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何以流不干

2024-12-30 00:00:00李岩
人民音乐 2024年12期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和曹安和携带新进德式钢丝录音机前往无锡时,有三项重任:一是依据梅兰芳先生的建议,录制天韵社在昆曲伴奏中使用板鼓和三弦的独特技艺;二是记录阿炳的演奏;三是采集梵音。随着秋季学期开始,杨荫浏带回天津的录音不仅丰富了他的教学,还通过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向广大听众介绍了阿炳的艺术。这段录音,使无锡街头区域代表性艺人阿炳真正进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公众视野,并促成了天津与无锡两座城市之间文化纽带的连接。六十七年后,无锡市歌剧舞剧院在2017年创排并首演了民族歌剧《二泉》(下称《二泉》),讲述了阿炳一生的故事。这部剧得到了文旅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并在多个艺术节和歌剧节中展演,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2023年,适逢阿炳冥诞130周年,天津音乐学院(下称天音)对《二泉》进行经典复排时,集结了一批国内顶尖艺术家,再次展示了这部作品的隽永魅力(演出时间:2024年5月10日—13日,天津武清大剧院,7月9日—11日,天津大剧院),强化了南北两地乃至大运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民国时代的江南故事

《二泉》讲述了民间音乐家阿炳与命运抗争的人生故事,运用写实与写意的叙事手法及时空交错构架,通过四条主要的情感冲突线,生动地展现了阿炳那如同琴弦上流淌着的心灵音乐之泉,被誉为“最贴近阿炳真实经历的舞台艺术作品”①,也是第一个以民族歌剧形式全面呈现阿炳一生的剧作。

(一)江南意韵

《二泉》着重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特征,并呈现了独特的审美范式。该剧引入江苏民歌《无锡景》《月儿弯弯照九州》无锡方言说唱音调、富于江南气质的旗袍装伞舞、无锡茶楼、惠山泥娃等元素,声、景交融地再现了江南的自然与人文美景。

序幕中《无锡景》曲调的形成与发展,与隋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后南北文化的交融密不可分,母调“无锡景调”就是一首传唱南北的民歌,由北方小调“侉侉调”填入描绘无锡景致歌词后变为“无锡景调”② “侉侉调”在北方填词发展后,又形成今天为人熟知的“探清水河”“照花台”“盼五更”等朗朗上口的曲调、曲牌。

(二)无锡茶楼

在第二幕《交恶》中,众茶客通过在斗茶和对紫砂壶的讨论,展示了江南的日常生活习惯及深厚的文化传统。茶文化不仅仅是背景元素,更深刻地渗透于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之中,成为展现江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茶楼场景和对茶文化的e83i0BRUk+DyGlr0Fmks/w==多层面描绘, 成功地将茶艺中之“ 斗茶”作为情感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展现了其在江南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剧中的茶楼是社交中心的舞台, 茶客与伙计们的唱段“七碗茶歌”描述了喝茶的七个阶段,反映了茶文化在提升人的精神层面上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苏南无锡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此外,剧中纨绔们对紫砂壶的讨论,展现了江南地区对茶艺细节的精致追求和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

(三)道家文化

歌剧描绘了江南地区的道家文化,将传统哲学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

剧中的道观仪式及相应场所——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展示了道士们的颂唱和传统道教仪轨的场景,为观众提供了“道”文化窗口。更为深刻的是,剧中通过阿炳的人生经历和他的音乐表现,进而对道家哲学的探讨,这在以往对阿炳人生的解读中,是重大缺环。阿炳的故事反映了道家关于顺应自然、内心修养与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在歌剧的核心部分及对阿炳音乐的解读中不可或缺!

