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开展策略

2024-12-31 00:00:00卢凤英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2期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绘本则是面向幼儿出版的图文读物。对学龄前还没有开始系统认字的幼儿来说,绘本是最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游戏化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在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同时,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因此,立足游戏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借助游戏,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提升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展开,首先介绍了游戏化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其次罗列了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基本前提,最后探究了游戏化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开展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游戏化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

面向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二是丰富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三是拓展幼儿的思维、塑造幼儿性格。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绘本是幼儿与知识的连接载体,契合幼儿已有的认知和已经形成的习惯,能够助推幼儿认知的深化。因此,游戏化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被凸显出来,即能够深化幼儿的活动参与、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以及增加幼儿的阅读收获。

(一)激活幼儿思维,深化幼儿活动参与

游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十分多样,且不管哪种形式下何种内容的游戏活动都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更全面的锻炼性。幼儿在身体参与的前提下,也要让思维跟上游戏进度,以绘本阅读活动为基础的游戏设计必然更看重思维活动,而非身体活动。从这一角度出发,游戏化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就表现为能够激活幼儿思维,进而深化幼儿的活动参与,借着游戏这一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完成更深入的阅读与思考,并借此来实现对幼儿的多重锻炼。

(二)丰富幼儿体验,促进幼儿感官发展

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依赖各种感官上的体验,包括看、听、闻和触碰,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和触碰时的感觉都能丰富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越多样的感官体验为幼儿认知建构提供的助力就越大,而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多重感官,让幼儿综合多重感官体验来理解绘本、认识世界。从这一点来说,游戏化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就表现为能够丰富幼儿体验,进而促进幼儿感官发展、完善幼儿认知。

(三)迎合幼儿认知,增加幼儿阅读收获

教育的过程就是用未知来补充已知,进而完善幼儿认知的过程,幼儿的已知是教育的起点和教育效果的基准,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挑战和攻克未知,但在引导、挑战、攻克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不超出幼儿的认知水平,偏离幼儿认知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只能让幼儿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对绘本阅读活动的游戏化处理也具备能够迎合幼儿认知、进而增加幼儿阅读收获的意义,更有利于推动幼儿发展。

二、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基本前提

对绘本的阅读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图画能够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借助文字或图画彰显的道理能够教会幼儿如何自主生活和与人相处,所以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要讲究有效性,教师或家长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既要注重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收获的情绪价值,也要注重绘本既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几个基本前提下,包括对照活动形式合理选择绘本资料、参考绘本内容合理设计活动环节、立足生本原则科学引导幼儿思考以及基于家园共育科学推进课外阅读。

(一)对照活动形式合理选择绘本资料

除了图文结合这一共性以外,优秀的绘本在内容和编排上有着多样且个性的特征,不同类型的绘本有着不同的侧重,对幼儿知识视野的开阔在方向上存在差异,对幼儿各项能力的锻炼也在方法上存在差异,同时,幼儿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和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也会对绘本的适用性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想落实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就要先参考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绘本,筛选更合适的绘本作为幼儿阅读的材料。

(二)参考绘本内容合理设计活动环节

在内容上,幼儿绘本有着主体更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文字更贴近幼儿认知水平、图画更贴近幼儿视觉偏好等特点,多样的故事和色彩鲜明的图画赋予了绘本吸引幼儿注意力和维持幼儿专注力的优势,也为教师对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更多方向和选择。在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要求下,教师在设计活动环节时需要以绘本内容为参考,注重各个活动环节与绘本内容的适配性,以更好地转化绘本,同时更好地引导幼儿阅读。

(三)立足生本原则科学引导幼儿思考

幼儿教育阶段的生本原则指的是以幼儿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幼儿在受教育时的主体地位需要得到保障,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亲身实践也需要得到保障。而不管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是为了促进幼儿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教师都应当注重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主体作用和主体价值的发挥。基于此,要想落实幼儿绘本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本原则下科学引导幼儿学习,这对幼儿的个性成长十分重要。

(四)基于家园共育科学推进课外阅读

就终身学习而言,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有效方式,所以阅读活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也不只存在于课内,课外也可以阅读,甚至课外阅读对视野和思维的拓宽有着更大的助力。而绘本是一种阅读门槛较低的读物,没有专门学习过教育知识的家长也可以带着幼儿完成有效的阅读。因此,在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要求下,幼儿教师要基于家园共育来推进幼儿课外阅读,用同步课内的课外阅读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三、游戏化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开展策略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着眼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基于游戏化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将合理的游戏设计引入课堂,用游戏来引导幼儿的活动参与、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而游戏本身指的是没有特定形式的游散嬉戏,后来才成为体育、文娱等方面某些自由活动的泛称,所以游戏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很强的包容性,教师可以依据教育的实际需要来针对性地设计游戏活动。就游戏化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而言,教师可以分别从用游戏导入绘本、用游戏拆解绘本、用游戏发展能力和用游戏引导创造的角度入手,首先落实对绘本中游戏元素的挖掘,其次落实对绘本内容的游戏化处理,再次用绘本来关联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最后借绘本来打造多样化的游戏情境。

(一)挖掘绘本中游戏元素,以游戏导入绘本

不管是何种目的、何种指向的教育活动,都要重视课前的导入环节,好的导入不仅能够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还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完成心态和状态上的转变。因此,在游戏化理念下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中的游戏元素,然后设计贴近绘本主题的游戏来导入绘本,以激活幼儿的阅读行为。

