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阿尔吉侬的 花束: 如果我不曾 见过太阳

2024-12-14 00:00:00
中学生天地(A版) 2024年11期

内容简介 >

天生智力低下的查理·高登通过一场脑部实验手术,一跃成为智力超群的天才。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实验宣告失败,他不得不面对自己将再次变回一个智力低下者的悲剧命运。

本书的开篇充斥着大量的错别字和病句,因为它是以主角查理·高登为第一人称写下的日记,而查理的智商仅有68,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变聪明”。后来一场脑部实验手术改变了查理的命运,让他成为一个智商高达185、掌握多门外语、能和各个领域的专家侃侃而谈的天才。然而,这个实验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当查理的人生攀至顶峰时,一切急转直下,他的心智不断退化。他疯狂地祈求,愤怒地抗争,试图抓住从指缝间溜走的知识、技艺、理性……可时间的沙漏已经倒转,美好的一切终将被剥夺。查理就像这场实验的另一个实验品——小白鼠阿尔吉侬一样,都是任命运摆布的棋子。

终于,查理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尽管时间短暂,但他庆幸自己曾经获得过智慧——智慧让他得以理解自己的来处,得以确认自己身而为人的尊严,得以感受、接受并给予真正的爱。查理以近乎自虐式的执着,详细记录下自己心智衰退的过程,尽管他的叙述再次变得杂乱无序、错漏百出。他想多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第一手资料,以提高今后的手术成功率。这是他做出的选择,也是他献给这世界的爱。

故事的结尾,查理再次变回了一个智力低下者。可在我的眼中,他前所未有地光芒万丈,就像他一直追逐的太阳一样。那是查理在燃烧自己后从灰烬里迸发出的火光,那是他高洁的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

“如果有机会,请代我放一些花在阿尔吉侬的坟墓上。”

本月共读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主人公查理·高登经历了人生巨变,但依然选择以爱和善良回馈这个世界。扫码关注本刊公众号“锐角写作课”,上传你关于本书的读后感或者自己创作的科幻故事,就有机会获得稿费或精美小礼品。

《巴别塔》 匡灵秀

本书是华裔女作家匡灵秀斩获国内外数十项大奖的科幻作品,也被称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哈利·波特》。20世纪20年代,男孩罗宾远渡重洋,来到位于英国伦敦的巴别塔学习。巴别塔是一个“以翻译为魔法”的架空世界。只要一个词语翻译出来与原义有所差异,魔法就会生效,而翻译中对于原义的歪曲或损毁,则会化为帝国力量的源泉。当罗宾发觉自己所钟爱的翻译魔法成为帝国侵略的帮凶时,他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书中融合了真实历史、奇幻想象、个人成长等诸多内容,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对抗大系统的动人故事,让人不由地心生向往,很想去那个充满魔法和咒语的巴别塔一探究竟。

《你一生的故事》 特德·姜

这个故事被收录于华裔作家特德·姜的同名短篇小说集中,并在2016年被改编为科幻电影《降临》。小说讲述了语言学家露易丝·班克斯在与降临地球的外星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外星人的思维模式是非线性、非因果的,在这种奇异的思维模式中,未来就像过去一样触手可及。露易丝·班克斯通过这种思维模式看见了未来的自己,以及自己那充满悲剧色彩的归宿。但哪怕是知道了结局,她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还是欣然前往,并热爱生命旅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果你能看见这一生,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你会做出任何改变吗?”“或许我会说出来不及说的话。”

《克拉拉与太阳》 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获得过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这本新书探讨了近年来颇为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她患病的小主人乔西,甚至为了祈求乔西痊愈而一次次向着太阳祈祷,“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可与克拉拉的无私相对照的,是人类对她的轻视、冷漠、厌弃,最终克拉拉被丢进了垃圾场,像废品一样慢慢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作者用极其温柔的笔触描绘了机器人对人类的爱,同时也没有掩饰他对人类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人性的一丝失望,那是太阳照不到的角落,是人类应当警惕与反思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