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瘦,指缝太窄,忽而又将是新的一年!
每临年终岁尾,各行各业不免都要盘点一番。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更多的是欣喜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引擎动力澎湃。九霄逐梦、神舟凯旋、深中通道通车、国产大邮轮远航、AI应用风起云涌……就在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这一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正有望变成现实。
从远方到身边,从社会到个人,当下的中国,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产业模式快速迭代,越来越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不仅彰显着中国大地上磅礴的创新活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热情。与此同时,科普工作如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全民的科学素养。
这一切,都在过去一年的《科学之友》上得以呈现。不止聚焦前沿科技,还有更多关于自然传奇、科学教育、疾病防治、健康养生等贴近生活的“科普大餐”。
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这些重要举措和论述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科普伴随科技创新而生,也驱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因此,必须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
科普期刊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其地位举足轻重。科普期刊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将普及科学知识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更好结合起来,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作为一本老牌科普期刊,为大众科普,是我们的初心;为创新鼓劲,是我们的使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将主动适应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更加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力求在形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使科普传播既有“料”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