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驱动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具体部署,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重要任务,为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和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提出“重中之重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经济大市、产业强市,无锡肩负着“能快则快、挑起大梁”的职责使命,更应为江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继续走在前列”多作贡献。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机制,激发创新发展动能,加快打造人才导入型城市,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坚持“大人才观”,构建更加高效的党管人才机制。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格局驱动,既“重点发力”,更“齐抓共管”,着力加强人才工作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树立“一盘棋”理念强引领。进一步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作用,健全市委科技创新委教育、人才、科技、产业、基金“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强化“统”的工作格局。创新实施“书记项目”,推进“党建+高质量”双考核、“书记+部长”双述职,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地标产业,成立“组织部门+产业部门”工作专班,推动人才工作由“条块化”向“体系化”转变,形成纵横联动工作格局。优化“一揽子”政策强支撑。提档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深入实施“强智聚才”工程,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发“一行业一人才计划”,整体构建起顶层战略规划、综合实施方案、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等四个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一张网”队伍强合力。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联系专家制度,进一步扩大“无难事·悉心办”人才服务党建联盟,整合医保、税务等政务服务资源,创优营商环境。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用好人才强市顾问、太湖人才体验官、太湖人才观察员等社会力量,重点开展企事业人事经理“211”培养计划、技术经理人“双百”培养计划,鼓励板块招募人才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一企一人”全链服务。
坚持“大平台观”,构建更加多元的人才供给机制。推进自主创新既要有一流人才队伍,也要靠一流创RTHWUEQshF0Adkq+osWXow==新平台,要树立平台思维、集成要素资源,构筑广聚英才的“强磁场”和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布局四大区域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城市猎头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西三角经济区等国内重点区域,布局建设四大区域创新合作中心,辐射国内30个创新资源密集型城市,推动实现与100个产业链关联重点高校深度合作。坚持市县一体联动、机关国企一体运行、行政市场一体运转,加强年轻干部、专业干部选派,将四大平台打造成双招双引“前哨站”“练兵场”。打造品牌会赛交流平台。持续创新引才路径、升级引才活动,放大太湖人才发展大会、“太湖杯”大赛品牌效应,积极争取承办“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大赛等全球性、国家级、省级会议和赛事,持续赴重点城市举办太湖人才合作发展大会系列活动,打造高质量人才项目交流对接平台,深化跨区域创新协同、人才协作。加快科创载体建设步伐。积极融入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建设,加速打造“一带多城”核心承载区,全力推进梁溪科技城等8个科技新城建设,加快创建集成电路省级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布局建设若干市级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全链布局科创孵化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孵化育成体系。
坚持“大资源观”,构建更加协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政府资源、撬动市场力量、整合社会能量,通过人才、项目、资金等全要素市场化配置、协同化配置、高效化配置,畅通良性循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激发院所经济新活力。加快推进山水东路科创谷规划建设,联合沿线大院大所、科创企业共建协同创新联盟、产业发展联盟等,更好放大院所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公司溢出效应。充分发挥无锡与全国首批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合作的先发优势,积极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项目,探索引入高层次学术论坛、高水平学术期刊,释放链式效应,吸引更多高校实验室技术成果、科研人才在无锡集聚、落地生根。打造以才引才新模式。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建强无锡院士小镇,深化“一镇一院一产业”机制,建强院士领衔的产业人才集群。创新发展校友经济,联合在锡高校校友会,依托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搭建太湖湾校友经济思享会等活动平台,以“校友圈”扩大引才半径。提升市场合作新能级。建强市人才集团,通过在海内外建设重点创新平台、经贸科创飞地、人才服务载体等架桥铺路。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深化与头部机构的战略合作,实施招才引智积分制管理,引进一批海内外一流人力资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构建更加专业化、综合性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
坚持“大生态观”,构建更加暖心的服务保障机制。人才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要把“亲和”“好玩”的要素贯通城市建设管理各环节,把爱才敬才融入城市基因,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人才生态。做优人才乐居保障。全面推进人才分类认定,升级人才城市礼遇,全面推行太湖人才卡、太湖人才码,联合银行机构,分层分类精准提供创业支持、子女教育、出入境、交通出行、园林旅游、住房安居、休闲娱乐等全链服务,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支持人才乐业发展。实施“城市创融计划”,强化人才金融支持,完善“投、贷、险、贴”联动的人才金融产品矩阵。建强无锡人才金融港、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一站式服务中心,持续推进人才大数据中心建设,绘制人才看板、引才地图,夯实数据底库,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支持。助力人才乐享生活。持续丰富人才服务内涵,打响“无锡企超”品牌,在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打造更多“年轻态”活动。探索打造人才研修院,集纳人才政治引领、政策宣讲、成果展示、交流对接、休养休疗等多功能人才服务。加快谋划建设人才主题公园,将人文底蕴、科技创新、运动休闲等元素融汇交织在绿色生态中,营造尊才爱才浓厚氛围,全力打造“让人才会心一笑”的精彩城市。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