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双减”实地 打造“增效”课堂

2024-12-19 00:00:00秦引祥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12期

很多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被社会上街头巷尾、寻常百姓议论最多的时候,就到了“变”和“改”的时候了。学生作业多、压力大、负担重,发展到现在,无不诉说着一个主题———“减”和“改”。从“十大行动”“五项管理”到“双减”,从民生层面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意在减轻教育的真正主体———学生及其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唤醒学习主体的内驱动力。长治市潞州区新华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有效课堂、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多元评价”为抓手狠抓落实,减负增效。

一、改———解读“双减”,悟精神,通思想

学校多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学深悟透“双减”政策的内涵要求,使全体教师明晰教育工作方向、领悟减负重大意义,统一教师育人思想,让“双减”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多次组织中层领导、学科代表、年级组长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学校制定的相关方案、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构建高效课堂,设计有创意、有层次、有梯度的课堂作业上达成共识。

贯彻“双减”精神,同时需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学校召开家长会发布“双减”相关文件,让家长和全体教师全面了解“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使家校共育同频共振。

二、减———作诗的功夫在诗外,减负的底气在课堂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双减”落地的坚实基础

要做实做优“双减”工作,功夫在诗外。“减负增效”,应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备课、上课到作业,展开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抓实“双减”源头,要求教师要做好“三精”:一是精细备课。认真备好每个单元、每一节课,把准单元核心素养,抓准每一节课知识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情;二是精心上课。将原来的“目标引领—合作探究—信息反馈—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迭代升级为“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互助探究,达成共识—公共分享,串联提升”的教学新路径,并与思维导图、“后茶馆式”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整体提升课堂效率;三是精准帮扶。学校开展“青蓝工程”,实行“结对帮扶”,通过理论学习、示范引领、同课异构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实现专业化成长。

(二)创新作业设计是实现“双减”、张扬学生个性的有力保障

减负的底气来自课堂,老师讲好了,学生听懂了,做作业轻松了,减轻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自然水到渠成。

学校对作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活动之中,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加强各学科作业研讨力度,重点研究作业的育人功能、数量控制和科学设计等;探索分层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实践性和个性化作业,推进“基础+弹性”作业模式,提倡开设“作业超市”,布置“作业自助餐”“跨学科融合性作业”,不同学生可选择完成不同内容和数量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二是制定教师试做作业制度,布置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要在充分掌握作业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的基础上,做到作业科学有效、针对性强。三是建立作业公开公示与监督制度,学校实行以教研组为单位,设计分层作业,每周按时在公示栏内公示,让作业的质和量更加透明,有效控制校内课后作业时长,促进学生课后作业实现“减负”,提升质量,同时学校还将作业设计、批改、讲评、辅导等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范围。

三、耍———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我们今天的课堂远比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活泼有趣得多,但仍难满足一出生就伴随着手机、电脑长大的少年,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走进大自然,触摸大自然这本无字书。过度教育使孩子们疲于应付,家长们相互攀比,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里还有辛弃疾笔下“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童真童趣,更没有了鲁迅百草园的鸟鸣花草,追逐嬉戏。“双减”就是要让学生释放天性,回归童真,在耍中学,学中悟,悟中成长。我校大胆地在课后服务上下功夫,让学生从“三味书屋”走向百草园。

(一)走心的课后服务,是“双减”推进的坚实平台

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与我校教师的潜力,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全体教师齐上阵,在“5+2+1”课后服务活动中,除了答疑解惑外,还开设了军事技能、手工制作、剪纸、足球、花样篮球、演讲与口才、情景剧表演、舞蹈、美术、击剑、葫芦丝、尤克里里、小提琴、硬笔、软笔书法、形体、阅读等社团活动,力求服务范围最大化,以满足孩子们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些活动不但能锻炼孩子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多彩的家长课堂、快乐的游学实践,是服务“双减”的有效措施

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其中还不乏行业的精英、道德的模范,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的兴趣爱好、特色绝活,这是每一位学生身边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把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开设了“家长课堂”活动,邀请学有所长的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服务“双减”。解放军给孩子们讲简单的国防知识,医生给孩子们讲简单的医学常识,铁路工作人员让孩子们领略了中国速度,银行职员引导孩子们如何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文字爱好者走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古老的汉字文化……不同行业的家长带来的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认知,使他们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视野,使其得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同时,学校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为减负增质拓宽渠道。利用周末课后服务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近家乡,走进自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快乐研学活动。在生命科技馆,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老街古巷,近距离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在上党战役纪念馆,了解家乡革命历史,感受红色传统文化……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课后服务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个性化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坚实平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双减”政策的落实任重而道远,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将脚踏“双减”实地,不断丰富五育内涵,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打造“增效”课堂,建立美美与共的学习氛围,创建生命成长的教育共同体,让学生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作者系长治市潞州区新华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栗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