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该对孩子“零容忍”吗?

2024-12-11 00:00:00刘小可
海外文摘 2024年12期

“就像一场可怕的噩梦”“太折磨人了”“简直和地狱一样”……2024年寒假伊始,法国铁路公司员工集体罢工,导致半数列车停运。然而,铁路旅客抱怨的并不是罢工事件,而是在列车上大呼小叫的“熊孩子”。近年来,儿童在公共场所烦扰他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哲学家马萨琳娜·潘若曾在其著作中就“零”这一营销概念进行了探讨:“‘零糖’‘零脂’‘零添加’……这些广告语不仅是商业宣传手段,也成了不良习好的遮羞布。”而如今,我们对儿童是否也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了?

经济学家克琳娜·马耶尔在其著作《不要孩子的40个理由》中写道:“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不愿生育,甚至有13%的父母后悔生了孩子。”双份收入、不生孩子的“丁克一族”在社交平台上自豪地分享着没有后代的生活,而支持环保、不生孩子的“金克一族”则试图通过放弃生育来拯救地球。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法国出生率下降了近20%。2024年1月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急需实施“人口重新武装计划”。

显而易见的是,人们压抑许久的厌童情绪正在蔓延,甚至催生了一个“谢绝儿童入内”的市场。在美国,就连充满童趣的迪士尼乐园也调整了产品策略,向儿童关闭了部分游乐设施,以满足越来越庞大的成人客群,比如加勒比海盗游船项目就已明确划分了“成人区”及“儿童区”。

|“谢绝儿童”演变为常态 |

近年来,一些旅游公司开始将“仅限成人”作为服务卖点。旅游业巨头途易集团的预订网站上有不少酒店仅接待16岁以上的客人,并配以“在梦幻环境中享受宁静假期”的宣传文案。法国的弗拉姆旅行社为不愿与儿童同游的客人推出了“成人团”,以便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宁静时光”。法国的成人酒店预订网更是与全球千余家仅限成人入住的酒店达成了合作,其中大部分酒店位于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法国还有约20个露营地也仅对成年人开放。

“‘仅限成人’本是一个小众市场,如今却在不断发展壮大。在不久的将来,‘谢绝儿童’或将成为一项常规服务。”法国旅游运营商联盟主席勒内–马克·希克利说。令人震惊的是,谢绝15岁以下儿童入内的场所其实备受家长喜爱。“这种需求早已有之,只是近十年来,大家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仅为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异域之旅”旅行社创始人吉尔贝·西内罗说。

如今,欧洲大部分铁路公司都在列车上开设了家庭包厢,以避免全家出行的旅客打扰他人。意大利国营铁路公司将车厢划分为了快乐车厢与静音车厢,两种车厢的氛围截然不同。快乐车厢洋溢着欢声笑语,旅客兴奋得犹如一群前往夏令营的孩子;而静音车厢内几乎无人交谈,人们仿佛置身于安静肃穆的西斯廷大教堂。这一措施确保了同一车厢内的旅客能够和谐共处。该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静音车厢将会越来越多,因为这种车厢的需求量正在日渐增大。

“这种歧视行为还要发展成什么样子?难道以后火车上不能有老人、飞机上不能有孩子、餐厅里不能有婴儿了吗?很多时候,不讲文明的反而是成年人。在火车上高声打电话的大人多得很。”一名30多岁的父亲提出质疑。他带着女儿乘坐公共交通时,经常被侧目而视,而他早已习以为常。记者樊尚·科克贝尔认为,厌童是社会危机的征兆,预示着人们日益封闭孤立,对一切他者都十分敏感,越来越难以向除家人以外的其他人展现同理心。

| 个人主义兴起 |

“诚然,部分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确实有问题,但根源在于他们的父母。”图卢兹第二大学儿童心理学讲师奥利维娅·特鲁佩尔说,“持‘积极教育’理念的家长给予了孩子过多的自由空间,以至于他们未能学会管理沮丧情绪。此外,厌童现象也反映了个人主义的兴起,体现了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这是单亲家庭增多、家庭关系弱化的结果。”

