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生才明白: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渡好他人,而是管好自己。五十岁以后,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别做以下3件糊涂事,避免跌入深渊。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输给人性?”
有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答案其实很简单,就三个字——我以为。”
我以为,给别人十分真心,自然也能换来十分真心。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有的人不仅要拿走你的十分真心,还会得寸进尺索要更多,却丝毫不会还给你半分。
俞敏洪提到过一段往事:20多年前,他曾遭到两次抢劫,不仅损失掉大量财物,还差点伤及性命。
一般人经历一次这样的事都会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而他的这两次噩梦之间仅仅间隔了一年。直到六年后,他才弄清楚自己为何会遭此厄运。
原来,俞敏洪曾因课程需要,租用过一个度假村,预付了20万,课程结束后,度假村需要退还3万元。可之前的预付款早已被度假村老板挥霍一空,拿不出一分钱来退还。老板心急之下,就去找俞敏洪求情。俞敏洪看他可怜,心一软,便说:“没事,实在没有就算了。”就是这句话,让度假村老板意识到俞敏洪不仅有钱,心地还善良,于是心生邪念,开始谋划抢劫。
很久以后再提起这件事,俞敏洪才幡然醒悟:我对他太好了,所以他一想犯罪就来找我。
对一个人太好,好到丢了分寸,其实是对自己太狠,不拿善良当回事。
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作家李尚龙曾提到:“每天过得一模一样。在这个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人工智能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越活越像人工智能。”
人活一辈子,最怕的不是忙碌,而是闲着。一旦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徒增各种杂念,精神世界也会随之变得匮乏,内心越来越贫瘠。日日闲着,月月闲着,年年闲着,离废掉就不远了。
2023年1月27日,翻译家杨苡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纵观她的一生,历经无数波澜,遭遇太多坎坷,可她从未停下脚步,把生活经营出了最精彩的模样。有人曾在跟她交谈后感慨道,她的思维非常敏捷,而且记忆力很强,言语间中气十足,根本不像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而这样的状态,正是源自她数十年如一日忙碌的生活习惯。
90多岁时,她每晚依然会读书到深夜,即便骨折住院,她也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刚做完手术没多久,她就在病榻上摊开稿纸,等到出院时已完成了那篇《命中无钻石》。
她的女儿在回忆起母亲时提到:“妈妈每天早上必读报,雷打不动,她喜欢了解各种社会新闻,晚年时又开始对理财感兴趣,不断学习新鲜事物。”
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当有人去拜访她时,她还是会用心打扮自己,描眉毛,涂口红,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客人。
最高级的活法,或许正是如此:用忙碌充实自己的灵魂,丰盈内心。
经典老剧《武林外传》里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白展堂沉迷于赌博,输光了所有家当,赌局的最后,老前辈断指轩辕告诉他:“赌就是赌,没有大小。因为赢了的还想赢,输了的就想翻盘。一旦赌得兴起就什么都顾不上了,只要上了赌桌,不管赌术高低、身家大小,不玩到倾家荡产,谁也别想收手。所以,久赌必输啊。”
从前不知其中深意,年龄大了才看懂:运气一旦被透支了,余下的路步步都是深坑。如果总想着投机取巧,贪图一步登天,用虚假的繁荣填补自己的欲念,最终必定会被欲望反噬。毕竟,人的好运再多,也总有用完的那天。
行走于世间,最高明的处世方式不是“心计过人”,而是“德行深厚”。漫漫人生路,最高级的处世境界不是“机关算尽”,而是“问心无愧”。
人生下半场,别再透支运气,修炼好自己的德行,好运自会降临。
德国作家黑塞在《温泉疗养客》里写道:我还有许多弯路要走,还会失望于许许多多的满足,一切都要等日后才能显示它的意义。
当你走过了弯路,就不会再盲目;当你明白了无常,就不会再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