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发展

2024-12-27 00:00:00施爱东
人民论坛 2024年2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节日民俗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民俗,顾名思义,就是民间风俗习惯,也即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中,在特定社区(群体)内部形成的,具有普遍性、规范化、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及相关物质表现。民俗的概念很宽泛,从空间角度看,大至国家、民族,小至村落、行会,都会有一些群体性的生活习惯或行为规范;从时间角度看,民俗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一种文化形态,如水中盐、花中蜜,无影无形地融化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民俗文化就是生活本身”。

民俗文化的基本类型

民俗被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学术研究和国家话语体系,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新气象。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主张“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其目的是为了“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顾颉刚语)。这里的“发掘”,其实是一种重新认识,民俗本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属于被“埋没”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现代知识分子重新发掘才能被民众理解、被历史记录,从而进入文化序列,加以价值考量。

认识民俗,首先是分类。民俗的分类可以有很多角度,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分为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前者如生产用具、衣食住行等,后者如神话传说、人生仪礼、民间信仰等。但是这种简单的分类法实用性不高,因为物质与精神往往相互依存、难以分拆。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中,往往就包含着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信仰要素;又比如,不同的人生仪礼必须穿着特定的仪式服装,戏曲表演也与特定的社交需求密切相关。所以说,我们很难用简单的二分法将物质使用与精神指引区分开来。

民俗包含哪些具体内容?这一方面,中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经作过许多思考和尝试,他在其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事项进行经验分类,大体分为十一类: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有些类别很难界定,也很难确定研究范式。比如民间科学技术,首先涉及一个什么是科学技术的问题,哪些民俗事项可以归入科学技术,比如古代的堪舆学、气象谚语、造船技艺,算不算科学技术?其次是认识角度问题,比如民间信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怎么进行价值评判?认识角度的变化会对事物的存在价值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当我们把地方性民俗视作封建迷信、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时候,许多民俗都会成为移风易俗的对象,亟需变革;而当我们把民俗事项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它们就成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地方文化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很高的重合度。根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主要类别:一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我们将之对应到上述十一个类别当中就会发现,虽然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角度有别,但其内涵与外延几乎是重合的:其一,两者都是特定社区、群体共享的民间文化;其二,两者都既强调传统继承,也强调发展变化。两者最大的不同主要在于民俗文化强调“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着眼于集体性,也即特定群体内部的全体共享;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关注社区、群体的时候,也不排除有时是个人的文化成就,相对来讲更加注重个体的文化创造。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强化社会认同。民俗文化是在特定文化空间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也是潜移默化地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精神基因,是一个文化群体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基本标识。共同的民俗生活必然会造就基于文化认同的民俗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加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增进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也有利于强化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认同是主体对于自身所属文化的确认与接受,共同的民俗文化是增强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文化载体。以春节为例,无论是身处繁华闹市、僻野乡村的中国人,还是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每到除夕之夜都会阖家团聚,正月初一重启新年,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寄寓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也强化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记忆。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眷恋之情,升华为对于国家的认同与热爱。因此,深入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文化自信。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外展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也有利于增进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以春节文化为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之一。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人们回归故里、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共同渴盼,表达着对亲朋好友等珍重之人的牵挂惦念,承载着祝福所有人平安快乐的美好祝愿,还传承着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国家和平的共同追求。这些美好情感都让文化他者因认同而共鸣,因共鸣而参与,让春节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申遗成功,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务实行动,也是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促进经济增长。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化。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的魅力,不仅能够让游客体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还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传统节日的仪式庆典、民间手工艺制作,还是民族歌舞表演,都能为游客带来别具风情的异境体验。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展演,旅游目的地能够塑造出鲜明的文化特色,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俗生活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无论是将传统民俗元素融入现代时尚设计,还是将民间传说改编为影视作品,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化能够让更多的民俗文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多样性需求;而创新则能够为这些产品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开发民俗旅游、激活民俗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激发经济潜能,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培养价值观念。几乎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是在特定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指导下开展的,从而具备了传统价值观、伦理观的教化功能。这种潜移默化的民俗教化不仅维护着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既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品质,也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如果依主体规模来划分,可以将民俗活动划分为家庭民俗活动和公共民俗活动。以节日民俗为例,大年三十团年饭、清明祭祖、中秋赏月等,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赛龙舟、三月三歌会等,则是集体共享的公共民俗活动。在家庭民俗活动中,人们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团圆的喜悦,通过参与仪式活动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念,理解四时节令的宜忌、饮食起居的习惯,等等。在公共民俗活动中,比如舞狮、舞龙、舞花灯、赛龙舟、抢花炮、对山歌等,团队成员必须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才能赢得喝彩、获得荣誉。通过参与和体验公共民俗活动,能够强化人们团结互助、协同合作、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良好品质。

民俗活动不仅是仪式的、协作的,也可以是知识的、技艺的,比如民间中医药、民间说唱、铁木匠手艺、传统剪纸、年画、雕刻等。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民俗活动,可以激活创造潜能,训练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民俗活动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通过身体记忆将家国情怀植入文化基因,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建设社区文化。所谓社区,泛指特定领域(地区、族群、行业、身份等)成员所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每一位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而共同的生活空间和民俗文化正是促进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文化资源。所谓入乡随俗,指的就是融入特定社区的民俗路径。民俗生活中的礼俗互动、封山育林等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成员尊老爱幼、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等集体观念和公共文化意识的形成。社区是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良好的社区民俗不仅可以丰富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成员的公共意识,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保障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比如春节期间的社区民俗活动,无论是谜坛、灯会、秧歌、飘色还是游神赛会,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更在互动互赏的表演活动中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俗文化往往还能够补足法律的边缘地带,通过约定俗成的道德约束和社区规矩,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远不止以上五点,事实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仅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游客的文化他者,通过近距离欣赏、亲身体验,也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认知与理解,增进文化尊重,更深更好地理解文化多样性,从而消除偏见与误解。

