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阿尔泰山下、喀纳斯湖东、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一个古老的村庄。喀纳斯河和禾木河交汇,形成一方山间盆地,阿尔泰山将这方开阔的盆地揽入怀中。清澈宽阔的禾木河,雪山之中的草原,星星点点的野花,草原上一群群的牛羊,禾木河畔清一色的尖顶小木屋,牲口围栏随意散落在村子各个角落,这就是禾木。
禾木面积3 040平方千米,约为深圳市面积的1.5倍。走进禾木,村庄里有几十辆公交车可以载着你遍游禾木。如果你愿意并且还有一点儿骑马的技术,也可以驰骋禾木。
禾木村有你想象不到的宏大。
在新疆,草原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牛羊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雪山也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这些禾木都有。禾木令人惊讶的是清一色的尖顶小木屋,也叫木楞房。禾木人把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成小屋。人字形屋顶,门朝东开,面向太阳,面向温暖。屋顶是松木板,墙和屋基都是原木,有的木头甚至连树皮都没有刨去。松木搭建的墙壁严丝合缝,一点儿风都透不进来。人字形的小木屋有大半截被埋在土里,就像从草原上长出来的一样。禾木人把小木屋修成人字形并非为了吸引游客,而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在禾木,大雪封山的时间长达半年,积雪一般有两米多深,会压垮平面的屋顶,人字形小木屋可以扛住厚厚的雪,抵挡漫长的寒冬。禾木村传统而独特的建筑,无声地讲述着先民的智慧与坚韧,成为现实中的童话世界。
清晨,炊烟从尖顶小木屋上升起,一缕,两缕,三缕……炊烟开始升起,烟柱像白桦树一样笔直,为草原增添了一片空中的“丛林”。炊烟在村庄升起,也在我的心中升起,那好像我老家的炊烟,好像母亲做饭时升起的炊烟。我的心中热热的,眼眶热热的,所有的凡尘杂念荡然无存。
洗去我凡尘杂念的不只是蓝天、白云、雪山、炊烟,还有禾木河。它从村庄中间流过,将村庄的草原分为两半,一边是小木屋,一边是白桦林。河面很宽,完全不同于草原上那些小河。河滩很宽,河水特别清澈,向阳处绿如翠玉,背阴处蓝如蓝天。
河上有一座禾木桥,东西两端都建有门拱和双开木板门,这是禾木的标志。走过禾木桥,河对岸是一大片白桦林,阳光照射着白桦林,仿佛尘世的一切都抛诸脑后,天地之间只剩下自己。
禾木河流入布尔津河,布尔津河流入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一条向西流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禾木人大多数是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人,祖祖辈辈在禾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牛羊,过着安静的生活。当禾木成为人们向往的最美村庄的时候,他们依然过着安静的生活。他们的牛羊在山上,他们的小木屋在村庄。
在禾木,做一只羊、做一头牛是很幸福的、很自在的,更别说做一个禾木人。
禾木的夜幕迟迟降临,星星一颗一颗亮起来,蓝天就在头顶,星星就在头顶,喝着酒,啃着烤羊,唱着歌,不远处就是禾木河和白桦林。伴着禾木河哗哗的水流声,伴着青青草原上的风声,我们仰望星空,我们的心境那么辽阔、那么清澈。
世人眼里的诗意和远方就是禾木人的日常,他们不需要刻意为之,他们每天和草原对话,和禾木河对话,和牛羊对话,和星空对话,和炊烟对话,也和自己对话。
对于我们,做一天禾木人也特别幸福,遥远的地方有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