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联储利率调整回顾
美联储决策一般基于维持物价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但从长周期看行动逻辑有所差异。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维持2%左右的适度通胀水平、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但在不同时期,美联储关注的政策目标会根据当时环境和事件各有侧重。具体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联储政策可以10年为一个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对应不同的主要挑战和行动逻辑(见图1和表1)。
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长期高通胀采取强硬的紧缩货币政策。20世纪70至80年代,叠加两次石油危机等冲击,美国陷入长达10年的高通胀。历任美联储主席因担忧经济衰退而采取“扩张-紧缩”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但并未取得显著效果。1979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任后,以经济衰退为代价,以降低通胀指标为核心,强硬推行紧缩货币政策,成功应对了通胀。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等多种货币理论碰撞。沃尔克早期采取货币主义思想,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将限制货币增长作为政策的重点。1982年则转向价格型,将控制目标转向联邦基金利率,以此来逐步引导市场预期,此后通胀率基本稳定在5%以下,经济也逐步恢复增长。
20世纪90年代,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进入“大缓和”时代。进入90年代,在基本摆脱高通胀的困扰后,美联储继续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并引入泰勒规则,将联邦基金利率作为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反应函数,提高了政策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为应对海湾战争爆发带来的经济衰退,1990年7月起美联储开启了长达27个月的降息周期,累计降幅525个BP,1992年9月目标利率低至3%,为10年来的最低点。此后,美国进入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时期,以低利率、低通胀为主要特征的“大缓和”时代来临。然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成为滋生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导火索,也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21世纪前10年,全球危机频发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开启非常规货币政策。进入21世纪,全球进入动荡和危机频发时期。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9·11”等事件连续冲击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一年之内连续降息11次,将目标利率从6.5%下调至1.75%。此后,又通过连续加息回撤危机时期的宽松政策。这一阶段,虽然美联储将利率水平降至历史低点,但总体根据数据和规则有节奏调整,仍属于常规货币政策范畴。而2007年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美联储连续8次大幅降息375个BP,仍未阻止失业率持续走高,以及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流动性危机等风险事件。此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发生转向,由小步慢跑式的调整,转向激进的宽松政策。2008年12月,美联储继续将利率下调100个BP,进入零利率时代。此外,美联储采取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开启量化宽松。
2011至2020年,多重因素影响下美联储仍未走出零利率时代。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2011至2012年失业率仍在9%左右的较高水平。在伯南克的指导下,美联储主张继续维持超低利率。2015年,在危机影响基本消退、美国经济稳定复苏后,耶伦领导的美联储开始考虑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开启新的加息周期。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以每次25个BP的幅度连续加息9次,将目标利率调高至2.25%至2.5%。此外,2017年10月美联储正式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计划,通过加息与“缩表”的组合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联储重启非常规货币政策。3月份两次降息共下调150个BP至趋近于零的超低水平,同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快速、激烈的反应虽然避免了大规模的经济崩溃,但同时也为后期经济反弹中通胀的上升埋下伏笔。
2021年以来前期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副作用显现,通胀水平升至40年来最高,美国利率中枢重回历史高点。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已使美国的通胀水平积重难返,此时应对通胀成为美联储首要目标。2022年6月至11月,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75个BP,创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大加息幅度。2022年6月1日,美联储正式启动缩表,宣布6月起以每月475亿美元的速度缩表,9月起每月缩表力度将扩大至950亿美元。
相关经验和启示
从上述梳理回顾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经验给我们一定启示。一是美联储主要受“数据驱动”,一旦发现某种趋势抬头即通过预期引导等方式进行调节,并快速做出加息或降息反应,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总体有效。二是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即时效果较好,但会带来高通胀等负面影响,如何以适当方式及时退出是关键。三是行动逻辑方面,在经济危机或重大事件冲击时期,美联储多以促进就业稳定、防止经济衰退为首要目标,采取较为激进的降息手段,往往步伐大、频率高,甚至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而加息周期之后政策调整过程中的降息,往往采取小步慢跑方式。
从本轮降息看,发生在美国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减弱的背景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形容为一个“强有力的行动”。因此,本轮降息并无显著的事件触发因素,更趋向于是美联储为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做出的重要政策调整。就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美联储降息可释放一定货币政策空间,也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货币贬值以及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压力。新兴市场国家可把握住时间窗口,因势利导优化宏观调控政策,为本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刘旭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研究二部处长,兰盈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研究二部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航对本文亦有贡献。责任编辑/王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