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欣赏某个人(作家、音乐人等)的作品时,我们要不要考虑创作者的人品和个人生活?
答:
“欣赏”和“考虑”这两个词都包含了“判断”的意味。我猜你想问的是,如果优秀的创作者被发现人品不好或个人生活不堪,他们作品的价值是否也要打折扣?或者说,一个有道德缺陷的创作者,其作品是否值得信任?
首先,创作者也是人,携带所有属于人的优缺点。其次,优秀的创作者一定有着对人世卓越的洞察力和表现力,许多好作品是对人性和世间暧昧部分的探测与表现,本身常常就是“多义”的、“冲突”的。许多时候,创作者自身的隐痛、暗疾、失德、矛盾和迷惑,成为了优秀作品的内在起源。在创作者的杰出演绎中,常常包含忏悔、宣泄、治愈、自我说服甚至自我美化等潜在意图。对这些因素的“考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理解人的晦明。
中国古人喜用“病蚌成珠”来形容创作过程。一部好作品,需要动用人性诸多方面的能量来“孕育”,人与文的合一或矛盾,常常交织在一起。回到你说的“人品与作品”,对于人,你可以调整个人的“欣赏”态度,但面对作品,也需充分“考虑”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