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巧思嵌出繁花盛景

2024-12-19 00:00:00宋平
中国收藏 2024年12期

镶嵌螺钿是中国古代装饰艺术中极其奢华的一种,其工艺在中国流传已久,有学者考证认为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相关工艺,也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出土发现的历代嵌螺钿器物都比较精美,均作为贵重的陪葬物品。

唐代墓葬中出土过多件嵌螺钿铜镜,如1955年河南洛阳十六工区26号唐墓发现的“花鸟人物螺钿镜”、1957年河南三门峡唐墓出土的“螺钿云龙镜”等。日本正仓院至今还藏有唐代的嵌螺钿琵琶乐器、玳瑁螺钿八角箱等20余件嵌螺钿器物,说明唐代嵌螺钿工艺已十分成熟,能应用在家具、乐器、铜镜等多个种类的器物上了。

宋元时期镶嵌螺钿工艺大为进步,出现薄螺钿片制作工艺,其花纹图案千变万化。宋高宗绍兴年间,主管浙江漕运的徐康国就进贡了台州镶嵌螺钿桌椅多套,高宗觉得过于奢侈而毁之,并下令不准进贡螺钿器物。

高超工艺 达到巅峰

明代出现了江千里这样的螺钿家具制作名家,张岱的《夜航船》、曹昭的《格古要论》等书均记载了嵌螺钿器物的陈设情况。明代隆庆年间漆工黄成所著的《髹饰录》将螺钿工艺细分为“螺钿”“甸嵌”“陷蚌”“坎螺”和“螺填”等多种技法。

明代中国的镶嵌螺钿技术工艺的高超自不必说,它还作为漆艺的一种传到日本、朝鲜、琉球以及东南亚一带,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因盛产贝类而大力发展镶嵌螺钿的技艺,其器物之精妙几乎反超中国。张岱在《夜航船》卷十二“宝玩部·倭漆”条中写道:“漆器之妙,无过日本。宣德皇帝差杨瑄往日本教习数年,精其技艺。故宣德漆器比日本等精。”张岱所说的日本漆器十分精妙,超过中国漆器,是宣德时期派杨瑄去教习的结果,宣德时期的漆器则优于日本。

张岱还讲述了诸多丰富多彩的小故事,也是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写照和他的切身感受,加上他富裕的家庭背景和丰富的交游经历,《夜航船》等书有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价值。《夜航船》卷十二“宝玩部·螺钿器皿”说:“嵌镶螺钿梳匣、印箱,以周柱为上,花色姣艳,与时花无异。其螺钿杯箸等皿,无不巧妙。”镶嵌螺钿的梳妆匣、印箱之类器物上的花纹饰颜色娇艳,看上去和真花一样。而镶嵌螺钿的杯子、筷子等器皿也十分巧妙。他的记载可见明代螺钿装饰艺术的高超,以及对外传播的情况。清代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卷四十记载日本的镶嵌螺钿工艺:“其以螺镶嵌者,名螺填,欲红光者以胭脂,欲翠光者以黛绿,皆染里面。其纯白厚腻者尤佳。各劈片如纸,浸酽醋中一夕,螺乃受刀,肖作花草诸形,纷切细片,再以针划器作凹处,如仰瓦形,细嵌入微,以手摩拭,不著痕迹者为贵。”说明日本的螺钿加工软化、染色、切片、镶嵌等工艺已经十分高超。

明代中期,榉木、楠木、黄花梨、紫檀、酸枝等硬木家具开始广泛使用,其材质特别适合镶嵌螺钿,故明晚期至清代是螺钿镶嵌家具和器物发展的高峰期,而且特别受到明清宫廷的青睐,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还收藏有大量明清时期的镶嵌螺钿床、桌案、书架、箱柜等家具。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两淮盐政李质颖在进贡朝廷的单子上就有“彩漆螺钿龙鸿福祥云宝座”“彩漆螺钿龙福祥云屏风”等十余件扬州漆器螺钿家具,当时它们均存放在圆明园。因明清时期工艺已十分精细,镶嵌螺钿除了用在家具之外,很多小型器物也有使用。

繁花似锦 富丽堂皇

在博物馆现存的藏品中,床榻、桌椅、案几、橱柜、大型屏风等家具中常见镶嵌螺钿,如广式家具中的螺钿工艺,小到凳椅,大到床榻、柜橱,在紫檀、酸枝等红木上满钿镶嵌各式花卉纹,甚至人物故事纹,繁花似锦,富丽堂皇。另外,一些精致华丽的小型镶嵌螺钿器物也值得我们关注,如挂屏、镜柄、梳具、梳妆盒、拜匣、名片盒等,反映了中国古代顶级的装饰艺术和审美观念。广州博物馆藏有一批镶嵌螺钿器物,作为保留了古代嵌螺钿工艺的实物,加深了我们对古代器物装饰艺术的认识。

