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瑛是镇江丹阳人,在徐州工程学院上学。大四毕业之前,她成为“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将在徐州云龙区服务一年。离校前,她从学校发布的通知里了解到“苏青驿站”,决定先在“苏青驿站”落脚住几天,然后尽快租房子。在手机上简单几步操作,她就申请到了云龙区“苏青驿站”的房间。
云龙区的“苏青驿站”是团云龙区委和一家民营酒店共同打造的,紧邻徐州市行政中心,周边有地铁、公交车,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前期,团区委考察了三家民营酒店,综合考虑性价比等多种因素,最终与这家酒店合作打造驿站。“苏青驿站”的房间动态安排,团区委审核申请人员材料后,把符合条件的入住人员名单发给酒店,酒店会在最短时间内将房间准备好。酒店顶楼有一个“空中菜园”,还有一片场地,方便举办小型的社交活动。
虽然只是“一间房”,但对异地来徐求职青年来说,足以帮他们解决面试期间的短期住宿问题。他们有的在徐州待一两天,有的待三五天,不管时间长短,一到徐州,他们就能感受到“苏青驿站”带给他们的便利和城市对青年的诚意。
作为求职青年落脚城市的“第一站”,“苏青驿站”往往影响着青年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为了吸引更多青年来徐圆梦,近年来,徐州按照“有阵地、有标识、有服务、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六有”标准,选择交通便捷、条件相对舒适的经济型酒店或人才公寓建设“苏青驿站”,努力为青年提供优质便捷的住宿环境。
除了提供短期免费入住,“苏青驿站”运营、管理方还会尽力展示城市的“软实力”。来到徐州,住进驿站,求职青年就成了徐州的“客人”,云龙区“苏青驿站”酒店运营方负责人表示,只要她在酒店,就会跟入住的学生们聊一聊徐州的文化。她说:“我很想把徐州推广出去,让入住驿站的青年都留下来建设徐州。虽然我今年已经46岁了,仍喜欢和年轻人接触,了解他们关注的潮流事物,借此了解一下年轻人的想法。”
团云龙区委负责驿站工作的负责人王腾说,除了就业创业指导,驿站还会组织入住青年参加公益、交友等社群活动,努力把驿站打造成温暖宜居、充满活力的青年聚集地。团区委链接多方资源,联合相关部门邀请入住青年参观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实地感受徐州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他们对徐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今年夏天,团区委联合区人社局推出“人才夜市”,邀请大学生感受求职、就业氛围;利用节假日等大学生来徐节点,带领大学生进驿站,全方位展示驿站活动阵地,为学子们讲解云龙区就业政策,从职业发展、社会实践、政策咨询、参观体验、婚恋交友等方面提供服务,不断提升青年对城市的感知度。
云龙区“苏青驿站”运营三年来,团区委投入资金近40万元,驿站累计入住438人次,入住总天数达到1830天。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数126人,留徐就职率达49.5%。“苏青驿站”建成以来,先后开展15场青年人才公益联谊活动,覆盖6000余人次。目前,“苏青驿站”已纳入云龙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