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角下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2024-12-26 00:00:00尚举李冰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文章旨在探讨南阳大调曲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记忆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传承与保护策略。通过分析南阳大调曲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现状,文章提出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推广的综合保护方案,以期为南阳大调曲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南阳大调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记忆价值;传承与保护策略

[ 项目名称] 2023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性研究”(项目编号:23B880069)。

南阳大调曲子,作为中国河南省南阳地区独特的曲艺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一传统艺术面临着传承断层和文化消失的挑战。文章将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与保护,以期为其他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一、南阳大调曲子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南阳大调曲子,是流传于河南南阳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是当地民间音乐与戏剧艺术的完美融合,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它不仅承载着南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南阳人民情感表达和生活体验的重要载体。

南阳大调曲子的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曲调的多样性上。这种曲艺形式融合了多种地方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调体系。它的曲调既有北方音乐的豪迈与激昂,又不乏南方音乐的柔美与细腻,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使得南阳大调曲子在众多曲艺形式中独树一帜[1]。其次,南阳大调曲子的曲目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爱情故事等多种题材。这些曲目不仅反映了南阳地区的社会生活,也蕴含着深厚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是南阳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最后,南阳大调曲子的表演形式生动而富有即兴性。表演者在演唱时,常常根据现场氛围和个人情感对曲目进行即兴演绎和创新,使得每一次演出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即兴性不仅展现了表演者的艺术功底,也使得南阳大调曲子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保持其艺术活力。

南阳大调曲子以其独特的曲调、丰富的曲目和生动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现了南阳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是南阳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南阳大调曲子的文化记忆价值

南阳大调曲子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其价值不仅在于音乐艺术的传承,更在于它作为南阳人民情感和生活经验传递的重要作用。它记录了南阳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是中原古典音乐的代表流派之一,距今已有近400 年的历史。大调曲子的板式结构严谨,是典型的民族民间音乐,其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民族其他民乐中实属罕见。它被称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根本”,与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一起并列为我国四大曲种,是河南乃至全国稀有的乐种。

大调曲子的音乐性远远大于它的文学性,它的艺术元素包括板头曲、牌子曲、唱腔、唱词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大调曲子独特的音乐风格。大调曲子的曲目多为韵文体,小段唱词,少数生活段子加有说白,现存曲目1200 多个,传统曲目1000 多个,经常上演的创作曲目200 多个[2]。这些曲目不仅反映了南阳地区的社会生活,也蕴含着深厚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是南阳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在现代社会中,大调曲子的文化记忆价值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上。随着老曲友的离世,且少有新曲友加入,这使得对大调曲子的保护更加紧迫,探索新的保护途径刻不容缓。大调曲子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存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传承,更是南阳人民情感和生活经验的传递,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与多重挑战

南阳大调曲子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现状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导致传承链条出现断裂。其次,在现代化进程中,南阳大调曲子的传统表演形式与现代审美之间存在冲突,使得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渐减弱。此外,由于剧团减少、宣传不足、场地稀缺及演员流失等,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大语境下,南阳大调曲子面临重大挑战,队伍萎缩、人员匮乏、曲种锐减、经费不足、发展乏力等问题亟待解决。外来文化的影响、传播手段的变化、自身存在的不足等,都是导致南阳大调曲子传承困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新文艺形态的层出不穷,观众的艺术欣赏习惯发生了变化,对传统演出形式的黏性降低,使得南阳大调曲子等地方戏曲的发展活力逐渐下降。

特色保留和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得创作难以实现突破,演出活动的不确定性使得艺术传播更加艰难。这些困难都极大地阻碍着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人才储备已经出现了断层,传承问题刻不容缓。过去的家族传承模式随着艺术发展的多元化、个人艺术追求的多样化,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与大多数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主要靠的是师徒模式。然而,要培养一名成熟的地方戏曲演员绝非一日之功,除了培养周期长之外,有的还需要从小开始学习。学业压力大、练功辛苦、出路选择狭窄,这些现实问题让孩子们极少选择学习南阳大调曲子。许多地方的老一辈演员因退休、伤病等退出舞台,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

四、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一)教育推广策略

在探讨南阳大调曲子的教育推广策略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体系来增强年轻一代对其的认知和兴趣。南阳大调曲子作为一种深植于南阳地区文化的音乐艺术,其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艺术本身的保护,更需要在教育层面上进行推广和普及。

首先,将南阳大调曲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实现,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艺术。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南阳大调曲子的历史、音乐特点、表演技巧等,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感受大调曲子的魅力[3]。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大调曲子的艺术家和传承人进入课堂,通过现场表演和互动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一艺术形式的生命力。