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传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种多样性的存在。从形式上说,任何民俗都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会与时俱进地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

坚持守正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必须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供选择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要得到体现,我们必须选择性地继承那些适合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民俗文化。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增强,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日益成为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民俗文化中发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现代化资源,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守护好民俗文化,深刻理解民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继承为本色,以创新求发展;另一方面,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继续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打好移风易俗这张“牌”。

抓住中小学教育这个关键阶段传承民俗文化。青少年应该成为优秀民俗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者,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承人如果在青少年阶段缺乏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很难形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认知。目前青少年对民俗传统的了解主要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零星习得,因而需要系统性的学校教育补足这一课。民俗教育既是历史教育、道德教育、礼仪教育,也是生产技能训练、文艺才华训练、游艺技巧训练。所以说,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应该使其文化内涵和操作技能同步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在体育教学、文艺教学、课外活动中适当加入民俗文化操作技能、表演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一旦学会了某种民俗技能,比如拟春联、剪窗花、扭秧歌、跳锅庄、唱山歌、包饺子、裹粽子、放风筝等,都能让他们更自然、更热情地融入民俗生活,终生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提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体验,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性,文化教育部门还可尝试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教学阶段的民俗文化教材,不断赋予民俗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青少年能够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由衷地喜爱、自觉地参与到传统民俗活动之中,从而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建设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社区引导激发青年群体的参与热情。民俗展演是需要空间的,乡土社会的任何一个聚居地,都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公共文化空间,比如庙宇、祠堂、廊桥、谷场等。每当节庆或者居民的婚丧嫁娶,这些文化空间都会成为热闹的活动场地,人们在这里张灯结彩、舞狮舞龙、猜灯谜、听戏曲、玩杂耍、制龙舟,平常则在这里打牌、下棋、纳凉、讲古,孩子们在这里追追打打、捉迷藏、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空间在传统乡土社会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它是凝聚乡亲乡情最重要的情感投射空间。集体性的民俗活动一般都在农闲时节举行,如舞狮舞龙、游神赛会,这一时段,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业余活动。

传统节日作为时间文化标志,公厅和广场作为空间文化标志,两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社区文化空间缺失,民间技艺就会失去训练和表演场地,老艺人无处可教,年轻人无处可学,节日期间无处可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少数优秀传承人的表演项目。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一环。新型社区建设要从时间的节律、空间的布局上,考虑如何让传统民俗文化在社区得以延续,要尊重地方传统,为民俗文化留出公共文化空间。

以节日文化消费拉动文化生产。传统节日是民族和国家的时间文化,也是所有民俗文化中最有社会活力的部分。节日民俗既是时间民俗,也是空间民俗,是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展演的一种文化行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基于农业社会的文化展演,时间多在农闲时节,空间则多以家庭、家族为单位,除了元宵灯会、游艺和端午龙舟比赛,一般讲究小范围的团聚和热闹。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配合农业生产的节奏,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民俗生活是朝着城市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因此,传统节日文化的结构性调整不可避免,现代商业文明必将在这种结构性调整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七夕节从女儿节、乞巧节到情人节的转变,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七夕情人节的文化重构很好地带动了七夕消费市场的兴旺。

传统节日具有“展演性”,几乎所有的礼仪文化、民间艺术、信仰习俗、生产文化都会在传统节日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演。所有的展演和仪式活动,都是人力资源和仪式道具、交通饮食的集中消费,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拉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节日不仅拉动休闲消费,也拉动节物消费。早在《晋书》中就以“节物”专指特定时气的应节物品,到了唐代,人们互赠节物已经习以为俗,《旧五代史》中就有“淮南杨溥贡端午节物”的记载。

创新传播方式,以民俗文化拉动乡村经济。民俗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社区内部的口传心授、师徒之间的手把手传递,因此受到方言、地域的局限,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手工技艺“养在深闺人未识”。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博主,民俗文化的展演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那些富有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也必然会融入新的时代生活,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表达。近年来,一些热情洋溢的自媒体创作者以民俗文化为底蕴,在充分展示百姓乐、农民富、民俗美的乡村风貌的同时,也把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推向了全国各地,推到了无数观众的眼前。通过流量变现,既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又带动了旅游事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自媒体发展让许多原本不为人知的民俗文化通过互动影像呈现在更多人面前。线上活动不仅可以向观众立体展现立春打春牛、春分酿酒拌醋、谷雨牡丹花会、立夏尝三鲜等民俗活动,还可以与观众进行现场互动。这种极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民俗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在场”与“不在场”的妙合、历史与当下的连缀,让远在千里之外的观众也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远程观众的审美倾向有时还会影响到当地的民俗变异。近年来,以梁山好汉为原型的潮州英歌舞,其雄浑、英武的队舞形象火遍全国,领舞的时迁扮演者一般由全队武功最高的舞者担任。可是,一次偶然的博主拍摄中,在领舞的时迁边上,有一个儿童扮演的小时迁跟在队伍中。稚嫩的脸庞和身形配上像模像样的舞姿,小时迁一夜爆红网络。潮州各村英歌队受此启发,纷纷挖掘和培训小时迁,仅仅两三年时间,现在的潮州英歌队多数时迁都是由一些十岁出头的男童担纲。小时迁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成年时迁。由此可见,新的媒介技术和平台让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趋多样、传播渠道更加畅通。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彼此交流、相互对话,让民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②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③《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25日。

④曾庆香:《生肖和春节何以风靡全球》,《光明日报》,2024年1月25日。

⑤毛巧晖:《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闪耀着新的光彩——新媒介与民俗文化》,《人民日报》,2021年1月22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