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铁道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2024-12-26 00:00:00朱佳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11期

摘要:为了适应相关企业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才的精准需求,职业教育应主动进行人才需求对接,聚焦专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并完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基于此,文章以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铁道概论课程为研究切入点,立足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铁道概论课程的内容特点与学生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维度评价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铁道概论;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教学改革

一、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习特点

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为例,该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群下的一个专业,学生生源一部分来自中职学校,一部分来自统招。统招学生的文化成绩较差,工科学科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的数学与物理成绩欠佳。这导致他们在学习铁道概论课程中的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等铁路设施设备内容时表现得十分吃力,学习效果不佳。

(二)专业实训室设备情况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核心实训设备主要是客厢环境与车站设备的创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还投资建设了高铁VR(虚拟现实)实训室,但与铁道概论课程相关的线路、通信、信号等工程类的实景设备缺失,如铁轨、道岔、接触网、受电弓等设备没有配备相应的实景实物,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内容时缺乏真实场景体验,学习效率不理想。

(三)岗位技能与素养分析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学生面向的是高铁列车员、列车长、客运员等铁路工作岗位,也有部分学生面向酒店、旅游等服务工作岗位就业,这些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是服务。服务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改善旅客所处环境,提升旅客的体验感。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岗位所需技能与素养如图1所示。

二、铁道概论课程的特点

(一)基础性

铁道概论课程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基础课程,面向大一新生,承担为学生打开铁路大门,引领学生走进铁路世界、认知铁路体系的任务,是学生后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铁道概论课程教研团队(以下简称教研团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同后期课程内容体系的衔接,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基础性功能。

(二)职业性

教研团队现在选用的教材内容涵盖了绪论、铁路线路、铁路车辆、铁路机车、铁路车站与枢纽、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铁路运输组织工作、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与重载铁路的内容。这些内容中大部分是了解铁路运输所需的相关设备,掌握设备构造及原理,面向的群体包含了在车务段、机务段、车辆段、供电段、客运段、工务段、电务段工作的初学者,而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对接的工作岗位主要在客运段,因此为更好地与本专业培养目标衔接,教研团队要将教学内容聚焦在客运段相关的专业内容上,为学生后期深入学习专业岗位技能奠定基础。

(三)思政性

铁路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教研团队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展现我国铁路建设时期中国人不畏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彰显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铁路精神。教师要讲好铁路故事,充分发挥铁道概论课程的思政性,引领学生热爱铁路事业,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弘扬铁路精神。

三、铁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优化课程内容,适应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1.重构课程模块

教研团队需要围绕铁道概论课程的基础性与职业性,在帮助学生广泛了解铁路概貌的前提下,为后期课程做好衔接,搭建回望铁路历史、穿越铁路线路、认知铁路列车、组织旅客运输、连接铁路通信、奔向铁路未来6个大模块,形成项目驱动任务细化的三级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教研团队梳理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时,应摒弃难以理解的工科内容,丰富文化与铁路情感渗透,激发学生的报国热情,要求学生掌握与车站、列车、旅客运输模块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习列车员等服务岗位的技能打好专业基础。例如,在设置回望铁路历史模块时,教研团队增加课时,将铁路与高铁发展史分解为世界和中国两个篇章,分别进行讲解。在设置穿越铁路线路模块时,教研团队不能仅要求学生掌握线路组成部分的结构与修建原理,而应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线路组成部分及每个组成部分于线路的功能,强调修建线路时考虑的因素与修建历程的艰辛。

2.深挖思政元素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研团队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要传授与专业知识有关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具体思政内涵总结如表1所示。例如,在回望铁路历史模块,教研团队通过对中国铁路建设历史与高铁发展历程的讲解,彰显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铁路报国与民族自豪感;在穿越铁路线路模块,教研团队通过讲授铁路线路结构认知,线路由普速走向高速的过程,展现铁路工人与工程师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组织旅客运输模块,教研团队通过讲述列车员与客运员的工作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爱岗敬业、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服务精神。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建设并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教研团队建设线上精品课程,汇聚丰富的视频资源,将课程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同时,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教研团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更新教学内容与案例,如铁道论坛、铁路职教微讲堂、各个铁路局微信公众平台上最新的铁路资讯,以及大量的铁路工作实例,让学生的学习与铁路的发展同步。

2.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课前,教研团队在线向学生提出预习任务,如观看线上课程视频完成测试,发起讨论、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明确教学目标。课中,教研团队讲授重点和难点,并将课程内容转化为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任务;在课堂上展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指导示范。课后,教研团队布置相似任务或者升级任务,学生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等形式,将任务完成结果上传至学习通,巩固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铁路建设历史时,教研团队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各领一条铁路线路,并搜集线路相关内容,由学生代表进行介绍。这样一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借助VR虚拟平台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要针对实训设备不足的部分,通过高铁VR实训场景进行弥补。沉浸式的VR情境有助于学生认知铁路运输设备组成部分及功能。例如,铁路线路上的零部件,由于没有铁轨设备,教研团队带领学生进入VR场景,为学生逐一介绍相应的设备及功能。

(三)考核方式多元,全面评价学生成长

1.重视过程考核

运用学习通或职教云等教学平台,教研团队在线上发布课后任务,让学生在线上提交完成,形成学习轨迹,从而建立个人学习电子档案。例如,学习通上会有学生观看学习视频及电子文档的次数记录,学生签到、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作业、参与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等记录,笔者制订了学生课堂表现加分规则,通过课程积分记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研团队定期查阅学习通平台,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状况进行指导,及时在课堂予以公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纠错进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2.评价主体多样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研团队设置教学评价时,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加入学生评价,例如,在学生的实训过程中,教研团队在学习通平台开放学生评价权限,学生可以参与打分、点评。学生可以从教学标准中相互查找问题,发现优点和缺点,增进对学习内容的体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9af21c5082fd183fbe0d3f1c0cdc20397b25c865ecf8961dbf5ac13d2eeb0991

铁道概论课程是铁道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可以说是所有铁路知识学习者的入门课程。由于铁路运输组织体系庞大,由线路、列车、机车、车站、通信、能源等多部门组成,包含车务段、直属站、货运中心、机务段、供电段、车辆段、客运段、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维修检修段等铁路行车组成部分。作为所有初学铁路知识的启蒙课程,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覆盖整个铁路运输系统,这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出入,本文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并基于学生学情丰富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为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定君,金钊.新形势下铁道机车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探索[J].中国储运,2022(4).

[2]刘维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铁道概论课程的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8).

[3]李丹丹.基于OBE的铁道工程课程信息化教学分析[J].电子技术,2023(3).

[4]冯振宁.关于铁道概论课程思政的思考: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储运,2023(9).

[5]徐金锋,王军龙,何宏斌.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3(21).

[6]党宏倩,王鹏,马璇.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铁道工程双高专业群课程改革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