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身韵元素在现代舞蹈创作中的融合与创新

2024-12-17 00:00:00张耀尹
艺术大观 2024年32期
关键词:创新融合

摘要:在舞蹈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古典舞身韵元素与现代舞蹈创作的融合创新引发广泛关注。为了推动舞蹈艺术发展,本文深入探究二者的关系,剖析古典舞身韵的内涵特点及现代舞的风格发展。从动作、韵律、编排、主题等方面研究融合的形式、意义、创新体现与发展方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论证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融合不仅丰富了表现力,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它为舞蹈创作开辟了新路径,促进了文化交流,并有助于舞蹈艺术迈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蹈创作;融合;创新;舞蹈表现力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不同的时代、文化和地域都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态。中国古典舞和现代舞蹈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形式,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表现手法。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将中国古典舞与现代舞蹈进行融合,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舞与现代舞蹈融合的意义、方式和效果。

一、古典舞身韵元素与现代舞蹈的概述

(一)古典舞身韵元素的内涵与特点

古典舞身韵元素是中国古典舞的核心所在,其内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哲学思想。身韵包括形、神、劲、律四个方面。“形”是指外在的形态动作,从手、眼、身、法、步等方面体现出舞蹈的姿态之美,如古典舞中的云手、圆场步等动作,极具韵味。“神”强调舞者的神韵和内在精神气质,舞者通过眼神、表情传递出舞蹈的情感和意境。“劲”是指舞蹈中力量的运用,有轻重、缓急、强弱之分,如在完成一个旋转动作时,力量从起势到收势的巧妙控制,使动作富有节奏感。“律”则是动作本身的规律和运动法则,如“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运动路线,体现了古典舞独特的韵律感。

(二)现代舞蹈的风格与发展

现代舞蹈风格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舞蹈形式和技巧,它打破了古典芭蕾的程式化动作,强调舞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从早期的邓肯的自由舞蹈,到后来玛莎·葛兰姆的收缩—放松技术,以及坎宁安的机遇舞蹈等,现代舞蹈不断发展演变[1]。现代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如现代音乐、视觉艺术等,不断拓展舞蹈的表现空间。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现代舞蹈在主题上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人性、环保等诸多方面,通过舞蹈动作、舞台装置等创新手段,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二、古典舞身韵元素在现代舞蹈创作中融合的表现形式

(一)动作元素的融合

古典舞动作注重形态的优美与圆润,如“云手”这一动作,其手臂的画圆轨迹犹如空中飘动的云彩,体现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在现代舞蹈创作中,编舞者巧妙地将这种优美的手臂动作融入其中。现代舞的自由奔放与古典舞的典雅端庄相互碰撞,在一些现代舞作品中,舞者在快速跳跃和旋转的现代舞动作中,突然加入古典舞“云手”的动作元素,使舞蹈在节奏的强烈对比下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古典舞中的“身韵姿态”,包括拧、倾、圆、曲等身法,这些身法赋予舞者一种含蓄、内敛的气质。现代舞蹈在融合过程中,会将这些身法与现代舞的肢体延伸感相结合。在表现人物内心的纠结或情感的含蓄时,运用古典舞的拧倾身法,搭配现代舞中具有张力的肢体线条,使舞蹈动作既具有古典舞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舞的冲击力。这种融合让舞蹈在动作上更具层次感和丰富性,突破了传统舞蹈动作的局限,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二)韵律节奏的融合

古典舞的韵律节奏往往与中国传统音乐紧密相连,其节奏特点是平稳、流畅且富有韵律感,在古典舞表演中,常见的“慢板—快板—慢板”节奏变化中,慢板时动作舒缓、轻盈,快板时动作轻快、活泼。现代舞蹈在韵律节奏上则更为多样化,它可以根据舞蹈主题和表现意图自由地创造节奏。在两者的融合中,现代舞蹈会借鉴古典舞的节奏韵律来营造一种深邃的文化氛围[2]。比如,在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现代舞作品中,编舞者会采用古典舞的慢板节奏开场,通过舞者缓慢而富有韵味的动作,展现出一种古典的意境。随后,逐渐引入现代舞的节奏元素中,使舞蹈的节奏从平稳过渡到富有变化和张力。古典舞的韵律也会在现代舞的节奏框架内得到创新体现。古典舞的呼吸韵律与现代舞的节奏相配合,使舞者在动作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在现代舞的快速节奏下,舞者运用古典舞“提、沉、冲、靠”时的呼吸韵律来控制动作的张弛,让舞蹈既有现代舞的动感活力,又有古典舞的内在神韵,形成一种和谐而富有创意的舞蹈韵律。