此外,道家文化中的符号和隐喻在剧中也被巧妙地运用,增强了故事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深度。场景中的三清殿、阿炳的服装设计等,均体现了道家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二泉》不只是一部歌剧,更是充满哲学思考和文化反思的艺术作品。

(四)民国艺人的心路历程

《二泉》再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通过阿炳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追求,生动地展示了“草根里的珍贵,卑微中的伟大”③ 的主题。

阿炳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他与彩娣的真挚情感是“草根里的珍贵”。二重唱“你莫流泪,莫哭泣”表现了阿炳和彩娣同甘共苦、相互搀扶情境,作曲家运用和头、变尾的发展手法,使音乐在不断变化中重叠、交错,加深了人物的情感曲折度。彩娣的演唱以阿炳声部的旋律为基础,通过旋律片段的连续模仿和对比性的歌词处理,在纵向音乐结构中形成了前呼后应的问答式效果。

剧中,阿炳在面对生活不幸和社会不公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持,体现了“卑微中的伟大”。在唱段“一把胡琴话乾坤”的开头部分,展现了阿炳面对纨绔恶霸时的淡定从容,他当众演奏的《寒春风曲》,不俗的演奏技艺在睽睽众目、芸芸众耳中得以验证。及至第五幕阿炳历经沧桑,再度拿起胡琴,曾经的青春意气已被病痛侵蚀,但他的艺术精神未减。唱段“拉出我最真”以《二泉映月》的音乐元素为开始动机,展现了阿炳历经世事变迁后的心路历程。

二、多层剧情结构中情感线索的交错

歌剧《二泉》采用了双套层结构,结合时间穿越和情感纠葛,通过复杂的叙事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舞台上的历史回声

序幕,一位饱经沧桑的盲者步入录音间这一场景引入,整个舞台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老人拐杖叩击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随后,熟悉的《二泉映月》旋律缓缓从舞台右边角进入,由二胡演奏家陈军倾情演绎。随着音乐逐渐达到高潮,老人内心深处的记忆被音乐唤醒。他努力站立,侧耳倾听,回忆往昔。舞台之上,亲人们——父亲、养母、母亲、妻子——陆续出现,以五重唱形式与他进行对话和交流。

剧终时,一切再度回到录音间的狭小空间,观众与剧中人一同经历了一系列情感的跌宕起伏,回归平静。拐杖再次叩击舞台,象征着一个高贵灵魂的生命走向尽头。整个叙事结构,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此外,剧中的超时空舞台效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阿炳临终的场景中,导演将床竖置,演员面向观众,舞台上呈现俯视的屋顶视角。这种创新的舞台处理,带来了一种三维空间的新视角,也使阿炳的苦难在这一刻得到升华和解脱。

(二)家庭与命运的五重交响

歌剧中的五条情感线索精心勾勒了阿炳与家人及妻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每一条线索都是对阿炳个人命运与广阔社会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触碰。

1. 与父亲的情感冲突

阿炳与生父的情感冲突建立在复杂的家庭背景和个人身份的基础上,阿炳的身世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这不仅影响了他与父亲的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他的个人成长和心理状态。父子二重唱“喊的师傅是父亲”通过简短而丰富的二重唱形式,展现了深层的情感流动。在这种相互不理解与难以言表的情感冲突中,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推进。

2. 与养母之养育之恩

阿炳与养母的关系则揭示了家庭中的另一层次情感交织。养母对阿炳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关系的描绘增添了剧情的情感复杂性。通过剧中的情感表达和情境描写,这段关系被塑造得极为动人和真实。养母对阿炳的爱和照顾,成为剧作中一条重要的情感线索,展现了家庭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与生母的悲剧色彩

阿炳与生母的情感线通过一段极具戏剧性的唱段展开,揭示了一个悲剧性的家庭背景和复杂的人物命运。唱段中,生母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阿炳出生的情况,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生母和父亲的关系破坏了传统道德及道教礼仪规范,因此阿炳的出生带有原罪和秘密。生母的牺牲和无奈反映了许多当时女性的困境,同时也加深了阿炳角色的悲剧色彩。这段关系和其背后的故事为整部剧增加了情感的层次和深度,使得阿炳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也让观众对他的命运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

4. 与彩娣相濡以沫

阿炳与妻子彩娣的关系是剧中情感线索的核心,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以及如何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这条线索不仅加强了剧情的情感张力,也体现了在困境中夫妻双方如何相互扶持,共同克服生活的挑战。通过这条线索,歌剧不仅探讨了爱情的力量和生活伴侣的重要性,还深刻描绘了两人在相互扶持中走过人生低谷的感人故事。特别是阿炳生母去世前,交到彩娣手中、与华清和爱情的信物“阿福·阿喜”(惠山泥娃),既揭示了惊天的秘密,也是其生前对彩娣这个未过门儿媳认可的重要标志。这一双重效应的道具起到了任何语言甚至音乐所起不到作用!