以绘本《蚂蚁和西瓜》的阅读为例,这一绘本讲述的是一群蚂蚁想办法将一块西瓜带回家的故事,“蚂蚁”和“西瓜”是故事中存在对比关系的两个对象,即使是幼儿,最多只能两只手拿起一块西瓜,而还不足幼儿指甲大的蚂蚁即使用尽全身力气也拿不起一块西瓜,所以蚂蚁需要想办法将西瓜运回家,因而“合作”和“解决问题”就成为这一绘本故事的关键词。那么,在游戏化理念下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围绕“合作”和“解决问题”这两个关键词来设计导入游戏,如让幼儿分组比赛搬运有一定高度或有一定重量的物体,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地将同样的物体从教室外搬到教室内。这样的游戏以“解决问题”为指向,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正好对应绘本的故事内容,能够起到激发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和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的导入作用。

(二)游戏化处理绘本内容,以游戏拆解绘本

阅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阅读后的分析与思考上,仅阅读文字或图画虽然能够起到完善认知的作用,但无法推动思维的开发与建构,也无法促进幼儿性格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在游戏化理念下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落实对绘本内容的游戏化处理,用游戏来拆解绘本,然后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以绘本《小威利敢游泳了》为例,这一绘本讲述的是不敢下水的小猪威利在发现玩偶小猪飘得越来越远的时候,在游泳圈的保护下,鼓起勇气下水“救”回玩偶小猪的故事。故事中,爸爸妈妈和其他小猪的鼓励没能让小威利克服对水的恐惧,但是在为了“救”回玩偶小猪而勇敢迈出第一步后,威利发现水其实不可怕,学会游泳后就能在水里自由地玩耍。“勇气”和“挑战”是这一绘本故事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因而教师可以结合闯关类的冒险游戏来引导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分析,如在铺有软垫的户外场地设置过独木桥、过“天梯”等游戏,这类游戏具有挑战性,十分强调勇气和身体协调性,借着这类游戏,教师能够教给幼儿“面对挑战要勇敢迈出第一步,有些事其实并不可怕”的道理。同时,教师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幼儿对“面对未知的危险要做好充分准备再尝试”的认识。

(三)用绘本关联区域游戏,以游戏发展能力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幼儿的个人意愿和兴趣为依据,借着更多元的活动体验来培养幼儿的爱好与能力,包括语言区、角色区、美工区、运动区、建构区等多个分区。就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而言,教师可以用绘本来关联区域游戏,然后借着关联区域游戏的绘本阅读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各项素养与能力。

以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阅读为例,这一绘本讲述的是小男孩杰瑞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脾气的故事,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冷静太空”,在想发脾气的时候先进入“冷静太空”,去冷静地想一想,再判断自己应不应该发脾气。结合故事内容,教师可以将这一绘本的阅读与美工区的绘画游戏关联起来,一边带着幼儿阅读绘本,一边引导幼儿同杰瑞一起建立一个“冷静太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需要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的“冷静太空”应当是什么颜色的,并用对应颜色的彩笔涂满白纸。确定好颜色后,幼儿还需要想象自己的“冷静太空”里应当有哪些装饰品,并用对应颜色的彩纸制作出来,然后贴在涂好颜色的白纸上。纸上的涂色和拼贴能够具象地呈现幼儿的想象,也能成为打开幼儿幻想空间的钥匙,幼儿在跟着绘本学习控制情绪的同时,能够在绘画和拼贴中提升动手能力。

(四)借绘本打造游戏情境,以游戏引导创造

用绘本故事来充当游戏背景也是游戏化绘本阅读活动的一种方式,而用情境贯通阅读过程的绘本阅读活动更有利于引导幼儿猜测、推导和创造,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助力。因此,在基于游戏化理念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来打造游戏情境,然后利用情境中的游戏来引导幼儿思维创造。

以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阅读为例。在这一绘本中,园子里的青菜都在拟人化的处理下“成了精”:绿头萝卜当了大王,红头萝卜当了娘娘,莲藕写了封战书打进园子,胡萝卜挂帅去应征,一场战斗打得大蒜裂了瓣、黄瓜上下都挂了青;青菜们在这场战斗中展现了自己的特性,莲藕在湿泥中生长的原因也被写成因兵败而慌忙钻进烂泥坑。故事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一颗青菜都能展现自己的威风,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对此,幼儿教师可以本着培养幼儿想象力和丰富幼儿科学认知的目的,设计模拟情境的角色扮演游戏,以果园做背景,让幼儿选择一种水果设计角色,要求角色的设计能够体现水果的特性,并自己制作道具,与同伴一起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水果战争”。在这类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设计和故事情节的安排就是一种创造,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游戏化理念下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有着能激活幼儿思维、能丰富幼儿体验和能迎合幼儿认知的优势,对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和幼儿个人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对照活动合理选择绘本、参考绘本合理设计活动、在绘本阅读中科学引导幼儿思考、基于家园共育科学推进课外阅读的四个基本前提下,教师在游戏化视角下的绘本阅读活动设计就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对绘本中游戏元素的挖掘能够更快地引导幼儿进入阅读状态,对绘本内容的游戏化处理能够降低幼儿阅读绘本的难度,对绘本和区域游戏的关联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能力,借绘本来推进的游戏情境打造则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创造。因而教师要多角度地推进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游戏化处理,以更高效地完成对幼儿的培养与锻炼。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