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是一种写作时间“微短”、写作内容“微少”、写作形式与写作切入点“微小”的微型写作模式。这种模式与语文教师以往倡导的长篇作文写作不同,它不拘泥于面面俱到,只需要学生找准某一个切入点进行写作即可。微写作的写作篇幅较短,框架设定较少,因而备受学生青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学生面对语文写作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为此,教师不妨尝试以微写作为教学突破口,借助微写作这一模式让学生重拾写作的信心。
一、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微写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它为语文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路。实施微写作教学意义重大。其一,增加学生写作自信。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有些学生不觉写作困难,他们可在短时间内写完一篇作文,但有些学生会犯难。微写作的形式较为简单,即便是语文能力薄弱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写作。其二,提高写作综合水平。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教师要创造机会,提高其写作积极性。在语文课上,教师结合阅读课开展丰富多彩的微写作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训练中来。微写作的篇幅虽小,但也是对学习能力的折射。长期进行微写作训练的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写作实践中可提高写作综合水平。
二、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开展随文式微写作,提供更多课堂训练机会
随文式微写作较为常见,目前已广受师生关注。所谓“随文”,顾名思义,即追随着文本,在文本中写,且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小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知识储备少,倘若一味让其缺乏参考地凭空而写,写作效果定然不佳。如果鼓励学生以课文为蓝本,进行仿写、扩写等训练,学生写作的兴趣会有所提高,参加写作训练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
统编教材《三月桃花水》一文景美情浓、结构清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文本以生动的语言,如诗如画地呈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颜色等,抒发了作者对春水的无比喜爱和热烈赞赏之情。文章语言如诗般美妙,令人陶醉,教师可从中摘取灵活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例如,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描写生动,可作为仿写的对象。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句式,运用了哪些修辞?”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很快便回答此段综合使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教师接着追问:“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它看见’三字反复出现,而‘披上长发’‘裹着’等词运用拟人写法,最后一句将‘水’比作‘花瓣’。”教师称赞学生的回答之后,可让学生模仿该段写三句相仿的句子,并要求学生运用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中的两种。这种仿写训练难度中等,教师可在仿写时给予学生指导点拨,鼓励学生自主仿写。
又如,课文第三段写到“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笛”。教师可让学生对这句话中的情景进行想象,并在想象后进行扩写。一位学生思考后进行了如下扩写:“三月盈盈而动的桃花水,是春天里最美妙的竖笛。那竖笛声音清脆悦耳,如天籁一般,仿佛在叫醒沉睡的大地。”还有的学生扩写道:“三月随风缓缓流淌的桃花水,是奏响美妙乐曲的竖笛,那竖笛声音叮咚动听,似乎在歌唱着‘春天来啦’!”以上的扩写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读写的效果。
(二)开展主题类微写作,为创作长篇作文打基础
受限于篇幅,扩写、仿写等这些随堂练笔成了教师开展课堂微写作的主要方式。然而,为实现微写作与篇章写作的衔接,教师还应在扩写、仿写这些随堂练笔的基础上,实施主题类微写作。主题类微写作,即教师给出一定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几句话”的微写作。这类微写作可锻炼学生结合目标主题,依据已有认知和经验积累展开写作的能力,便于学生由“微作文”向“长作文”过渡。
统编教材《母鸡》是一篇描写母鸡的优秀文章。文本以作者老舍先生对母鸡情感态度的变化为线索,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了母鸡这一既渺小又伟大的形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文本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媚俗、懦弱,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慈爱、勇敢、无私,这种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写法在塑造母鸡形象上十分成功。鉴于此,教师可让学生以“我最喜爱的动物”为写作主题,将动物的名称作为标题进行微写作。开展微写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前后对比、先抑后扬的写作技法。如一位学生在《狗》中写道:“只看这只狗满身脏污,长得一点儿也不好看,我怎么也想不起喜欢它的理由。这时,3岁的妹妹从屋里走出来,因为她走得太快,眼看就要摔倒了。千钧一发之际,这只狗飞一般跑过去‘扶’了妹妹一把,我惊呆了:它居然没让妹妹受到一点儿伤害?回过头再看它,我立马感觉它变得可爱了。”以上的写作看似寥寥几句,极其简单,但满足了两个条件,即“动物主题”和“前后对比”,这样的微写作提高了学生主题写作的能力。
再如,《母鸡》一文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将母鸡这一伟大母亲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在写母鸡寻食喂鸡雏时,文本运用了“咕咕叫”“啄一啄”“放下”等动词,在写母鸡教会鸡雏生存技能时,用到了“半蹲”“伏”“不哼”等动词,让人对母鸡肃然起敬。为锻炼学生动作描写的能力,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以“动物朋友”为写作主题,运用所学动作描写的手法展开主题微写作。
(三)重视课外微写作,锻炼学生写作水平
随文式微写作、主题类微写作的训练大都在课内开展,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写作思维。为规避这一弊端,教师也要重视课外微写作,让微写作走出课堂,成为陪伴学生课下学习的方法。课外微写作种类颇多,其中,微型读后感、微日记等较常见。
微型读后感、微日记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技能,很多小学生因阅读输入少、写作输出技法缺乏,而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微型读后感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手段,教师可推荐一些优秀的名家名篇,让学生读后进行微写作。例如,教师可推荐老舍写的散文《养花》,让学生阅读之后,进行自由写作。学生进行微写作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对《养花》内容的感悟为切入口,也可让学生写写自己对《养花》语言的赏析,总之,只要是感悟都可汇成简短的文字。教师可不对篇幅作要求,学生只要能写出感悟即可。微日记也是课下微写作的一种方式。教师可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例如,内容上尽可能写有趣的事,或自己一天学习的感悟,或自己的心事。写作技法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让微日记中的语言尽可能出彩。
三、结束语
微写作是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道曙光。在教师们苦寻写作教学法而无果后,微写作给教师带来一线生机。面对学生写作兴趣低、写作动力不足、写作能力薄弱的情况,教师要狠抓微写作这一教学模式,让微写作成为学生语文写作的支架。随文式微写作、主题类微写作、课外微写作的实施让语文写作课焕发生机,学生在微写作教学中,也能愉快、轻松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