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年,罗马的主宰者恺撒遇刺身亡。恺撒的义子和继承人屋大维,与掌握军权的大将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政治同盟,发誓为恺撒复仇。公元前42年,以屋大维、安东尼为一方的恺撒派军团战胜了以布鲁图斯、卡西乌斯为另一方的共和派军团,这就是发生在希腊北部的腓立比战役。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帝国的未来将由后三头的哪一位来开创?
首先出局的是雷必达。公元前36年他和屋大维起了争执,屋大维单人驰入军营策反雷必达的军团,兵不血刃解除了雷必达的兵权(雷必达继续担任罗马大祭司的崇高虚职直至公元前13年病逝)。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一旦打破,剩下的屋大维和安东尼之间最后的摊牌已不可避免。
屋大维和恺撒一样是政治天才,但不具有恺撒那样的军事能力,独自带兵的时候没打过像样的胜仗,幸好他有一个一起长大的发小阿格里帕是军事天才,忠心耿耿地为屋大维领兵作战。而安东尼在腓立比战役胜利后常住埃及,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出双入对。在罗马城和元老院里,痴迷于外国情人的安东尼越来越不得人心,政治优势渐渐转向屋大维一边。
公元前32年,屋大维公布了一份据说是安东尼签署的遗嘱。在这份遗嘱里,安东尼把罗马东方的大片土地交给他和克利奥帕特拉所生的孩子统治,安东尼死后也将埋葬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后世有很多人怀疑这份遗嘱是屋大维为了政治需要而伪造的。但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在罗马人眼里,它证实了屋大维的所有指控。元老院通过决议,公元前32年10月,罗马向埃及宣战。
安东尼和埃及艳后抢先完成部署,率领部队北上希腊,一共集中了19个军团陆军,6万到7万步兵,1.2万骑兵。海军有500艘战舰,分为8支分舰队,外加克利奥帕特拉自己的一支埃及分舰队,屯兵于希腊本土西海岸。屋大维在公元前31年春,率19个军团共8万步兵和1.2万骑兵在希腊登陆,前进到阿克提姆,在安东尼军北面扎营。屋大维的陆军数量和素质都占优势,但是安东尼的海军船只数量更多,船体更高大。双方陆军主力僵持对峙。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阿格里帕的陆海军出击。
阿格里帕从海上绕道南方,一举攻占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迈索尼城,这是半岛北部安东尼军和埃及大本营之间补给的中继站。然后,阿格里帕指挥陆军北上,一路占领安东尼后方补给线上的莱夫卡斯岛和科孚岛,还有希腊重镇科林斯。最后,阿格里帕的军队北上阿克提姆,和屋大维主力会师。与此同时,阿格里帕的海军在科林斯湾西端两次打败安东尼海军将领率领的分舰队,一系列的胜仗以后,安东尼与埃及之间的交通线被完全切断,尽管安东尼的陆军基地仍然固若金汤,可是庞大的军队,无法单凭贫瘠的希腊当地供给粮食,安东尼坐不住了。他的部下受到饥饿的威胁,根本没有战心,手下很多罗马将领纷纷投降屋大维。形势逼人,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决定撤退。但是他还想在海战上碰碰运气,毕竟他的海军素质不弱于屋大维,而且军舰装备还占优势。
阿克提姆海战,不能视为安东尼单纯逃跑的行动,他的真实目的,是做了两手准备:他把金库等全副家当都装上船,所有战船携带风帆,准备一旦战事不利,可以逃回埃及。但是战役当中安东尼军作战的顽强与激烈程度,说明他还是指望用一场大海战的胜利,来扭转全盘的局势。