清 酸枝嵌螺钿框广绣花鸟纹小挂屏

此件以酸枝为框,镶嵌螺钿为缠枝花卉纹,中间开椭圆形窗嵌花鸟纹广绣。绣件上贴“粤东省城顺昌隆造”款。

清代的官宦家庭中,几乎重要的室内都有挂屏装饰,还成为皇帝赏赐的常见物品,或者官员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写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岷山、东海之银,本有利息,余拟送他高丽参共半斤,挂屏、对联各一付,或者可减少利钱,待公车归时带回。”《清代档案史料选编》记录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查封玉铭寓所房间什物清单中,正房屋所存有“挂屏一个……挂屏四扇……瓷挂屏一对……小挂屏一对……石心挂屏一个,玻璃挂屏四扇,绣挂屏四扇……大挂屏一扇”,共计8套,实数量19个,足见挂屏在官员家庭中使用的数量以及种类之多。

广州博物馆藏这件广绣挂屏,虽中间的主体部分绣了花鸟图,但酸枝边框的镶嵌螺钿也是十分重要的装饰。边框分为两层,外部方形框,内部开椭圆形孔以镶嵌绣品,均用螺钿镶嵌为缠枝牡丹纹,比素面的挂屏方框多了镶嵌工艺,其价值也提升不少。

清 黑漆嵌螺钿十二生肖花卉纹圆盖盒

该件圆盒以红木清漆为底,边及盖均镶嵌螺钿,多种纹饰有层次地重重叠叠,精雕细琢,巧妙套用不同颜色的自然珠光,组合为山石、树木、花鸟、动物等,惟妙惟肖。

其盖面是纹饰最多的部位,由内至外分五层装饰。正中描金写“福”字;其次以螺钿相连为回纹和如意纹;再次用三色螺钿镶嵌为龙、凤、玄武、麒麟,并饰祥云、海水等;最外圈镶嵌螺钿作十二生肖图,更为精巧的是动物和场景结合呈现出来,如虎和树、鼠和瓜、蛇和草、鸡和山石等。盖边及内盒边亦镶嵌螺钿,有佛手、石榴、瓜瓞绵绵等多种吉祥寓意的纹饰。

此类装饰精美的圆盒由来已久,用途多样,秦汉墓中就出土不少主人生前用过的圆盒。圆盒可用作收纳金银珠宝的饰品盒,也可装点心瓜果等食物,为明清宫廷中常用之物。明王廷相在《裁减南京进贡马快船只题本》提到南京工部进贡到北京的器皿有3600件,其中“戗金朱红二尺膳盒,尺八膳盒,酒膳盒,托盒,圆盒,共一千三百八十架”。除宫廷内使用外,还作为赏赐的物品给皇亲大臣等,如清代嘉庆六年(1801年)“成哲亲王五十岁赐寿物单”中就有雕漆圆盒一对。

清 黑漆嵌彩色螺钿花卉纹书箱

这件书箱黑漆为底,盖面镶嵌彩色螺钿为梅花锦鸡图,正侧面及内格均有镶嵌彩色螺钿,形成不同花卉纹饰。螺钿薄而亮,部分染为彩色,更显鲜艳,整体十分华丽。

书箱也称箱笼,为古代常见的用具,作为古代读书人便携式的书房用品收纳盒,多层设计,并分多格用于装笔、墨、纸、砚等,打开盖后可与箱体合并为小台供书写。其材质多用楠木、樟木、杉木、竹、藤等,材质高级的有用黄花梨、酸枝等;其装饰精美的则有漆画、剔红f450ffe2075856dc1c31bf56bddd5ee05512d03fe7434eee00a7b0139023c10c、镶嵌等多种形式,镶嵌螺钿是其中十分贵重的一种。古人以“琴剑书箱”为游学或赶考的必备工具。琴弹雅乐,与友和鸣。剑用来防身。书箱里面有多个空格,可放笔墨纸砚,需要时现场磨墨写书法、绘山水,还可录写随兴而作的诗歌,具有多种使用功能。

清 酸枝嵌螺钿“三元及第”铭牡丹纹拜帖匣

此匣为长方形,带铜扣,正面及左右等四面镶嵌螺钿为纹缠枝牡丹纹,正面中间铭“三元及第”。古人用拜帖需要书写自己科举功名或官职名,所使用的拜匣有素面,也有镶嵌螺钿、漆画、剔红等多种装饰的,极少部分铭刻官职后科举功名。目前所见的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所藏嵌螺钿“一品当朝”铭拜匣,三元及第者十分罕见,可考清代仅两人——乾隆年间的钱檠和道光年间的陈继昌。

拜匣即为装拜帖的盒子,多为长方形。拜帖,汉称名刺,唐宋称门状。明清称拜帖,拜访前将拜帖装匣递送以示隆重的礼节,由主人查看拜帖信息后再决定是否接见,或确定见面的时间。拜帖匣在明清时期十分常见,目前所见的拜匣中有楠木、紫檀、黄花梨、竹等多种材质,螺钿镶嵌是其中精美的一种。

拜帖不仅用来装名帖,也可以装纸和笔,甚至一些药丸、金银、钞票等物品,相当于今天的手包一样,是一种既方便携带,又能显身份地位的物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的人情世故。我们在一些史料,以及明清小说中还常可以读到描述使用拜匣的情节,甚有趣味。

镶嵌螺钿在中国古代器物中作为装饰出现很早,唐代就已经成熟地运用到铜镜、乐器等,宋元出现薄螺钿片的工艺而日加发展,明清而达顶峰。今日我们欣赏藏在博物馆里的各类螺钿器物,其色彩耀目、光泽动人、纹样多变、工艺精巧,不觉感叹镶嵌螺钿确为中国古代顶级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