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2024-12-26 00:00:00林鹏飞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范围广泛,包括民歌小调、民族器乐、地方戏曲和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浓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裂的危险,将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中,利用群众文化来传承,不仅符合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的特征,还可以丰富群众文化。

[ 关键词] 民间音乐;非遗;群众文化;传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间音乐类文化项目也丰富多彩,不仅有各地的民歌、小曲小调,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还有自己的民族乐器。由民间音乐还衍生出地方戏曲、曲艺等,地方戏曲、曲艺将当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地方方言融为一体,形成了综合性的传统民间音乐。但是,在电视及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很多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断裂危机,因而民间音乐类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传承和保护。

一、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传承现状

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例如,地方戏曲最早是民间歌谣,艺人在表演时,根据歌谣曲谱填上新词,进行生活叙事,因为具有故事情节曲折的特征,深受群众喜爱。表演形式由独唱改为男女对唱,又演化成为多角色表演,才形成后来的舞台剧形式。地方戏曲所演绎的都是群众熟悉的生活,用当地方言进行对白,因而通俗易懂,容易引起群众共鸣,才被一代代传承和发展下来。

民间音乐类非遗还包括婚丧礼仪中的音乐,如女孩出嫁的《哭嫁歌》、男孩迎亲的《迎亲调》,以及老人离世后的丧礼音乐等。不同地区的礼仪音乐,有其独特的唱词、曲调和乐器。

传统节日文化为民间音乐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如正月里舞龙灯、跑旱船、扭秧歌,都伴随着民间音乐。另外,迎神赛会中也有自己的乐队演奏礼乐,以营造庄严气氛。

传统民间音乐类文化因为具有地域性,所以容易形成民族凝聚力,让同一地区的人们具有亲切感、归属感。尤其是地方戏曲,由于其音乐节奏、曲调和当地方言的道白都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成为同一地区最主要的文化形式,被同地域的人熟悉和喜爱,才能不断发展,像河南的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戏曲,每个河南人都熟悉其剧种的代表性曲目。另外,河南还有大平调、怀梆、怀调、宛梆、大弦戏、落腔、道情、坠剧、四平调、二夹弦等几十种稀有剧种。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河北梆子、陕西秦腔、四川川剧、东北二人转、浏阳花鼓戏、广东粤剧等,也都具有这样的鲜明特征,在本地区成为妇孺皆知的文化形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交通欠发达的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来自地方戏曲。众多民间民俗活动也与地方戏曲、地方曲艺、民间音乐密不可分,祈福、祝祷等传统民俗活动深深扎下了根,人们总能看到其活跃的身影,足见地方戏曲、地方曲艺的牢固受众基础。但是,随着电视及电子产品的普及,表演形式更丰富的电视节目逐渐取代了戏曲表演。作为文化传承的地方戏曲表演团体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市场比重也走向了下坡路,导致戏曲表演缺乏优秀的传承者,也间接导致很多民间音乐类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困境或传承断裂的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礼仪音乐逐渐失去传承的良性发展。例如,在当代婚礼中,多数采用西方式的婚纱和婚庆,缺少了传统婚庆中的环节,不同地区的《哭嫁歌》《迎亲调》也逐渐不见其身影,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婚庆习俗,《哭嫁歌》和《迎亲调》就这样失去了传承和发展。

随着城镇化发展,众多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传统的民俗活动也就渐渐缺乏年轻人的参与和认同,因此民族礼乐面临传承困境。民俗活动中的竹马、旱船、扭秧歌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是传统农耕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动,既有传统的音乐节奏,又需要根据现实生活来填词,以反映现实生活及对美好的向往。因此,这类民间音乐具备生活化特质,深受群众喜爱。而这类民间音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冬季农闲时反复排练、创作,才能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然而,随着众多年轻人进城务工,大多乡村成为“留守村”“空心村”,家中只有老人和儿童相守相依,导致传统的竹马、旱船、扭秧歌等民间音乐走向衰落[1]。

二、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群众文化以群众为主体,是群众自身为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而主动参与的群体活动,具有传承性、主体性、民间性和通俗性特征。我国的传统文化大都来自群众文化,因为深受群众喜爱,才得以发展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民俗、地方戏曲都具有这种特征,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也是来自群众文化。

当代的群众文化和传统的群众文化具有区别,传统的群众文化具有自发性和自娱性,因为古代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贫乏,人们只能自娱自乐。大家既是组织者、参与者,也是欣赏者,如传统节日庆典中出现的花灯、龙船、高跷、灯谜等。甚至还有村民自己组建地方戏班,他们既来自当地群众,也服务于身边群众,在每年重大节庆日、特殊纪念日或者农闲期间为大家表演娱乐。

传统的群众文化具有凝聚力,如竹马、旱船,需要有能工巧匠制作竹马、旱船,需要老艺人手把手传授给青年人表演技巧,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表演技巧。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使同一个村庄的人更加团结,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代的群众文化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和组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用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居民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依赖电子产品满足精神生活的弊端,不仅容易出现社交障碍问题,也对身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人们开始自发参与到群众文化中去。