三、古典舞身韵元素在现代舞蹈创作中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古典舞身韵中的“形神劲律”为现代舞蹈增添了细腻的情感层次与独特的审美质感。从“形”来看,古典舞那优美且富有韵味的肢体形态,如“圆场步”“盘腕”等动作,被融入现代舞时,能在现代舞简洁流畅或夸张奔放的动作线路间,突然呈现出一抹灵动的东方曲线美,打破单一动作风格的局限,使舞蹈动作更加多元立体。“神”则赋予现代舞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核,古典舞强调通过眼神、表情传递内心世界,当现代舞者运用这一元素时,在表现抽象主题或现代情感时能更精准地触动观众心灵。在“劲”的方面,古典舞对力量的精妙控制,如在跳跃时的含蓄发力与落地的轻柔缓冲,与现代舞力量的直接爆发或持续延伸相结合,让舞蹈的力量表现有了更多变化的可能,时而刚劲有力如现代舞的力量冲击,时而含蓄内敛似古典舞的劲道暗藏。“律”所蕴含的动作规律与节奏变化,使现代舞在节奏编排上不再局限于西方音乐节奏的简单对应,而是可以融入东方韵律的起承转合,使舞蹈在节奏上更具灵动性与故事性,从而全方位提升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二)促进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传承层面,现代舞蹈成为古典舞身韵文化的新型载体。古典舞身韵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内涵,当现代舞蹈将其元素融入创作时,如将古典舞身韵中对自然意境的表达手法用于现代舞创作,以现代的舞台呈现形式将古老的文化意象传递给观众,使得古典舞身韵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生命力[3]。从交流角度而言,这种融合打破了文化壁垒。在国际舞蹈舞台上,融合古典舞身韵元素的现代舞作品能够以独特的东方魅力吸引全球观众目光。一些国际知名舞团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元素如“身韵姿态”与现代舞的创新理念相结合,创作出的作品在世界巡演时,让西方观众在熟悉的现代舞形式中领略到东方文化的神秘与深邃,也让中国观众从现代舞的创新视角重新认识古典舞身韵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域舞蹈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推动全球舞蹈文化朝着多元共生的方向发展。

四、古典舞身韵元素在现代舞蹈创作中的创新体现

(一)舞蹈编排方式的创新

在空间运用上,古典舞注重身体在不同空间层次的流转与定位,如“子午相”所体现的身体方位与空间的巧妙对应。现代舞蹈编排融合这一元素后,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线性或平面空间布局,创造出更具立体感与层次感的舞蹈空间架构。舞者在表演时,能在瞬间从低姿态的地面动作转换为高空间的跳跃伸展,且在不同方位间自如切换,使舞台空间得到充分而灵动的利用。在动作衔接方面,古典舞身韵讲究动作之间的连绵不断与气息贯穿,现代舞蹈编排借鉴此特点,摒弃了以往一些生硬的动作切换方式。通过运用古典舞身韵的“起承转合”韵律感,使现代舞动作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流畅,仿佛一气呵成。在一段表现情感挣扎的舞蹈段落中,将现代舞的快速收缩动作与古典舞的云手、圆场步等动作以一种富有韵律的方式衔接,使观众能更清晰地感受到情感的起伏与变化。在队形编排上,古典舞的对称、均衡等美学原则与现代舞的自由多变相结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整齐划一或简单对称,而是根据舞蹈主题与情感表达,时而呈现出古典舞式的对称美感,以突出庄重与和谐;时而打破常规,形成现代舞风格的不规则、动态变化的队形,展现出活泼与创新,从而使舞蹈编排方式更加丰富多元,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并拓展了舞蹈艺术的表现边界。

