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

2024-12-27 00:00:00范玉刚
人民论坛 2024年23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明 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深刻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鲜明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特征。随着实践的深入,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性力量,为开创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格局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觉,既是发乎于内心的追求,更是建立在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之上。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正是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在文化建设的诸多领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视之为当代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旨在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其成为中国人举手投足的日用。对于如何赓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有着深邃的思考。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如何深入研究中华文明根脉,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其中既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深刻总结阐释,又立足时代语境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新形态的不断涌现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回应时代之变、世界之变。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不断传承着独特文化基因,丰富延展着文化根脉。在当前世界文明百花园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卓然独立,正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结合使然,尤其是中华文化基因的原创性品格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才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创性的,需要结合当代条件进行创造性阐释,以现代文明理念予以引导和积极促进。

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视之为“根基”,比之为“根脉”。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可以说,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一定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做好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文脉的体系性传承。对此,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人类文明跃升的视野,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源自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度思考,更是基于躬身践行的实践经验。在主政正定时期,习近平同志就提出“文化兴县”、“旅游兴县”,身体力行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让正定成为一座“有记忆的城”;在福建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更是对“文化”命题有着深刻思索,在他的支持下,三坊七巷免遭拆除,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在浙江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良渚遗址的开发和申遗工作,并始终关注着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同志写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深厚的实践根基,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地方施政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传承发展,同考古事业息息相关。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也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凝练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思想引领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足迹,不断充实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在苏州,始建于南朝梁时的北寺塔与苏州工业园区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二者穿越时空、遥相呼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足迹遍及全国。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他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广济楼察看潮州非遗文化作品,要求“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在甘肃,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嘱托大家“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在江西景德镇南麓遗址旁,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有感而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在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国宝何尊铭刻的“宅兹中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更是让习近平总书记久久注视……

如何深刻认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如何充分展现中华文明宽广深厚的文化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恒的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过1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一处处文化古迹、一条条文化街区、一件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力量。中华文化的密码,在物,亦在人。一次次“触摸”历史,以及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无不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的深邃思考。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溯历史坐标,展望大道征途,习近平总书记标定新的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出和丰富了“两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有力推动着整个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对北京古城的保护有过多次批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遗,作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就是当代北京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相辉映的形象建构的明证,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践行。“文博热”“文创风”“观影潮”“诗词热”悄然兴起,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贯通文脉、彰显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人追捧的风尚。目前,我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较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增加了20多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个,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时尚、更加鲜活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展现个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还是在热闹非凡的社交媒体平台,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随处可见。她们身着汉服等新中式服装,或温婉典雅,或飘逸潇洒,与小桥流水、石桥古道相映成趣,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而且穿着场景不再限于拍照、聚会,还扩展至日常逛街、通勤等,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审美与流行趋势。数字技术的应用拉近了文物与普通百姓间的距离,“数字故宫”让文物借助科技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刻辞卜甲、觚爵鼎尊以及钺刀戈矛等文物,通过人工智能、裸眼3D等新技术,仿佛有了生命。得益于“修缮保护+活化利用”,漫步在福建泉州鲤城区金鱼巷中,体验“老泉州”的生活日常,成为很多来泉州的游客难忘的记忆。此外,还有打卡中式糕点、古风茶饮,热门传统舞剧一票难求……“国潮风”频频“出圈”“破圈”,不仅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出中华审美意趣,更映衬出“国潮”所附着和依托的强大的传统文化力量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可以说,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和基因与当今时代条件相结合,推动大众日常生活方式与价值表达方式发生变化。在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文化自信正不断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焕发出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赖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也有赖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促进,这就是“返本开新”。对于中华文明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有经过“现代化”的锻造和重铸,才能在返本开新中实现创造性发展。究其意味,因“天下同利”的文化基因而秉承“共同富裕”的文明理念,因“文明以止”的文化基因而诉求“文明相协调”的重要理念,因“天人合一”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因“协和万邦”的文化基因而走和平发展道路。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与马克思主义“魂脉”的结合中被充分激活,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展现出独特优势。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保护和文脉传承的足迹中,我们不难找到对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行稳致远最好的回答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脉传承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正是文化传统的延续,使我们充分意识到所谓传统并不是过去,而是活在当下的现实中,成为现实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立足人类文明跃升的大视野和中华文明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演进,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不仅为徘徊于“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启示了方向,还在返本开新中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有力地提升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深厚文化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是偶然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第二个结合”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它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形态,以文化“两创”成果的不断涌现开创了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传统不是无关乎现在的过去,而是从未来走来的当下资源与思想启迪文化创造创新创意的策源地,是融入现在的不可割断的血脉与文明的延续,是人类文明之河激流中滚动的浪花,它时时激荡着我们的思想、时时牵系着我们的思维,是我们在当下各种文化思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之一。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究其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正是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保护和文脉传承的足迹中,我们不难找到对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行稳致远最好的答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力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正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

瞩目人类文明跃升的前方,我们既应当自觉增强现代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缔造;也应当自觉坚定对古老文明体的价值传承和弘扬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建构“旧邦新命”的文明中国形象。这种双重性视野的价值追求,才是对当代中国的完整性理解和有效阐释,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价值高度和全球化舞台上中华文化的高位态,促使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气魄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的足迹表明,“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①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脉传承的足迹,在马克思主义魂脉激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并被赋予了现代力量和显现形态,在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开创了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格局,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已然巍然耸立,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抒写中华文化新篇章。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注:本文系2023年度山东大学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3RWZX01)和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2023年开放课题“文化强国建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编号:IGUC23A00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年,第46页。

责编/贾娜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