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在线课程;程序设计;课程建设;职业教育
0 引言
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要求在在线课程建设中加强优质资源的应用。目前,在线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供给,而是已经发展到大规模在线互动学习的新阶段[1-2]。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分级遴选5 000门左右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要求,2022年和2023年分两批遴选不少于2 000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带动省、校建设一大批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3]。开放课程的建设,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又为我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支持。
1 课程建设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等专业均有开设。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和简单算法,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由于C语言既能编写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又能编写操作系统组件,还能编写大规模的应用程序,功能强大,同时C语言简洁易学,兼容性较好,所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选择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完成案例,为学生奠定学习其他编程语言的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坚守“科技强国,强国有我”的使命,通过程序设计基础、内存管理员、程序控制员、程序调度员、程序存储员五大模块的展开,夯实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维,强化学生实践应用,使学生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岗位对程序设计的实际需求。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2 课程设计
2.1 项目设计
新时代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内容上需要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充分发挥前沿信息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4]。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按项目驱动,以“经典、实用、通俗易懂”的真实案例为载体,由浅入深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秉承“三结合”的原则,即价值观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知识应用与项目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将程序知识“岗位化”为程序设计基础、内存管理员、程序控制员、程序调度员、程序存储员五大模块,共计52 学时。
在线课程共十章,依次为程序设计基础、内存管理员-基本类型、程序控制员-顺序结构、程序控制员- 选择结构、程序控制员-循环结构、内存管理员-数组类型、程序调度员-函数、内存管理员-指针类型、内存管理员-构造类型、程序存储员-文件。各章根据内容,分为项目描述、知识讲解、项目实施和赛证演练四部分,其中“项目描述”结合专业知识展示并分析包含思政内容的项目,“知识讲解”夯实学生程序知识,“项目实施”模块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维,“赛证演练”模块强化学生实践应用,助力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与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2.2 思政设计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双主线四维度”的设计思路,其中“双主线”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思政主线和以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主线;“四维度”是指先进优秀的文化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四个维度思政元素集合,将思政元素全面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融思于学,提升学生素质,寓政于教,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根据项目特点,通过细化分工,层层递进,实现项目与思政点充分融合。通过案例、在线课、视频、小组协作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合到教学内容的每一个任务中,夯实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维,强化学生实践应用,实现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多元统一的目的,培养有道德、守规矩、善合作、能创新的计算机人才。
3 课程资源建设
3.1 课程资源丰富
在线课程按章节提供了配套的课件、案例代码、案例运行效果、项目分析、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资源,完成录制69个545分钟的教学视频、170余个教学素材、160余道课堂测试题等多项教学资源。
3.2 课程资源应用
在线课程按章节上传了重点知识图片、案例效果图、案例运行结果等大量资源,2024年在互动问答区以“程序基础”“技能应用”“专升本练习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练习题”为主题,进行知识的问答及讨论。生师互动、生生互动既反映了学生课前线上学习的进度,又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为线下教学制定教学策略、完成教学设计提供依据,扎实实践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课程配套的教师授课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得到了广泛应用,既易于学生学习,更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已经建立了和课程相匹配资源库,目前,正在收集整理不同岗位的真实案例,将以专业为单位,建立立体化的案例库。为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与爱岗敬业精神,课程还从国家、职业、个人三个层次选取素材、挖掘思政点,寓思于学、寓政于教,融合价值观引领和课程教学,建立多层次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为持续更新教学视频、案例、资源等,课程团队从建设一门精品课开始,按照“以点串线,双线织面”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动态、健康的课程成长机制,打造一系列的精品课程。
4 教学应用
课程在智慧树网开课运行4学期,近700人选课,公众学习者所属学校115 所,互动6 300 余数,浏览3 500余次。同时,学校也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5]。
4.1 组织安排
课程遵循“一主线,两体系,三环节,四融合”原则组织教学,即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和案例体系,按照情景模拟、项目实战、案例复盘三个环节,通过对接岗位,整合课程内容;通过对接需求,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接学情,制定教学策略;通过对接标准,设计教学评价,将课程与岗位实践、专业需求、思政育人、能力培养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思维和实践能力。
4.2 教学过程
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个场所,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中,更好促进教学和教研。
学生自主选择、重组、学习线上教学资源,经过课前测试、调研、投票等多形式完成学情分析,确定恰当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课中通过情景模拟,结合示教、实操、指导、参观等教学手段项目实战,通过小组汇报、学习示范、角色转换等教学活动案例复盘;课后教师进行教学过程分析,针对性调整教学环节,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反思,完成学习任务书、课后作业及拓展学习,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评教,实时监督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4.3 教学效果
在线开放课程中,真实的工作任务、多样化的教学场景,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学习空间,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各教学环节的设置,三维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课后测试、技能操作评分显示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达成度明显提升。同时,课程的数字化评价和课堂的智慧化,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多元化信息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4.4 课程评价
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参与活动情况和操作任务完成情况来考核,其中出勤、资源学习、课堂活动如学习平台主题讨论、课堂互动答题、作品展示汇报等各占10%;实验实训成绩占40%;总结性评价期末考核占30%。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评教(课后手机评教)和信息反馈来实现,效果反馈良好。
5 课程建设成果
5.1 修订课程标准
修订原课程标准中的教学项目、课程评价。整合教学内容,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对应的岗位需求,整合教学项目,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细化过程化考核,通过参与活动情况和操作任务完成情况来考核,其中出勤、资源学习、课堂活动如学习平台主题讨论、互动答题、作品展示汇报等各占10%,实验实训成绩占40%;总结性评价期末考核占30%。
增加线上线下学时、思政元素、考核标准等元素。确定各项目教学学时,明确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所需的学时;按照“双主线四维度”的设计思路,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项目中,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将行业标准确定为课程的考核标准,融入项目实践。
5.2 确定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程设计模式
通过在线课程的建设,完成了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思政的融入、课堂角色的转变、课堂情境的设计,一方面课程选取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构建学习情境,另一方面思政主线和专业主线提纲挈领,使价值观引领专业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再将学习情境对应与专业项目对应,细化为若干核心任务和知识拓展,核心任务包含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知识拓展选取适合高职学生参加的技能比赛、等级考试的题目,目标既能让学生够得到、学得清,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岗课赛证融通,从而实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程设计。
5.3 建设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程序设计基础在线课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五大教学模块,并将模块“岗位化”为程序设计基础、内存管理员、程序控制员、程序调度员、程序存储员。通过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培养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知识融合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方法,实现转变教师角色和功能,让教师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同时,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创设和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创设具有思索性的成功情境,将课程思政与恰当专业知识融合,实现和学生共情,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建设知识专业、脉络清晰,易于学生和教师应用的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在线课程。
5.4 线上线下教学育人模式
高职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适应性强,可塑性强。因此,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在共享课平台上,任课教师开设了针对本内课程的SPOC(私播课)班,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在线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和能力起点,结合平台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建立资源库,提供导学案、知识图谱、思维导图等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进行MOOC 和SPOC学习。而在线下通过设计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可重复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信,设计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达到让学生乐学、善学的目的。
5.5 教学团队提升
团队教师包括校内教师6人,企业老师1人。校内老师中副教授5人、讲师1名;硕士学位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4人;专业带头人1人,形成了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过硬的技术专业、成长型教学团队。
团队教师借助计算机专业优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在线课程设计与制作中,建立高效课堂,团队教师乐于进行课堂教学与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创新,多年来完成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参加教学比赛成绩优异, 2019年、202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比赛,分别获得三等奖、二等奖。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项目的设计,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建设在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