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聪这段时间明显懂事了,他不仅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还时常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真正担起了家庭“小主人”的角色。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为了表彰聪聪的进步,决定带他去吃一顿自助餐。
聪聪可高兴啦,这可是他期待已久的大餐。一走进自助餐厅,聪聪就被各种各样的美食吸引了。鲜嫩多汁的牛排、香气扑鼻的烤肉、鲜美肥厚的海鲜……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聪聪兴奋地说:“今天我要‘敞开’肚子,好好享受美食。”
爸爸笑着提醒:“美食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此时的聪聪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迫不及待地穿梭于餐厅的各个美食窗口之间,扮演起食物“搬运工”的角色。他先是端来满满一盘海鲜,风卷残云般地将它们一扫而光。接着,他又拿来两串香气四溢的烤肉……
妈妈见状,连忙劝阻道 :“聪聪,别光顾着吃肉,还要吃些蔬菜水果哦。”
聪聪一边嚼着烤肉,一边笑着说:“好的,我等会儿吃蔬菜。妈妈,这个大厨的手艺真好!您也多吃点,顺便学学他的手艺,这样我保证每天都能吃上两大碗饭。”
接下来,聪聪继续大快朵颐,仿佛每一种食物都在向他招手,呼唤他去品尝。尽管家人们一直提醒他要适量、均衡地饮食,但聪聪一直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中,直到最后也没有去光顾蔬菜和水果,而是选择以一份冰淇淋作为这顿大餐的完美收尾。
当天晚上,聪聪的肠胃就开始“抗议”了。他感觉肚子胀胀的,很难受。回想起以前读过的绘本故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他懊悔地说:“原来我们的肚子里真的有一个‘火车站’,里面的小精灵也会因为吃得太撑而‘罢工’。以后我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发明一个‘进食自控器’来提醒大家均衡饮食。”
汤教授锦囊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自控能力不足可能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在不打击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并提升他们的自控能力呢?
我们可以采取“预想—引导—共创”的策略:“预想”即提前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引导”即在现场进行行为管理,适时给予提醒和指导,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共创”即与孩子一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这样,孩子在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后,会更加懂得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你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好故事、好做法,或者是感到困惑的事,欢迎向本刊投稿分享,汤教授为你做点拨、送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