育有四个孩子的特鲁佩尔表示,“如今许多父母都感到迷茫。在积极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未给年幼的孩子立下规矩,导致孩子成长为让周围人都难以忍受的‘熊孩子’。”“自20世纪70年代起,家长普遍担忧孩子缺爱,不料却因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今天的孩子大多在情感上极具安全感,但却难以把握社交分寸,原因在于他们是在父母无条件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成长心理学家迪迪埃·皮厄说。

“每一代人都认为下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观点毫无事实依据。”儿童精神病学家拉埃丽亚·贝努瓦笑着说,“成年人对儿童的忍耐度越来越低,我认为这并不是积极教育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成年人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儿童,将他们视作负担。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的是成年人对儿童的歧视。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与社会无关。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

实际上,社会有责任为儿童提供更多进入公共场所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社交互动中学习融入社会。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可供小朋友自由探索的空间急剧缩减,公共场所已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被成年人挑剔的目光严密监视,仿佛被束缚在了无形的牢笼中。

列车上大呼小叫的“熊孩子”经常让旅客抱怨不止。

近年来,韩国生育率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公园、餐厅、博物馆及图书馆开始限制儿童入内。目前,该国共有约600处“无孩童空间”。2024年1月3日,韩国卫生部发起了一项宣传运动,以期遏制这种趋势。韩国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韩国成年人不希望在公共场所看见儿童。

近年来,韩国生育率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公园、餐厅、博物馆及图书馆开始限制儿童入内。图为当地两家咖啡店贴出的“禁止儿童进入”标识。

荷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2019年,奈梅亨市的一所小学因学生吵闹而遭到附近居民投诉,最终被政府勒令关闭操场。而在法国,成年人对儿童的厌恶情绪已蔓延至婚礼宴席,许多请柬甚至标注“请勿带儿童赴宴”的字样。“有这种要求的新人不在少数,大多是家庭背景优越的年轻夫妻。”婚庆公司负责人莫尔甘娜·迪克勒托说。

| 化解难题 |

2023年9月,雅德和康坦在布列塔尼举办了婚礼,只邀请了年满16岁的宾客。雅德说:“孩子会在教堂里哭闹。到了晚上,带着孩子的朋友也会早早离场,无法尽情享受晚宴。婚礼是我们的大日子,我不希望有孩子捣乱。而且,朋友们都理解我的决定,没有任何不满。”

举办一场没有孩子的婚宴,真的可行吗?曾被邀请参加此类婚礼的档案管理员纪尧姆提出了反对意见:“婚礼是家人团聚的喜庆时刻,而孩子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没有哪个孩子是真的调皮得让人无法忍受。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可爱又礼貌的,不是吗?”法国婚庆行业工会秘书长朱斯蒂娜·于埃特说:“作为婚礼策划者,我们时常处于两难境地。我们无法在请柬上直接写明拒绝儿童参加,只能用语言艺术来化解难题。”雅德和康坦的婚庆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措辞,最终选定的方案是:“有时间能陪陪祖父母,相信孩子们会很开心。”

11c7061c65e968c23625940b49767b38824472abee4afbe9815240cb28b7be16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车站”比萨餐厅,最近因禁止顾客带儿童入内而受到批评。该餐厅表示,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店内拥挤的通道并不适合儿童玩耍。

为了响应“无孩童婚礼”的大趋势,许多婚庆公司都精心打磨了多套请柬措辞,供新人选择。比如,巧妙指导型:别忘了提前预约儿童看护服务;直白要求型:请您尊重我们谢绝儿童参加的决定;简洁明了型:仅限成人;略显虚伪型:我们非常希望您的孩子能来参加,只可惜场地有限,我们只能艰难地决定,此次婚礼仅限成人宾客;以及冷酷无情型:婚礼场地游泳池无人值守……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