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的微观世界,手机拍微距

2024-12-18 00:00:00李白兔子
摄影之友 2024年12期

以前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当手机上的拍摄功能越来越强时,我出门带相机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一开始是不用带广角,因为手机的主摄越来越强,特别是夜景成像;后来拍风景的超广角也不带了,因为手机也有了超广角;再往后85-200mm的中长焦也不怎么带了,因为手机也有长焦了……而如今,轮到了更加专业的一类镜头——微距镜头。虽然在画质方面尚有差距,但往下看你就会发现,对多数人来说,如今手机的微距效果,那是真的“能打”。

1从不微距,到微距

如今,多数手机的主摄最近对焦距离在5—10cm,而且是23或24mm的广角视角。即使使用较大尺寸的传感器进行2×变焦后,画面的放大倍率也并不高,更别说表现微观细节了,画面看上去也缺少冲击力。随着微距功能的加入,特别是从小米13Pro、vivoX100Pro等机型开始,长焦微距的加入(关于长焦后面还会细说),令如今手机上的微距功能越来越强大。这种功能的拓展,不仅让专业摄影师可以创作过去只能用相机专用微距镜头才能完成的作品,也让更多普通人大呼过瘾。这种从不微距到微距的演变,也体现了手机摄影的进化从完善画质迈向了拓展功能。

2从广角微距到长焦微距

在手机最初搭载微距功能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在超广角摄像头上加上微距模式的思路(如iPhone)。这是最简单的手机实现微距功能的方式,但也是妥协的结果,效果并不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超广角摄像头的视角本身很大,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微距镜头焦段(相机上的微距镜头焦距多为50mm、70mm、100mm或180mm等),这导致画面中容纳的背景过于繁多,并且画面的景深很大,无法实现微距镜头拍摄的浅景深效果。另一方面,超广角摄像头往往传感器较小,其画质表现也不够出色,在微距模式下往往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裁切,画面表现力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与之相比,近几年开始逐渐普及的长焦微距,如小米手机上的等效约75mm微距,以及vivo手机上的等效约85mm微距,还有虽然不算专用微距,但近摄能力也很不俗的OPPO手机上的等效135mm长焦镜头,均有更好的表现。因为它们的焦距无一例外都落在了上面提到的经典微距镜头焦距范围之内,合理的视角,更浅的景深,再加上针对微距的优化算法(防抖、清晰度等方面),令手机上的长焦微距的效果直逼相机摄影。

在拍摄微距作品时,光线更加重要。要想获得清晰而锐利的成像,无论是相机还是手机,都最好在晴天或有充足辅助照明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在这方面,长焦微距也同样更有优势,因为在拍摄时手机距离被摄主体更远,不会像广角微距那样过于贴近物体而遮挡光源。总之,如果你喜欢微距摄影,又不想花太多钱采购相机和微距镜头,那么挑选一款拥有长焦微距功能的手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探索更广泛的题材——睫毛、布景与美食

如果你认为微距只适合拍摄花花草草和昆虫,那么就有点过于小看微距摄影的魅力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通过微距拍摄来表现的对象。比如人物睫毛的特写画面,这甚至是相机上大光圈镜头都无法做到的(除非狠下心去裁切)。此外,一些小尺寸的模型和布景也很有趣,你可以通过它们打造一个微缩景观的小情节、小故事。这是过去只有相机微距镜头才能探索的领域,而如今手机也能实现了。

除此之外,美食也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微距摄影题材。其实当你面对一道佳肴,有微距功能的手机不仅可以让你摆脱对焦距离的限制,还能去探索更加微观的展现形式。比如聚焦某几个食材、造型,或是强化食材的光泽、色彩与质感,又或者是通过微距的浅景深效果,来增强画面的梦幻感。

4还差点什么?景深合成!

说了这么多,似乎手机上的微距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但仔细想想,似乎还差了点什么。特别是当我回想专业生态微距和产品摄影时,总会想到刚刚也提到过的一个词——景深。对微距摄影来说,浅景深固然梦幻,但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更大的景深范围来表现昆虫身上的更多细节,或是让整个产品都清晰可见。

在使用相机拍摄时,我们可以通过三脚架固定相机,再使用焦点包围拍摄并在后期进行多张照片的景深堆栈合成。而在手机上,目前除了小米14Ultra拥有景深扩展功能外,似乎尚无其他机型拥有类似能力。而小米机型的景深扩展作用也比较有限,并且不可调整扩展的范围。所以,如果说手机上的微距功能有什么是可以提高的,那么关于景深的控制应该算是一个重要方向。更进一步的话,甚至可以考虑指定AB点清晰范围,然后手机自动拍摄自动合成,这样才符合手机简单易用的精神,也更丰富了微距拍摄的表现手法与适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