5. 个人与生活苦难的创造性抗争

将个人生活苦难之不幸,转化为创造性抗争,构成了《二泉》的核心主题。该剧通过描绘阿炳如何借助音乐来应对生活中的苦难,并将这些艰辛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深入探讨了乱世中艺术与人物经历的互动关系。在合唱“天上的泉”中,通过对《二泉映月》音乐素材的移植、发展,作曲家不仅将器乐曲改编为人声合唱,还在音乐的节奏、时值上进行了扩展和变速,使得天人合一这一歌剧主题在合唱中得以强化和清晰展示。随着音乐情绪的升华和音区的提高,合唱逐渐转向热烈激昂,舞台视觉也从灰暗转变为暖色调,象征性地呈现天泉的瀑布景观和全城百姓的壮观群像。这种视觉和听觉的交织不仅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也深刻反映了音乐与人生苦难之间的动人交响,凸显了阿炳以音乐为媒介的生命抗争与精神超越。而作为一个盲者,对社会、世界的关注,以无锡方言式茶楼“时事说唱”,表明了他对“时事”也洞若观火、了然于心。

此外,胡琴不仅是阿炳的艺术工具,更是他生命的象征。从年轻时的失明到中年对命运的无奈乃至烧掉被老鼠啃咬过的二胡,再到老年重新捡拾起它,胡琴成为阿炳情感、生活态度乃至生命的延伸。剧中通过断琴、烧琴、重新拉琴等情境联动,形象地展现了阿炳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情感阶段。这些情境的设计深化了观众对阿炳情感世界的理解,展现他如何通过对音乐的执着来对抗生活的不公、不幸和个人的逆境。

总之,剧中情感与时间的交织体现在阿炳与他的家人及社会众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每一次阿炳的演奏和回忆都深入探讨了他与父亲、生母、养母的关系,他与妻子彩娣之间的情感纽带及与社会人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剧中利用传统的中国音乐和现代戏剧技术,如时间跳跃和象征主义,展现了一个跨越时代的叙事。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也在内容上深化了剧作的文化意涵和哲学探讨,使其在表现民国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时更具深度。

三、育人模式的创造性

《二泉映月》不仅是阿炳音乐生涯的高峰之作,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尽管他无法看见这个世界,但阿炳凭借其超凡的音乐感悟和惊人的记忆力,在琴弦上创作并演绎了这首传世佳作。“天音”复排歌剧《二泉》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重新演绎这部经典作品,还在于向新一代传达阿炳的艺术精神和对其音乐才能的致敬,这部歌剧的复排为音乐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启示。

(一)阿炳走入音乐学院

阿炳的作品深刻体现了个人经历如何塑造艺术表达的真实性和深度。在《二泉映月》中,不仅仅展示了精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经历——从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到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在音乐学院的常规教育中,认为阿炳的音乐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受。对“天音”的学生而言,更强调艺术创作中情感真实性的重要性及社会学的宽泛意义。

进而,阿炳通过他的音乐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承担了更大的文化责任,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他以作品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展示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不仅限于创造美,还承担起观察者和批评者的责任。这种角色的承担强调了音乐和艺术的社会功能,即通过艺术介入来影响和改变社会。音乐高校的学生可以从阿炳的例子中学习到,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应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剧本中的情节和角色冲突不仅揭示了阿炳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还展现了他如何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来应对和抵抗生活的困境。

一方面,剧中阿炳的音乐生涯不仅是技术和才华的展示,更是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深刻表达。他的音乐是个人经历的反映,从而向学生传达了艺术家需要将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剧中对阿炳与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情感线索的描述,展示了个人命运与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这些情感线索的展开,可以让学生看到,音乐和艺术是如何在塑造个人身份和处理人际关系中起到的独特作用。

