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的生命之歌

2024-12-25 00:00:00陈致颖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11期

10月末,霜降悄然到来,这是24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属于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秋色明显,白色的冬不再遥远。

我所居住的城市重庆,是一座一年四季一直在“大红”和“大紫”路上反复横跳的城市。今年的酷暑其实比较长,长到被所有媒体关注,但无论如何,城市终究迎来了降温。编完这期稿,秋天早已稍纵即逝,其实就到了初冬时分,而重庆的深夜,毫无睡意。我想到今年6月完成的杂志,头条是探访“黄河三角洲”,和本期头条“多瑙河三角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河的生命之歌,流经我们杂志,从亚洲传唱到欧洲。

当“多瑙河”这三个字映入眼帘,著名交响乐《蓝色多瑙河》便悠然在耳边响起。这是一条发源于德国黑森林的河流,在欧洲的长河中仅次于伏尔加河,大河浩浩汤汤,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最终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

地球上的每条大河,必然有人类文明相伴而生。

新石器时代,这条贯穿欧洲大陆的大河沿岸就有了人类居住。公元7世纪,浩浩无垠的罗马帝国将国境线不断延伸,多瑙河成为伟大帝国的北方边境,河流阻挡了萨尔马特人对帝国的侵犯,骁勇善战的罗马武士们将多瑙河称为“圣水”,一支罗马舰队时常巡视其上,无数堡垒被罗马人建立在河水两岸,它们曾经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如今的名字,譬如雷根斯堡、维也纳、布达佩斯,全都如雷贯耳。

现在的多瑙河,早就不仅仅只作为旅游景点存在。德国修建了莱茵-美因-多瑙运河,把多瑙河和莱茵河两大水系联为一体,大河的河道使各国间商业通衢。如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多瑙河之于所哺育的欧洲大陆沿线,也是母亲河。

从“吸血鬼之乡”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多瑙河因为撕裂山谷所带来的砂砾,构建出一座至今还在生长的土地——多瑙河三角洲。它与我们的黄河三角洲有着相似的纬度,也跟黄河三角洲拥有着相似的名号,它们全都波澜荡漾鲜嫩如初,一个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一个是“欧洲大陆最年轻的土地”。

多瑙河三角洲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了300多种鸟类和45种特有的鱼类;而在黄河入海口,那些以大地为画布,河流为画笔所创造的壮观的“潮汐树”,同样为所有的生命织就了乐土。

多瑙河三角洲是欧、亚、非三洲候鸟的集散地,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里每年为从欧洲中部和北部迁往地中海的候鸟提供着庇护所;而在这个11月,遥远东方的黄河三角洲正在逐渐步入冬季,迎接着从更为遥远的西伯利亚苦寒之地飞来的候鸟,这些空中精灵所奏响的生命歌谣,终究在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大河尽头,悄然传唱。

轻轻合上杂志,恰如走过一段与大河相关的旅途,抬眸望向窗外,此时此刻是冬季的初始,而在大河的尽头,是生命的伊始和流转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