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壁画的临摹和修复工作成为对其保护和传承必要的手段。文章总结了敦煌壁画临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并分析临摹在壁画保护中的重要性、现代临摹技术的创新发展、壁画临摹中存在的难点。同时,提出了敦煌壁画临摹技术的创新,实现数字化临摹方法;表现形式的创新,融入现代艺术元素;临摹理念的创新,实现从复制到创作的转变等创新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敦煌壁画临摹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国际文化交流,保护文化遗产。
关键词:敦煌壁画临摹;数字化临摹;现代艺术
敦煌壁画艺术自公元4世纪至14世纪持续发展,跨越了近千年的时间。这些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还反映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演变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敦煌壁画面临着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就需要按照原作的形态、色彩、技法等对壁画进行精确复制,将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技法和文化内涵传承下来。
一、敦煌壁画临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敦煌壁画的临摹不仅保存了壁画的原貌,也为研究古代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临摹,艺术家能够细致地观察和再现壁画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得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为后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欣赏机会,也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古代绘画技法、色彩运用和构图布局的实物依据。
20世纪初,敦煌壁画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首次进入敦煌莫高窟,拍摄了大量壁画照片,并带走了部分文物。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也促进了敦煌壁画临摹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开始系统地对敦煌壁画进行临摹。著名画家张大千、常书鸿等人先后到敦煌进行考察和临摹,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还促进了敦煌艺术的国际传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敦煌研究院也随之成立,专门负责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这一时期,敦煌壁画临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临摹工作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临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得临摹工作更加精确和高效,同时也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手段[1]。
敦煌壁画的造型风格多样,从早期的印度化风格到后来的汉化风格,再到唐宋时期的成熟风格,展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壁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动物和植物的描绘也非常细腻。敦煌壁画的线条流畅而富有表现力,线条的运用不仅表现了物体的形态,还传达了情感和意境,线条的粗细变化和转折处理,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节奏感。敦煌壁画的色彩丰富而鲜艳,使用了多种矿物颜料,这些颜料不仅色彩稳定,而且具有较强的覆盖力,使得壁画在历经千年之后仍能保持鲜艳的色彩。
敦煌壁画临摹不仅是对古代艺术的再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临摹,后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古代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敦煌壁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临摹作为一种非接触性的保护手段,可以减少对原壁画的损害,延长其寿命。同时,临摹作品也可以作为原壁画的备份,为研究和展示提供支持。敦煌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临摹和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二、敦煌壁画临摹的技艺传承
(一)临摹在壁画保护中的重要性
临摹过程中,艺术家通常在壁画的一定距离外进行工作,避免了直接接触原壁画。这可以减少因触摸、擦拭等物理接触造成的损害。通过临摹作品的展示,可以减少游客直接参观原壁画的次数,从而降低因大量参观带来的环境压力,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变化。现代临摹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临摹作品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这些高精度的复制品可以作为原壁画的备份,防止原壁画因自然老化或人为破坏而不可逆转地损坏。临摹不仅包括壁画的图像,还可以记录壁画的结构、材料和制作工艺等信息,为全面保护壁画提供科学依据。临摹作品可以在不同的展览中展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敦煌壁画,这不仅有助于文化的传播,还能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二)传统与现代临摹技术的创新发展
传统壁画临摹主要依靠手工临摹,艺术家通过观察和记忆,将壁画的图像和细节复制到纸上或其他介质上。艺术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毛笔、颜料、纸张和布料等,这些材料多为天然材料,如矿物颜料、植物纤维等[2]。艺术家直接在壁画前进行临摹,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尽可能地再现壁画的细节。对于大型壁画,艺术家通常会将其分成若干部分,逐段进行临摹,以确保整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现代临摹技术则是对传统临摹的一种继承和创新,现代技术可以使用高精度扫描仪对壁画进行扫描,生成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用于后续的临摹和研究。通过三维扫描和建模技术,可以创建壁画的三维模型,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记录壁画的结构和细节,还可以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
(三)壁画临摹中存在的难点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包括历史事件、民俗生活等,每一幅壁画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敦煌壁画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从北魏到宋朝,每个时期的壁画风格都有所不同,临摹时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壁画已经严重损坏,出现褪色、剥落、裂纹等问题,临摹时需要修复这些损坏部分,恢复壁画的原貌。部分壁画的细节已经模糊不清,临摹时需要依靠经验和参考其他资料,尽可能还原细节。此外,敦煌壁画使用了多种传统矿物颜料,这些颜料的性能和色彩与现代颜料有所不同,临摹时需要使用相同或类似的颜料,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敦煌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临摹工作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对艺术家的体力和耐力都是考验。洞窟内的光线条件较差,临摹时需要借助人工光源,但人工光源的色温与自然光不同,会影响一定的色彩判断。
三、敦煌壁画临摹的创新实践
(一)临摹技术的创新,实现数字化临摹方法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更高效、更精确地完成壁画的临摹工作,同时减少对原壁画的物理接触,保护其完整性。首先,使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仪对壁画进行扫描,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三维扫描可以捕捉壁画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颜色、纹理和表面的微小起伏[3]。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获取不同波段的图像信息,帮助识别壁画的颜料成分和层次结构,为后续的修复和临摹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将多个扫描图像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壁画图像,保证图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用图像处理算法,如去噪、锐化、色彩校正等,提升图像的质量,使壁画的细节更加清晰;并通过色彩校正技术,保证数字化图像的颜色与原壁画的颜色一致,避免色差问题。最后,要开展虚拟修复技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受损的壁画进行虚拟修复,通过填补缺失部分、修复裂纹和褪色,恢复壁画的原貌。使用纹理合成技术,生成缺失部分的纹理,使其与周围部分自然融合。此外,可以建立壁画临摹的云平台,支持多用户远程协作,临摹者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临摹工作,通过云平台共享数据和成果。通过视频会议和远程协作工具,专家可以远程指导临摹者,提高临摹的质量和效率。