公元前31年9月2日,双方舰队浩浩荡荡倾巢而出,排开两条南北一字长蛇阵,安东尼面向西,阿格里帕面向东。双方实力大致相等,在阵线背后,克利奥帕特拉指挥她的60艘战船组成的埃及分舰队作两手准备:如果战事发展顺利,在安东尼伸展右翼向北迂回阿格里帕左翼的时候,可以上来填补战线空缺,如果战事不利,这支舰队装载着金库先逃回埃及。屋大维一边,则委托阿格里帕全权指挥海战,本人位于右翼在战线后面观察。
双方主帅阿格里帕和安东尼都坐镇北边,是有深意的:这里中午以后会起北风,双方都想抢占上风,迂回对方北翼,然后顺风由北向南卷击敌方阵线。太阳升起的时候,双方舰队出港,静静地,缓慢地划桨,气氛紧张而压抑。他们在等待风起,就像决斗之前,蓄势待发的两只猛兽。中午风起,舰队加速接敌,碰撞发生了。两支主力迎面相撞展开激烈的混战。双方都是罗马人,都擅长接舷的陆战,战术和装备上不存在差距。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是勇气。
安东尼一方战舰高大,装备更多的远程火力投石机和弩箭,火箭劈头盖脸地向屋大维军较为低矮的军舰倾泻下来;阿格里帕舰队的战舰比较灵活,航海训练更为扎实,经常可以用舰首冲角撞击敌舰侧舷,或者从敌舰侧面一掠而过,削断敌舰一侧的划桨。可是当双方的军舰撞在一起,或者被对方船上的铁钩抓住,纠缠在一道的时候,所有这些远程火力和航海技巧,全都不管用了,步兵举起长盾与短剑跳上敌舰,像在陆地上一样面对面地砍杀起来。
这时,安东尼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舰队左翼和中央的安东尼战船,向港口方向后退,而安东尼右翼有三个支队,除了安东尼所在的这一个,其他两支分舰队后退无路,举起船桨投降。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向克利奥帕特拉所在的埃及分舰队发出信号,采取逃跑方案,他自己跳上一艘小船,离开被缠住的旗舰,登上另一艘军舰,带领还能脱身的几十艘军舰逃离战场,追上了克利奥帕特拉,一起逃回埃及。这一天的战斗下来,安东尼的400余艘战船的大舰队,被俘或被击毁300艘。
阿克提姆海战决定性地击毁了安东尼的东方势力,公元前30年,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双双自尽。屋大维一统天下,成为罗马的唯一主宰。阿格里帕则一直是帝国的大将军和第二号人物,一度成为皇位的继承者,但在屋大维之前病逝。
为了纪念这场决定命运的会战,屋大维在这里建立起一座新城名叫尼科波利斯(Nicopolis),意思是“胜利之城”。这座城在整个罗马帝国时代都是重要的地区中心,直到中世纪早期逐渐荒废。今天我从伯罗奔尼撒半岛开车北上来到这个地区,会先路过一个向北突出的海角,海角上是阿克提姆镇,当年安东尼的军营驻扎于此,不过今天已经完全没有罗马营垒的痕迹,只是一个安静而普通的希腊小村庄。
从这里继续向北,从公路桥跨越海峡,踏上希腊大陆伊庇鲁斯地区向南伸出的半岛尖端,尼科波利斯古城遗迹就在这里,这一南一北相对伸出的半岛由海峡分隔,东边是安布拉基亚湾,西侧是开阔的伊奥尼亚海。整个尼科波利斯遗迹大约1公里见方,仍有古代城墙和城门,城墙多数是6到7世纪的遗物,一层红砖夹着一层沙石,建造方法和君士坦丁堡城墙如出一辙。东门外有残存的罗马剧场和竞技场。
在尼科波利斯遗迹以北1公里的一处山头是真正罗马时代的阿克提姆战役纪念碑。当年这座小山是屋大维陆军大营所在地,战后建造尼科波利斯城的时候,皇帝在这里建起神庙表达对诸神护佑的谢意。我到这里的时候遗址关闭,就在我以为白跑一趟的时候,居然找到铁丝围墙上一处破口,正好能让一人进出,于是我从树丛里钻过围墙,享受了完全一个人包场参观的待遇。其实神庙遗址只剩一堆台基乱石,从乱石的走向,再对照复原图,可以辨认出这座神庙的院子开口向南,正好可以俯视海战发生的开阔海面,还有远处海峡对面安东尼大营的方位。下山之后,我还特意开车到西面开阔的沙滩上远眺,两千年前就在我目力所及的这片平静海面,上演过决定世界命运的残酷厮杀,在那里的海底,也许还能找到古代战船的青铜冲角和武士盔甲呢。■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