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穹窿地貌到甜城宝藏

2024-12-25 00:00:00申福建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11期

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的内江城,位于神秘奇特的北纬30°上,独具韵味,秀水灵山,被世人誉为甜城。

沱江流过这座城

沱江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河面窄,河水浅,水流缓,适合人类居住。从距今约5万~7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3.5万年前的“资阳人”,到三星堆遗址,都留下了沱江流域人类活动的足迹和难解之谜。

千里沱江一路奔流,穿内江城而过,到椑木镇调头回转,形成“九曲十一弯”的天然美景。清代诗人李超琼感慨:一棹沿江下,城东路又回。试循前岭去,翻向上游来。

沱水悠悠,滋养出肥美的内江。《华阳国志·蜀志·汉安县》载:“汉安县,郡东五百里。土地虽迫,山水特美好,宜蚕桑;有盐井,鱼池以百数,家家有焉,一郡丰沃。”古时的汉安,就是现在的内江,山甜水美,适合种养,盐业发达。

冯玉祥在《内江人》中称赞:山有翠屏,水有沱江;山清水秀,大块文章。沈从文在家书中感叹:土地之厚,除山东胶东外,实在无可比拟。空气透明、潮润,真是一片锦绣河山!

曾经的沱江上,常常是“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在非机动船时代,驾长把握方向,纤夫齐心协力,闯激流,过险滩,驾长领喊,纤夫配合“嘿哟、嗨哟”的吆喝声,后来逐渐发展成调,催生出沱江船工号子。有了机动船、公路、铁路之后,纤夫退出历史舞台。但当那些低沉浑厚、旋律优美的沱江船工号子响起,总会让人热血沸腾。

穹窿地貌和中国最长石板河

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让地球隆起变形,渐渐凸起,形成穹窿地貌,成为“世界第七大旅游地质奇观”。

威远穹窿约641.5平方公里,位于内江威远县境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区。300多座险绝婀娜的穹窿方山,似一座座天然城郭,给人以玄谜感。这里生态优美,植被繁茂,生物种类繁多,夏季最高温低于周边3~6摄氏度。

凭借山势险峻,当地先民修建了不少军事古砦(“砦”通“寨”)。古砦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周围是100~200米高的悬崖峭壁,犹如一个戒备森严的军事防御系统。最早的山砦形成于唐宋,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有80~90座,规模和历史世所罕见,有着“华夏第一古砦群”美誉。

在威远穹窿地貌的核心地带,有一条由整块岩石构成的小河—威远石板河,河床平缓、呈U字形,河水潺潺流动,平均水深40~50厘米,全长约7公里,两岸山相距500余米,是“中国最长石板河”。到石板河踩水戏水,看茂密的树林、盛开的鲜花,听流水潺潺、鸟鸣虫吟,体味清凉中的惬意。

附近的骑龙坳,是摄影爱好者发现的摄影天堂。找一个好天气,到骑龙坳去,看云海茫茫,淹没山水,那偶尔露出的山巅,似云海漂浮的小岛,而两山之间的电线,恰似随心而动的琴弦。当太阳升起,云开雾散,大地揭开神秘面纱,山野小村的宁静和安然悄然呈现……因为云雾映日的奇观,骑龙坳在摄影圈有着“中国最美云雾之乡”的美誉,也被“穷游四川”列入“四川十大最惊艳乡村”。

地下宝藏,从煤田到气田

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的内江,是个插根棍子也能成活的地方。

而在内江这片土地上,有着许多地下宝藏。

境内资中、威远交界的资威煤田,早在春秋时期就被发现。当时的煤叫“黑石”,祖先们以煤作燃料,冶铁炼银,烧制砖瓦和土陶。威远产铁,据《嘉定府志》载:威远是铁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曾经取来铸造兵器。KinSItLX2vJ+GkB8CO82eg==

威远的煤盐古道也开始于春秋,至今已有2700年历史,既是古代煤铁、井盐运输的商贾之道,也是泸州、宜宾、自贡到成都的官道,更是人力运输时代物资往来的大动脉。马蹄、脚步、车轮……在曲折的盘山坡、陡峭的悬崖边,至今留有深深的车辙和凸凹不平的脚印。

据《蜀中广记》记载:“罗泉井盐创于秦,至宋而极盛。”“罗泉”指的是内江资中县城北约50公里处的罗泉镇。到清代,罗泉镇井数达1200余眼,“井架如林,盐井似星”,有“打开罗泉井,饿死自流井”的民间俗语。罗泉镇有一座盐神庙,是中国唯一将管仲作为“盐神”来祭祀的庙宇。内江古代产井盐,城区附近的三元井、黄市井就是因井盐得名。

位于内江隆昌的圣灯山,得名很有意思,古时候人们看见山上经常冒出一团一团的火,认为是神灯喷出的圣火,于是命名,其实那就是天然气自燃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被誉为工业“黑金”的炭黑需要进口,为了打破国外的封锁禁运,党中央决定利用圣灯山气田的天然气试制炭黑。1951年10月,我国第一座利用天然气生产炭黑的工厂在隆昌县圣灯镇建成投产,生产的“圣灯牌”炭黑荣获西南工业展览会特等金质奖章。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冒雨视察隆昌气矿炭黑车间,留下罕见的蹲姿照片。

时间进入到1965年夏天,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在威远打响。1966年,找到了我国第一个陆上整装气田—威远气田。于是,第一个开发的含硫气田,第一个建脱硫厂的气田,第一个全面开展排水采气工艺的气田……全都一一诞生。而威远气田在历史上也创造出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邓小平,彭德怀、贺龙、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来视察,给石油工人以巨大鼓舞。进入新世纪之后,2009年12月开钻、2010年11月投产的威201井,成为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标志着页岩气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