但是,目前群众文化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参与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群众文化的内容以体育活动为主。其次,群众文化具有被动性,不是出于群众的自发性,因而积极性、参与度普遍不高[2]。

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内容丰富,包括歌曲、乐器、舞蹈,以及具有综合性质的地方戏曲表演。将民间音乐类非遗融入群众文化中,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可以利用群众文化来传承传统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

三、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模式

将民间音乐文化融入群众文化中,利用群众文化来传承,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发掘本地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

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在20 世纪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但随着时间推移,熟悉民间音乐的人群正逐渐老去。而出生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群,由于接触民间音乐文化的时间较短,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电子产品取代,因此他们对于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文化知之甚少。丰富群众文化、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重任主要由各地文化馆、文化中心从业者来促进和承担。

地方文化馆和文化中心从业者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民间文化,不仅要了解民间音乐,还要了解传统民俗、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多种非遗文化。在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之后,还要善于发掘本地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本地的民歌民谣、民族乐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婚庆音乐、宗教音乐等,将这些非遗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整理,同时要善于发掘和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有序传承。

非遗文化传承人主要是民间老艺人,如民歌演唱者、民族乐器制造者和演奏者、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家、传统民俗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等。地方文化馆和文化中心从业者要将非遗传承人作为活化石,发掘更多的宝贵内容资料,同时还要积极培养青年一代的有序传承[3]。

(二)组织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应该包括老中青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安排不同内容,以此传承民间音乐文化。

例如,民间音乐文化中的舞蹈、器乐,需要从儿童及青少年开始培养。地方文化馆和文化中心从业者要和当地的中小学合作,将当地的音乐文化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相结合。可以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学习当地的民间音乐,然后在音乐教学中传承当地的民间音乐;也可以组织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小学课堂,向学生传授民间音乐知识。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也要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可以利用当地民间音乐的特征来组织不同的活动。如果当地有民间歌舞非遗类项目,就组织少儿歌舞团队;如果当地有特殊的民间乐器,就组织小乐队,培养乐器演奏者。也可以将传统民俗活动中的舞龙灯、跑旱船、扭秧歌等音乐舞蹈,作为学生音乐舞蹈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熟悉当地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从内心里喜欢、热爱传统文化,切实成为一名小“忠粉”。

退休老年人一直是群众文化的主力军,在传承民间音乐文化时,也不能忽视老年人群体。可以根据老年人重视体育锻炼的特点,将民间音乐类文化和广场舞相结合。例如,可以将传统民俗中的舞蹈融入广场舞编排中,也可以利用大合唱的形式,来学习表演民歌及地方戏曲。

群众文化应该重视群众的自主性、自发性,让群众文化成为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作为任务来完成。因此,在组织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从提高个人兴趣入手,让群众感兴趣,然后自发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让群众自发参与,需要地方政府在发掘民间音乐文化的同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心理。例如,目前部分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导致社交能力不足,可以从提高社交能力的角度,鼓励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他们的青春活力和社交能力;中年人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要从体育锻炼的角度,鼓励中年人参与到具有体育锻炼的项目中,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另外,一些青年女性喜欢汉服,就要开发与汉服相关的民间音乐活动,让她们穿上自己喜欢的汉服,展现汉服与民间音乐的完美契合。

(三)利用网络平台传承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

随着现代网络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横空出世,网络传播已经影响各层次人群,刷抖音、看短视频已经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形式。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来传播,让非遗传承人将民间音乐类文化、民俗活动制作成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类民间音乐。

利用短视频传播,可以让青年人首先学习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表演等,然后将表演内容拍成短视频。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将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内涵进行讲解和分享。例如,介绍音乐中的歌词创作背景、乐器制作、表达的深远意义等,让更多的人在观看短视频的同时了解民间音乐,通过短视频平台,向更多的观众传播民间音乐,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迈向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有效传播。

(四)将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融入文旅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旅游内容也逐渐从传统的游山玩水发展为探索传统文化的新业态。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可以将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融入本地旅游发展中。将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新的旅游项目,让更多游客前来观赏,这种形式其实在我国很多著名的旅游景区已经实施。例如,河南的《印象·少林》、《尧山传奇》、清明上河园、鲁山县墨子战国里的大型文艺表演,以及敦煌的艺术表演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艺术表演内容,要根据音乐特征来进行安排和编导,不一定要通过剧场表演,也可以通过传统民俗活动来展现。例如,《哭嫁歌》《迎亲调》可以作为民俗内容,让游客感知当地的民间音乐。河南平顶山地区的春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集中展现当地的民俗等民间艺术形式,有效地扩大了影响力。将民间文化和文旅相结合,需要当地文旅部门具有创造性。

四、结语

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因为具有地域特征的特点,所以在传承过程中需要当地文化馆、文化中心从业者进行发掘、整理,利用群众文化传承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地方文化馆、文化中心从业者作为先行官,负责发掘和整理,然后积极和当地中小学、社区深度合作,利用群众文化传承好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同时,还要培养非遗传承人,利用短视频等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沈子阳.民间音乐类非遗项目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播与传承研究[J].艺术家,2024(04):120-122.

[2] 杨媛.民间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推广传承[J].参花(下),2023(04):128-130.

[3] 王亚男,董芷菡.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0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