另一方面,歌剧《二泉》通过其丰富的情感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意涵,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阿炳这样一个历经严酷生活挑战的艺术家生活,可以更真切地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艰辛,更直观地了解到艺术创作并非只是灵感的迸发,随意甚至廉价的情感,而是与个人经历的深度融合与情感的真实表达。

诚王宏伟所言:“只有大家有了这样的切肤之痛,我们在舞台上才可能真正做到艺术的这种完美的表达,你的创作的角色才能使人感动,不然、一切都是苍白的。”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了情感真实性在艺术表达中的核心作用,指导学生在自己的表演和创作中追求情感的深度与真实性。

(二)舞台上的课堂

最后,“天音”通过复排和演出歌剧《二泉》的实践,构建了一个综合了歌剧人才的产、教、研、学、演⑤ 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参与歌剧制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实地学到技术,更通过实践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让他们了解艺术背后的情感深度和文化责任。

在《二泉》的制作和表演中, 学生们不仅作为演员参与,他们的学习过程也紧密结合了对角色深入的分析和情感的体验。通过走进阿炳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如何将个人的情感真实有效地转化为艺术表达。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表演相结合,强调了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真实性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面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天音”采用的多层次参与机制是其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创新,主创团队中既有导演黄定山,一级编剧任卫新,一级作曲杜鸣,青年指挥家高嵩,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以及龚爽、王泽南、陈滢竹、吴梦雪等实力派青年歌唱家,也有天音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青年戏剧团、青年舞蹈团的师生,集结了三百余名艺术家共同参与歌剧的制作和表演。这种机制不仅提供了学生参与高水平艺术实践的机会,也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应对复杂演剧活动时,面对现场、观众时的心理承受力。这是最具挑战性的演艺抗压实地训练,也是在任何中规中矩的课堂所学不到的实效。

此外,通过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歌剧项目,学院有效地整合了跨学科的教学资源。这种跨领域合作使得音乐、舞蹈、戏剧、舞美和声乐等不同艺术形式能够在同一个项目中相互渗透和融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应用多种艺术技能的平台。此外,通过实际登台演出,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舞台环境中测试和展示他们的艺术成果,这种经验是课堂学习绝得不到的。

总之,“天音”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技术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艺术教育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扮演更加积极和有意义的角色。

结 语

笔走至此,再论“天音”复排歌剧《二泉》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既是对杨荫浏、曹安和、吕骥、李元庆等前辈之中国民族音乐使命的传承,更是当下歌剧创演高峰时代,推陈出新,塑造经典的时代回应。

1950年,在杨荫浏等人为阿炳录制音频后,阿炳因病与世长辞,“与杨荫浏两三百首录音的预约,成了一桩不能实现的憾事”⑥。而七十四年后的今天,“天音”继承了这一历史使命,通过对民族歌剧《二泉》的经典化复排,不仅致敬了阿炳和杨荫浏等音乐大师的非凡贡献,也展示了对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刻尊重和热忱。这一行动象征着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通过这样的复排,“天音”不仅保存了一部珍贵、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也为新一代的音乐学子提供了深入学习和体验民族歌剧的机会,激励他们将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在当下歌剧创演高峰时代,“天音”以复排《二泉》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歌剧作品以现代化、经典化的形式重新呈现给公众。这种“推陈出新”的策略不仅仅是对原作的再演绎,更是一次创新的尝试,通过现代舞台技术、新颖的演绎手法和更具时代感的表达方式,重新打磨经典。

不言而喻:歌剧最终唱到“二泉的水何以流不干”?正因复排《二泉》的过程本身,成为了一个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正是一代代音乐人对文化的传承与坚守,才弥补了一代大师早逝的缺憾。今天,我们回望二泉上那第七十四轮明月,它显得格外明亮!

① 2024年5月10日,王宏伟在歌剧《二泉》记者会上的发言。

② 江明惇《〈探清水河〉是“无锡景调”在华北地区流传的典型曲目》,《汉族民歌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③ 2024年5月10日,王宏伟在歌剧《二泉》记者会上的发言。

④ 2024年5月10日,笔者采访王宏伟的记录。

⑤ 同上。

⑥ 曹安和《〈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中国艺术研究院《曹安和音乐生涯》,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李岩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