其次,举办文化活动也是推广南阳大调曲子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大调曲子的演出、比赛和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大调曲子的表演和创作中来。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大调曲子的兴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再次,教育推广还应注重对大调曲子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内涵的挖掘与传承。大调曲子传统曲目格调高雅,曲词内容包罗万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仁义、道德等。通过教育,可以将这些美德传递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最后,教育推广还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扩大南阳大调曲子的影响力。通过制作教学视频、开设在线课程和互动平台,可以让更多学生和公众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接触到大调曲子,从而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二)现代科技应用

在探讨南阳大调曲子的现代科技应用方面,可以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进行记录、保存,以及传播和学习。数字化技术为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使得南阳大调曲子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有效的保存和更广泛的传播。

首先,数字化技术可以用于对南阳大调曲子的音视频资料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保存。高清晰度的音视频录制技术可以将艺术家的表演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并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存储和备份,防止因物理介质损坏而造成文化损失。这种数字化保存不仅能够确保资料的长期保存,还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使得更多人能够方便地访问和学习南阳大调曲子。

其次,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和在线平台是推广南阳大调曲子的重要途径。可以开发专门的网站和移动应用,提供南阳大调曲子的音视频资料、曲谱、历史背景介绍等内容[4]。这些平台不仅可以作为资料库供研究者和爱好者查询、学习,还可以通过互动功能,如在线讨论区、虚拟演出等,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最后,数字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南阳大调曲子的创新性发展。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可以创造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让年轻一代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新奇体验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感受南阳大调曲子的艺术魅力。例如,某文化机构可以开发一款以南阳大调曲子为主题的VR应用程序。在这个应用中,用户戴上VR 头盔后,可以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南阳大调曲子演出现场,用户可以360 度全景观看演员的表演,感受整个演出从舞台到观众席的氛围。此外,程序中还可以设置多个互动场景,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如观众、演员,甚至是配乐师,体验他们在演出中的不同感受。在演出过程中,用户能够通过手势或语音指令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比如选择不同的剧目和角色,了解每个角色的背景故事和艺术价值。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年轻观众不仅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南阳大调曲子的艺术形式、旋律特点和表演风格,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政府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在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与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积极介入能够为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出台针对地方戏曲的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可以为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人和艺术团体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开展传承活动、培训新演员和组织演出。这种经济资助不仅能缓解艺术团体的财务压力,还能激励更多人投身于南阳大调曲子的学习和实践中,从而形成良性的艺术生态。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南阳大调曲子的宣传与推广,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展览及在线演出等多种形式,提升南阳大调曲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政府可以与地方高校、文化机构和媒体合作,制作相关的纪录片、教学视频或宣传资料,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南阳大调曲子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这种宣传不仅能帮助传统艺术走入更广泛的视野,还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及参与者,从而为传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培训和技术支持同样不可忽视。政府可以定期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引入专家和学者为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人提供专业指导,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和传承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开展数字化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便于有兴趣的学习者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学习和实践。这种多层次、多渠道的支持措施,不仅有助于巩固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基础,也能有效提升其艺术质量与表现形式。

(四)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在南阳大调曲子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鼓励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以有效提升居民对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组织社区活动是增强居民参与意识的重要方式。例如,可以在社区内定期举办南阳大调曲子的演出、讲座及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居民不仅能够欣赏到这一地方戏曲的魅力,还能通过互动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这样的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情。

建立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基地也是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举措。在社区中心或文化活动中心设立传承基地,成为南阳大调曲子学习和传播的“家”,可以吸引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前来参与课程和活动[5]。这种基地不仅提供培训和表演空间,还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学习和演出,使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定期的工作坊和师徒制传承模式能够培养社区内的新一代传承人,确保南阳大调曲子的技艺得到有效传承。让社区参与对南阳大调曲子的保护,还需进一步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可以在社区节庆活动中加入南阳大调曲子的元素,通过表演、竞赛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南阳大调曲子的曝光度,还能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

五、结语

南阳大调曲子作为南阳地区的文化瑰宝,其传承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通过文章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南阳大调曲子文化记忆价值的认识,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南阳大调曲子,乃至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角创设传统文化保护新生态:以南阳大调曲子在地方高校中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为例[J]. 安康学院学报,2023,35(03):110-113,118.

[2] 刘柱.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3.

[3] 陈淑娅.南阳大调曲子的流变与传承[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3(03):105-107.

[4] 董鸣苑.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保护刍议[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2,14(05):120-123.

[5] 刘一播,佟萌.浅析南阳大调曲子韵辙的使用特征[J].黄河之声,2022(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