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人问我同一个问题:“安卓手机这么强了,你为什么还用iPhone?”我给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写教程时要兼顾不同的系统,iPhone与Mac电脑的连接比较方便等等。但有一个理由是我一直说的,那就是iPhone的抓拍速度很快,是长久以来苹果对安卓的一个优势。但这个优势,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发生了改变。无论是vivo推出的X200系列手机,还是OPPO更新的FindX8系列,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抓拍”。
其实手机也好,相机也好,只要是记录影像的介质,都离不开抓拍这个需求。因为在人们的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往往是最具魅力的,特别是摄影人已经听得厌烦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更将“抓拍”的需求和意义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抓拍”并非什么新需求,而是手机早就应该具备,却因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限制而“姗姗来迟”的功能。但是,如今安卓手机上的抓拍,又与之前的抓拍有所不同。或者说,与过去几年安卓手机上的那个“抓拍模式”有所不同,没那么简单。
其实这次OPPO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理念,就是“抓拍”不应该是某一模式,而应该是在任何模式下都能满足抓拍的需要。确实,在FindX8系列手机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像模式下的抓拍效率大大提升。在这一模式下,过去的机型不仅拍完一张照片需要“思考”零点几秒到几秒的时间,被拍摄的对象也不能有大幅度的运动。别说捕捉日常生活中活泼好动的小娃,就是拍模特,我都要事先和对方打好招呼:“接下来做每个动作时稍微停顿那么一两秒,因为手机比相机要慢一点。”而如今,无论是OPPO还是vivo的最新机型,拍起人像来几乎不用停顿。手机快门可以连续按下,人物的动态瞬间也能轻松抓取。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快”。这次新手机上的抓拍提升最让我感到满意的不仅是速度,还有质量,也就是说没有因为快而降低人像模式下的边缘识别、影调调节与虚化渲染。这方面vivo的X200Pro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为我在一个日落时分,成功抓拍了逆光下转身的模特。看起来并不复杂的画面,实际上手机要同时完成逆光HDR合成、人物边缘发丝级抠像、人物面部光影调整、面部美颜处理和画面整体色调调节等众多我们意识不到的计算。换个角度想,如果我要用相机拍出这样的画面,可能需要前期欠曝以保证背景信息,然后后期提亮人物面部,再进行磨皮、调整影调等一系列操作——恐怕没个二十分钟到半小时是搞不定的。而手机却可以在瞬间完成这些操作,并可以连续按下快门,不减慢拍摄节奏。
使用两个不同的品牌打造的产品,却获得了非常相似的抓拍体验,这令我觉得“抓拍”应该会成为未来手机的一种“标配”。并且无论是普通拍摄模式,还是人像这样的特殊模式,手机都不会再强调开启一个抓拍模式或抓拍功能,而是让每一次快门都满足抓拍的需要。这种“标配”,无疑会令摄影师欣喜,也会让普通大众受益。这样的提升,希望更多一些才好。
与此同时,如今手机抓拍到的画面细节已经非常出色,并不是简单的提升快门速度得到的结果,而是同样使用了计算摄影得到的超越单帧素材品质的画面效果。因此,我们才能放心地抓拍,而不会因抓拍损失什么。当然,在使用上述机型时,除了人像模式外,在使用微距和长焦等其他模式或功能时,抓拍的效率也比以往的机型有明显提升。一言以蔽之,就是整个手机的拍摄比过去更加流畅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