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勇气和自由构成友情,就像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

2024-12-14 00:00:00莫不谷
中学生天地(A版) 2024年11期

此刻,我身在荷兰校园的图书馆里,写下这封给友情的情书。如今我30岁,再一次成为学生。窗外的绿树郁郁葱葱,树下的湖面平滑如镜,倒映着大片的树木、蓝天和白云。这是荷兰最好的时节,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写作,让人忍不住疑惑:饕餮盛宴怎么就在一个这么寻常的日子到来了呢。

在荷兰,因为我在课堂上的主动发言,我结识了来自印度和罗马尼亚的朋友。回想起来,我的朋友们几乎都是因为我的勇气而结识的。作为一个i人,我拥有的友情富饶到可以击碎所有“内向者难交到朋友”的刻板印象。

我现在与相识15年的2位朋友一起在做播客“放学以后After School”,和近百万的听友产生过遥远或紧密的交集。我们因此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看见了彼此。此外,我们写了电子书《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还给全球华人游荡者创建了一个平台——“游荡者”,邀请大家一同探测生活的可能性。

这美好又辽阔的一切,源于高二文理分班的一天。我突然得知每个班要创作黑板报,由于时间紧迫,我鼓起勇气问有没有同学愿意和我一起。人群中2位同学响应了我,我们长达15年的情谊由此开始。

上大学、工作以后,我们分散各地,联系时有时无。3年前,当我想通过播客的形式进行自我表达和拯救时,我又想起了这2位朋友。这2位朋友像当年加入黑板报创作那样,加入了我发起的播客、写作、平台创建等各种行动。这无疑是一场场冒险,我们也并不能因此获得什么实际收益,但我们鼓起勇气,追寻自由和自我,向一场场未知的旅途进发。

就像《哈利·波特》中哈利、赫敏和罗恩那样,我们把普通甚至有些煎熬的生活,变成了滚烫的冒险。

去年,我和其中一位朋友去了非洲的坦桑尼亚,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看野生动物迁徙奔跑。在那里,我结识了新朋友——2个非洲小女孩,1个4岁,1个6岁。她们帮我编非洲流行的辫子,我给她们播放和讲解《哈利·波特》。她们被多比和哈利·波特的故事深深迷住了,让我一遍遍地播放。

提到友情,我们很容易想到“温暖”和“陪伴”,在J.K.罗琳的笔下,“勇气”和“自由”让友情更加闪闪发光。故事设定里,家养小精灵是非常服从主人命令的群体,而多比是其中的异类。它勇敢地违背主人错误的命令,想方设法帮助尚未谋面的朋友哈利,让他免于踏入陷阱。恰恰是因为这份勇气,才有了那句振奋人心的呐喊:“多比自由了!”

我曾在播客里说:“欢愉的秘诀是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哈利·波特》中许多让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刻,都与友情中绽放的自由和勇气有关。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结尾,邓布利多宣布哪个学院可以获得学院杯时,他为纳威加了10分,理由是:在哈利、赫敏、罗恩探险3人组准备再次违反校规从学院溜出去时,身为朋友的纳威站出来阻止了他们。“挺身反抗敌人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是挺身反抗你的朋友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因为一些机缘成为朋友,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所有事情上观点一致。对于一些社会议题,我和朋友产生过无数次讨论、掰扯乃至争吵、退群。这些通通需要勇气。我和不适合的朋友就此挥别,和愿意一起探讨的朋友走到了友谊崭新的秘境,真理和真相也在其中越辩越明。

每个人都会在漫长的人生中面临不止一段亲密关系。在我的生命经验中,相比亲情、爱情,友情更能给我一个展露绝对真实自我的空间。自己的犀利、强势、不服从,脆弱、痛苦和自我怀疑,乃至阴暗、懒惰、悲观,当这些真实的自我被允许表露出来时,人才能感受到喘息的自由。在精神崩塌的时刻,是我主动选择的朋友,给予了我最坚实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我的“情感支撑系统”遍布各地:我和荷兰的朋友常常见面,在校园里共读学习;我和芬兰的朋友去森林捡过蘑菇和垃圾;身在美国的朋友曾在我们共进午餐后,神奇地捡到了我们自己弄丢的50美元;远在阿根廷的75岁朋友曾在凌晨三四点为我们煮过美味的猪肉汤和福建炒粉;我和大洋洲的朋友定期通信,和国内的听友准备做一款女性游戏,和在世界各地开餐厅的女性朋友交流如何开一间店……有时候光想想我的朋友们,我都觉得自己举世无双地富有!

这是一个从皖北贫穷乡村里走出来的女孩难以想象的富有。我想对当年那个过着煎熬的初中生活,觉得人生黯淡无光、没人可以理解自己的女孩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的勇气和对自由的渴望,会引你走向更开阔的地方,你的朋友们都在那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