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秋季

2024-12-15 00:00:00苏新月
新教育·校园 2024年12期
关键词:秋池文人墨客刘禹锡

秋天,它不像春天那般温暖和煦,不似夏天那般热烈奔放,不同冬天那般冰冷刺骨。秋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叶落的时候,我踩着红黄斑驳的通道,走进文人墨客的笔下,找寻失去的记忆……

秋天的色彩,在山水无声的呼吸里。

季节轮替,岁月失语,惟山水能言。“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微波泛着粼粼的光,秋月拥入湖水温和的怀抱中。在刘禹锡笔下,秋天温和的色彩就生成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凛冽的秋风吹起诗人的衣角猎猎作响,海水在秋风的推波助澜下掀起声势浩大的波涛。在曹操笔下,秋天肃杀的色彩就产生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在寂静的夜里安静地呼吸,江水平缓地流动,半轮秋月以山水为枕,陷入香甜的梦里。在李白的笔下,秋天宁静的色彩就绘就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细细绵绵的雨堆积、聚拢,涨满了秋池,而从秋池中溢出的,是雨水,亦是诗人无尽的思念。在李商隐的笔下,秋天伤感的色彩就出现了;“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在刘禹锡的笔下,秋天淡雅的色彩就出现了……诗人们以笔摄像,令这些独特的画面裹挟秋天的色彩,穿越千年的风沙,在我们的眼睛里熠熠生辉。穿行在文人墨客笔间的是千年前某个秋季来自山水的呼吸,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秋天的色彩,在草木无声的吐息中。

曾记否,蒹葭迎着风飘荡,晶莹的白霜黯淡了天地色彩,一个人寻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挣扎着逆流而上。于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营造了秋凄清感伤的氛围;曾记否,枫叶如大火燎原之势将满山铺得鲜红,引得诗人停车驻留细细观赏。于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秋壮美惊人的画面;曾记否,霜铺满了秋天,枫树与风晃着身子娑娑作响。于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渲染出秋凄凉寂静的气氛。君可见,“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朵于百花凋零中绽放的花,终成秋天最绚丽的色彩,将天地装点得耀眼夺目;君可见,“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浅碧色的天在秋季显得高远,黄叶告别树梢,片片飘落,只待来年孕育出新的嫩叶。秋,亦富有生机。草木有灵,在草木的吐息间,秋莅临人间。诗人捕捉它们的吐息,融于笔墨,让秋的姿态在纸上翩跃而出。静心聆听每一株草木,便能感知每一个秋天。

秋天的色彩,在人类无声的思绪里。

古人将情感、思绪融入秋天的景色里,让平凡的秋天因他们变得独特。刘禹锡一改萧瑟色彩,挥笔写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高远辽阔的天空中,一排云鹤腾空而起,带着诗人的豪情穿梭在云层间,与诗人一起成为秋天的歌颂者;李清照仰目观天,有词道:“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秋天,大雁南飞,而正是大雁成群结队的情景,令诗人更感孤独。秋天的色彩,藏在李清照的无限思念中;朱熹站在台阶上,仰首感叹:“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与其他三季不同,它的到来总是静默无痕的。当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人们便知春来了;当艳阳洒满大地,蝉鸣唤醒枝头翠绿,人们便知夏来了;当白雪覆盖群山,水面凝结银冰,人们便知冬来了;而秋,或许只是用一片叶的飘落,一个果实的坠落来昭示它的到来。秋天的色彩,藏在朱熹对岁月易逝的感慨中……诗人在捕捉秋天的色彩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亦赋予了秋天独特的色彩。这种独特的色彩能千年不褪,代代流淌。

在字里行间,我想,我已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往后秋季,便往院子一坐,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手捧名家经典,再泡一碗浓茶,让文字带着秋的韵味与茶一起流淌进心底,甘味无穷。

指导老师:曹国恒

猜你喜欢
秋池文人墨客刘禹锡
The King of Paper—Xuan Paper 纸中之王—宣纸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Ye Yu Ji Bei from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叹秋雨
赏牡丹
儿童绘本(2020年8期)2020-04-27 08:50:07
相通
读者(2019年16期)2019-07-31 01:32:44
七绝·秋池(新韵)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24
《刘禹锡 陋室铭》
中华诗词(2017年3期)2017-11-27 03:44:00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卷宗(2017年7期)2017-08-02 23:18:17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