刊,2024
(29):63-68.
[3]梅梅,袁昌和.突出活动属性,增强教学实效: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与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4(19):56-58.
[4]陈丽婷.浅谈如何建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生本课堂:以“超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为例
[J].名师在线,2024(1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