(二)舞蹈表现主题的拓展

古典舞身韵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与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理念。当现代舞蹈融入这些元素后,在表现自然主题时,不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表面模拟,而是深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层面。舞者通过古典舞身韵中的“圆”元素,象征着自然循环与和谐,配合现代舞的肢体语言,展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以及对生态平衡的思考。在表现情感主题上,古典舞身韵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为现代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舞蹈原本擅长表达现代社会中的焦虑、迷茫等情感,而古典舞身韵中的“神”与“韵”能将情感升华到更具文化底蕴的境界[4]。在表现爱情主题时,古典舞身韵中的含蓄、委婉通过眼神与身姿的传递,与现代舞直白的情感宣泄相结合,使爱情主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爱慕与欲望,还能展现出爱情中的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以及情感的内敛与深沉。在探索社会与人性主题方面,古典舞身韵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与现代舞的批判精神相互碰撞。现代舞蹈可以借助古典舞身韵所承载的传统道德标准,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性扭曲、道德滑坡等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同时也能通过古典舞身韵对美好品德的弘扬,为现代社会构建积极的价值导向,从而使舞蹈的表现主题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得到极大拓展,更深刻地反映人类社会与精神世界的多元性。

五、古典舞身韵元素在现代舞蹈创作中的发展方向

(一)深入挖掘古典舞身韵元素

古典舞身韵中的“形”,除了常见的手、眼、身、法、步等外在形态,其动作的起始、运行与终结的细节之处蕴含着无尽宝藏。在“旁提”动作中,身体从一侧向上的弧线提拉过程,不仅是身体的位移,更包含着对气息的精妙控制以及肌肉的协同运动规律,若能深入剖析并放大这些细节,将为现代舞蹈动作创新提供丰富素材。“神”作为古典舞身韵的核心灵魂,其内涵的深度与广度远超表面的情感表达。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绘画、哲学等紧密相连。如古典舞身韵中对“意境”的营造,可追溯至古典诗词对意境的追求。舞者通过眼神、表情所传达出的“神”,能将观众带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宁静悠远意境,现代舞蹈创作若深入挖掘这一元素,便能使作品在情感表达上超越简单的喜怒哀乐,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劲”与“律”方面,古典舞独特的力量运用方式和动作规律背后有着深厚的人体运动学与美学原理。深入探究“劲”在不同身体部位、不同动作节奏下的发力与收力方式,以及“律”所涵盖的如“平圆、立圆、8字圆”等运动轨迹的变化组合,能为现代舞蹈在动作质感与节奏韵律的创新上提供科学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借鉴,从而让古典舞身韵元素在现代舞蹈创作中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彩。

(二)探索多元的融合路径

在动作融合路径上,可尝试将古典舞身韵动作进行解构与重组后融入现代舞,如把古典舞身韵的“云手”动作拆解为手臂的画圆、手腕的翻转、手指的延伸等多个部分,然后与现代舞的身体抽搐、扭曲等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动作元素重新组合,创造出既保留古典舞韵味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全新动作语汇。音乐融合方面,古典舞音乐多采用传统民族乐器演奏,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现代舞蹈可选取古典舞音乐的旋律片段,通过电子音乐技术进行加工,如改变节奏速度、添加现代音效等,使其与现代舞的动感节奏相匹配[5]。在舞蹈过程中根据音乐的改编巧妙安排古典舞身韵动作与现代舞动作的交替与融合,使音乐与舞蹈动作相辅相成。舞台空间融合路径上,利用现代舞台科技,如灯光、投影等手段。在舞台上投射出古典舞身韵元素相关的图案或影像,如古典舞的服饰图案、动作剪影等,舞者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现代舞表演,将古典舞身韵的视觉元素与现代舞的肢体表演在舞台空间中进行融合,为观众打造出多维度的舞蹈观赏体验,拓宽古典舞身韵元素与现代舞蹈融合的边界,激发更多创新可能。

六、结束语

古典舞身韵元素与现代舞蹈创作的融合与创新,是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璀璨华章,通过深入挖掘古典舞身韵内涵,多维度探索融合路径,在动作、韵律、编排、主题等方面推陈出新,丰富了舞蹈表现力,促进文化传承交流。这一融合不仅为舞蹈艺术注入新活力,更拓展了艺术边界,有望在未来催生出更多别具一格的舞蹈佳作,使舞蹈艺术之花在多元融合的土壤中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李沁仪.中国古典舞身韵技术融入少儿艺术体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武汉体育学院,2024.

[2]谢婧怡.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在高校课堂的价值研究[J].戏剧之家,2023,(36):142-144.

[3]刘妍.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美学价值与训练技法[J].明日风尚,2023,(22):16-18.

[4]张惠娴.普拉提核心与呼吸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2.

[5]杨烨.“身心一元论”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2.

作者简介:张耀尹(1990-),女,江苏淮安人,本科,助理馆员,从事群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