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赞生命的友谊

2024-12-13 00:00陈洁
新民周刊 2024年45期

王瑾在指挥中。

深秋的上海,有一支集聚了不同国籍、不同行业领域、近四百位在沪爱乐者的非职业合唱团与乐队,以原文演唱的专业质量和气势恢弘、蔚为壮观的交响合唱赢得座无虚席的盛大场面,着实令人刮目相看。“经典永恒”大型合唱与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巾帼指挥家王瑾和Jordi英豪分别执棒,带领观众领略从巴洛克音乐到《布兰诗歌》的美妙之声,更展现出讲求专业精湛、包容共生、国际视野的海派文化特质。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丰富、风格多元、形式多样,包括从巴洛克时期的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到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福雷、普契尼,直至20世纪卡尔·奥尔夫的重要代表作。历经多个音乐风格时期,涵盖拉丁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等多国语种,透过旋律、节奏、和声与力度变化等多维度衍变,体现合唱艺术的传承与变革。这些合唱经典片段都是世界艺术殿堂里的珍贵珠宝,用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方式,不仅表达出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展现出超越豁达的生命态度,带给聆听者巨大的精神洗礼。

面对如此长跨度、高难度、多语种的大型合唱作品,指挥王瑾对演唱风格与语言吐字的要求十分明确且精准。比如《快乐时光》(选自《布兰诗歌》),不仅要快速清晰地唱出拉丁文歌词,还需捕捉不断变化的重音位置,唱出人类最为纯粹质朴的情感。事实上,无论从咬字发音的准确性、音色力度的统一性以及演唱状态的积极性等方面,合唱团的完成度都相当高,现场氛围与演出效果都达到超乎预期的和谐融洽。

音乐会上半场,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声乐及合唱作品专场。为追随“本真主义”的理想,指挥Jordi带领上海巴洛克独唱古乐团,采用巴洛克律制(A=415Hz)和近代复制的古乐器演奏,包括采用羊肠弦的提琴、巴洛克制式的管乐、可移动的管风琴等,力求“原汁原味”展现巴洛克艺术的魅力,带来不同凡响的听觉体验。由于缺乏现代乐器拥有的金属键和机械装置,仿古乐器具有相当的演奏难度。当晚演出,古乐团发挥极其出色,在抒情与激情之间演绎巴洛克音乐独有的戏剧性。俄罗斯键盘演奏家季拉拉,一人承担羽管键琴、移动式管风琴、电管风琴和钢琴四样乐器,其高超娴熟的演奏水平赢得了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一致的掌声。

今年是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先生逝世九周年。作为关门弟子,王瑾遵从恩师的教诲,组建上海国际联盟合唱团(SICL),邀请世界著名指挥家来沪执棒指导,为合唱团的成长搭建一流的学习平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合唱团队伍和影响力逐渐壮大,持续每年两次大型合唱作品音乐会成为沪上经典合唱的标杆。王瑾不忘师恩,继承并延续着马先生融化自己、滋润别人的“雪花精神”,让合唱艺术成为构建和谐、联结爱心的桥梁。同时,她致力传承恩师的合唱艺术理念,力求用真挚的情感投射唱出符合作品涵义的音色表达。

合唱是一种分享的艺术,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获得对生命的全新认知。从上海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来看,SICL为弘扬经典艺术、追求社会效应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中西融汇、和谐共生的城市精神,彰显海派文化的价值属性。正如音乐会最后一曲《哦,命运女神》,在气势磅礴、雄壮澎湃的声响中感叹命运的力量,颂赞生命的友谊。

信息

阿布拉莫维奇个展:能量转换

近日,“阿布拉莫维奇个展:能量转换”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展览灵感来源于阿布拉莫维奇与德国艺术家乌雷(ulay)于1988年在中国长城上的历史性行走,这一旅程使得他们成为首批穿越长城的国际艺术家。展览展出了千余张阿布拉莫维奇的长城行走图像,以及一系列以观众参与为核心、以水晶为载体的全新创作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深入体验阿布拉莫维奇艺术演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