(二)表现形式的创新,融入现代艺术元素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学者。将敦煌壁画的表现形式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不仅能够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在当代艺术中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第一,在传统敦煌壁画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具有现代感的壁画作品。例如,可以使用丙烯、油画等现代绘画材料,结合敦煌壁画的色彩和构图,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将敦煌壁画中的形象和故事转化为现代雕塑作品,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雕塑作品,同时保留敦煌壁画的美学特点。第二,在城市中创作大型壁画,将敦煌壁画的元素与街头艺术相结合,通过壁画的形式,将敦煌文化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利用涂鸦艺术的形式,将敦煌壁画的图案和故事以现代的方式呈现。涂鸦艺术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意,将传统的敦煌元素与现代的涂鸦风格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第三,将敦煌壁画的图案和色彩应用到时尚设计中,如服装、鞋帽、配饰等。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敦煌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其时尚感和实用价值。开发以敦煌壁画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如文具、家居用品、纪念品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传播敦煌文化,提升其市场价值。
(三)临摹理念的创新,实现从复制到创作的转变
在传统的敦煌壁画临摹中,大部分人员都会选择复制的方法,临摹相对单一,无法实现再开发。所以就要对临摹理念进行创新,从复制转向创作。临摹者需要深入研究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技法和材料。通过查阅文献、考古资料和艺术史研究,全面了解壁画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临摹,更需要从文化层面解读壁画的意义,理解壁画所传达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4]。在传统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材料和工具。例如,使用环保的颜料、新型的画布和先进的绘画工具,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壁画的数字化临摹和修复,通过高精度扫描和3D建模,保留壁画的原貌,同时进行修复和再创作,数字技术还可以用于壁画的虚拟展示和互动体验。在临摹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创意和风格,临摹者可以结合自己的艺术理念和现代审美,对壁画进行再创作。
四、敦煌壁画临摹的未来展望
(一)敦煌壁画临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在未来的发展中,敦煌壁画临摹技术将与现代科技结合得更深,通过数字技术,对受损的壁画进行虚拟修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恢复壁画的原貌,为实际修复提供参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受损的壁画进行自动修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学习壁画的风格和技法,生成修复后的图像,提高修复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壁画的材料、技法和风格进行智能分析,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识别壁画的创作时期、作者和技法,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将敦煌壁画的高精度图像和3D模型存储在云端,建立共享的数字档案库,研究人员和艺术家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资源,进行研究和创作。通过互联网,举办敦煌壁画的在线展览,观众可以通过网页或移动应用,观看高分辨率的壁画图像,了解壁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敦煌壁画临摹教育的发展
在未来,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可以培养更多专业的壁画临摹人才,推动敦煌艺术的研究和传播。开设基础课程,包括绘画基础、色彩理论、构图技巧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设置专业课程,如敦煌壁画历史、壁画技法、壁画材料学、壁画保护与修复等,系统地教授敦煌壁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要为临摹人员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地临摹和修复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在艺术类高校开设敦煌壁画临摹专业,培养本科层次的专业人才,设立研究生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培养高层次的壁画临摹和研究人才。同时,也要为在职人员和爱好者提供继续教育课程,通过短期培训、工作坊等形式,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此外,要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建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壁画临摹和修复的模拟练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开发在线课程,通过视频讲座、互动讨论和在线作业,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敦煌壁画的相关知识。引入数字绘画工具和软件,如数字画板、图像处理软件等,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临摹和修复技能[5]。
(三)敦煌壁画临摹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敦煌壁画临摹不仅能够促进敦煌艺术的国际传播,还能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组织敦煌壁画临摹作品的国际巡回展览,将敦煌艺术带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让更多的国际观众了解和欣赏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利用数字技术,创建虚拟展览,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观众展示敦煌壁画的高清图像和临摹作品,打破地理限制,扩大影响力。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同研究敦煌壁画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保护技术。开展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项目,引进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提升保护水平。敦煌壁画临摹机构可以举办国际壁画临摹工作坊,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和学者来中国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临摹技能。积极参与或主办国际艺术节,展示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和相关艺术创作,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交流和对话。
五、结束语
对敦煌壁画临摹的继承和创新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艺术技艺,还能促进文化交流,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在进行临摹创新时,主要从临摹技术、表现形式、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临摹和创新,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于天文.浅谈张大千复原临摹敦煌壁画与展览宣传[J].艺术品鉴,2024,(26):4-6+17.
[2]盛岩海.敦煌虔诚客下笔越千年——赵俊荣敦煌壁画的临摹传承[J].美术观察,2024,(08):157-159.
[3]赵玉茜.传承与创造:敦煌学院油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丝绸之路,2024,(02):83-91.
[4]刘斌.壁画临摹的方法研究——以油画技法为例[J].天工,2024,(18):63-65.
[5]张鑫淼.论敦煌壁画临摹方法实践——以莫高窟第254窟壁画《尸毗王本生》为例[J].爱尚美术,2023,(02):58-60.
作者简介:石晶(1983-),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从事工艺美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