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年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把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采取多样的授课形式,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大道理”自然流入学生心田,以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提质增效,为新时代青少年筑梦引航。
讲活“大道理”。从本质上来说,思政课就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等“大道理”讲给学生们听,但怎么讲好、讲透、讲活,让学生们能够想听、爱听并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却是一门大学问。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只有通过贴近生活、真实具体的事例或故事,才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领悟道理。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内容的选取,更要注重讲授形式的创新,要以鲜活、有趣、生动的方式,让思政课自然而然地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接地气”“有人气”。比如,注重运用多种授课方法。在讲授《梅兰芳蓄须》一课时,可通过延伸背景让学生们了解梅兰芳其人,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加深学生记忆,以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同时,以问题为导引,使学生们思考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蓄须的用意是什么?以此引出梅兰芳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再比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开展科学实验时,将科学家精神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完成实验任务等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又可以通过穿插讲解“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等形式,让学生们从真实故事中感悟科学家精神以及科技为国家和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讲好“文化课”。地方优秀文化所特有的地域亲和优势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教材。将独具特色的地方优秀文化,特别是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真正学懂弄通做实。黑龙江地处东北亚腹地,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拥有饶河小南山、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等珍贵文化遗存。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厚,涵养孕育了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优秀精神。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用好这座丰厚的精神宝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比如,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将一个个蕴含着红色基因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烈的故事融入教育教学中,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内涵,使学生们懂得理想和信仰的力量,润物无声地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塑造工作,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再比如,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将思政课“搬进”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讲好黑龙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奉献故事、创业故事、奋进故事,讲好黑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让学生们触摸龙江历史、滋养爱国情怀。
讲清“大趋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远远超越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变局范围之宏阔、程度之深刻、影响之久远,都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身为教师,不仅自己要把握时代脉搏、世界大势,更要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有情感的课。要引导学生们学会看问题,既要看到“变”的因素,也要看到“不变”的趋势——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引导学生们科学认识世界大变局,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胸怀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自信。比如,从身边事入手。从“尔滨热”“亚冬会”入手,讲讲家乡人的暖心故事,讲讲家乡的发展变化、特色优势、资源禀赋,让学生们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不陌生。再比如,拓展教学资源。选取《医道无界》等适合学生们观看的纪录片等,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对非洲各国的支持以及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正义形象,也能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朋友圈”和“大国范”。
作者刘玉强单位: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校;张新单位:哈尔滨市大方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