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称体重引发的习题创编思考

2024-12-30 00:00:00熊淑君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王老师小数

一、原创习题呈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苗条的身材是女性美的一大表现。王老师拥有160厘米的高挑个子,却还实时关注自己的体重变化,饭前和饭后都喜欢称一称。最近一次王老师饭前的体重是由3个5、1个0组成的两位小数,饭后的体重是由4个5组成的两位小数(单位:千克,下同)。

1.请你依据上面的信息推测王老师饭前和饭后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

2.王老师这顿饭的进食量是多少千克?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成人标准体重(单位:千克)的方法是:男性标准体重为(身高厘米数-80)×70%,女性标准体重为(身高厘米数-70)×60%。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请你算一算王老师饭前的体重是否正常,你想对王老师说点什么呢?

4.课后请调查儿童身高、体重标准,结合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判断自己的生长状况,制订适宜的身高、体重管理计划。

二、分析与思考

这道题的编写源于自己一次称体重的经历,当时饭前的体重是55.05千克,饭后的体重是55.55千克,我心里想饭前的体重是“三五”,饭后变成了“四五”,这顿饭吃了“一五”。那么这个“五”表示什么呢?于是就冒出编题的想法。依据这次经历编出了题目的前两问。随后一想,如果此题仅仅这样,不符合素养导向、“学知识长见识并重”的要求,于是增加了后两问,使得学生了解身高、体重常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并管理身高和体重。以下是我对素养导向下习题创编的思考:

1.立足学科本质重理解。

素养存在于学科知识中,是在学习学科知识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的结果,因此素养导向的命题不能离开学科知识这一土壤。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结合知识的属性、特点、情境等恰当地融入素养考查是数学习题的应有要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推理意识的养成。例如,饭前的体重是3个5和1个0组成的两位小数,从纯数学的角度可以得出55.50、55.05、50.55这三个小数,根据王老师的身体状况可知这三种情况都符合,但是王老师此时的体重只有一个,这就需要结合饭后的体重进行推理和判断。

2.融入生活情境做判断。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当数学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会变得十分鲜活。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批判性理解,这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及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学生确定王老师饭前、饭后的体重及这顿饭的进食量时,不仅要关联饭前、饭后的体重,还要结合生活常识及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讲,饭前的体重可能是55.05千克、55.50千克、50.55千克,联系饭后的体重是55.55千克,得出这顿饭的进食量可能是0.5千克、0.05千克、5千克。显然,5千克是不可能的,可以直接排除;0.5千克是符合生活常识的;0.05千克大概相当于一个鸡蛋的质量,不太符合生活常识,但是结合王老师称体重的情境,一个时刻关注体重的爱美女士应该会克制自己的饮食,如果这一餐恰好是晚餐,进食量是0.05千克也是有可能的。因此,该题的前两问是具有开放性、批判性的,是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批判与理解融合的思维过程与实践体验。与常规题目“55.55各位上的5表示什么?55.55比55.05、55.50分别大多少”等识记性、程序性题目相比,再现式答题的意义更加深远。

3.增长知识见识树价值。

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知识,更要带领学生长见识,在知识与见识的融合处彰显价值观。从学知识到长见识的理念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在命题中也不例外。本题的第三问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成人标准体重的公式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使其增长了见识。通过数学的运算、比较判断王老师的体重是否正常,一个正常体重的人如此进食是否合理,这些需要学生基于价值观做出选择。本题的一种情况是王老师进食量是0.5千克,另一种是进食量是0.05千克,显然后一种情况中进食太少,偶尔一顿问题不大,长期如此势必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生病等。身材很重要,健康是基础,要美丽更要健康的价值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在知识与见识的交会处无痕渗透。

4.对照自己促知行合一。

2022年版课标倡导育人导向,学生的数学学习最终表现为学生的自我成长,因此数学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知行合一,是育人功能的真实体现。在学生增长见识的基础上,将任务指向课外自己收集不同性别儿童各年龄段的标准体重和身高,为学生提供了增长见识的方向。对照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做出判断与规划: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时如何自我管理,偏胖、偏瘦或者偏矮时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学生发现自己运动太少、吃零食太多、太挑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身高、体重偏离正常范围的主要原因,于是纷纷表示要制订每日运动打卡计划,如每天跳绳500个、每天跑步30分钟等。针对饮食,偏胖的学生表示每顿要控制食量吃七八分饱,逐渐戒掉零食等。制订计划是比较容易的,执行计划、坚持执行计划是最难的,因此班级与家庭共同制订每天饮食、运动打卡制、奖励制,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运动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与约束,塑造受益一生的健康体魄。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互联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协同研修策略研究”(编号:2021-13-60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教师发展中心)""""""Y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王老师小数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奇妙的旅行
小数加减“四不忘”
品读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有趣的动物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我的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