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从多方面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2024年以来监管不断强调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提出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并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相比短期资金的投机性,中长期资金在稳定市场预期、活跃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须着力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各项市场机制,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中的权益资本比重,同时可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以便提高市场内在稳定性。近期国家关于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举措包括以下三项:
第一,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有助于修复企业信心、提振市场风险情绪。该工具的创设旨在通过央行再贷款的形式促使银行向上市公司或者公司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款项用于对公司股票的回购和增持。若优质上市公司看好自身价值,有回购或增持股票的意愿,但缺少资金,银行可通过该再贷款资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此举措可以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将提高资本市场整体的投资标的质量,同时会增强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这也是保证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前提。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重点支持重要行业和薄弱环节,本次新设针对资本市场工具,足见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重视。
第二,社保、保险、理财加大入市,有助于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机制。从制度上,需要为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创造投资环境,在监管方面应该对权益投资进行合理监管,不能太过严苛,以防堵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通道,要落实政策方面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企业职业年金管理的考核期拉长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配合。从方式上,我国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存在就意味着,养老保险资金要依据各个层次自身的特点进行投资管理,未来有望形成针对投资者风险偏好设立账户管理体系,提高投资灵活度。从市场生态上,重点是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引导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增长性和可预期性,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升“长钱”的“长投”意愿。
第三,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有助于支持公募基金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重在体现政治性和人民性,过去更重视规模的考核模式获将得到改变,更加重视基于收益率的规模考核。投资者回报导向的转变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同时或将促使公募基金向绝对收益化、养老金化、ETF化转变。
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以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
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并购重组是优化市场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在全球产业变革的过程中,要想占据有力的经济地位,我国需要在制度方面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引导产业进行更高质量的整合。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是继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与“科创板八条”后,我国针对并购重组市场出台的又一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了政策端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力度、提高并购重组市场活力与效率的态度和决心。
并购重组支持政策频繁出台,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相关并购重组政策将助力重点市场热度继续升温,预计未来并购重组方向将围绕战略性新兴行业,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将有效配合创投发展相关工作,针对转型升级的跨行业并购以及针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也将不断出现,有望在当前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放缓下为优质创投资产的投资者提供回报路径。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供需资金期限结构失衡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本市场供需资金期限结构失衡的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中长期资本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主要集中在短期资金上。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倾向于追求短期收益,导致市场上短期资金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短期化的资金结构使得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进一步抑制了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其次,中长期资本的不足使得许多企业在融资时面临困难。许多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资金支持来实现其发展目标。然而,当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中长期融资工具相对匮乏,导致这些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的资金。最后,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问题。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短期投资为主,缺乏针对中长期投资的有效工具。
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资本市场监管意义重大,然而,当前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监管覆盖面和穿透性不足。尽管监管框架在不断完善,但对于某些新兴金融活动和复杂交易结构的监管仍显不足,导致监管盲点和套利行为。其次,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存在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此外,投资者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获取、风险识别和法律救济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市场波动性大,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机制有待加强,以防范和化解可能的金融危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跨市场、跨行业、跨境的金融活动中,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尤为重要,但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障碍。最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中维护市场稳定,防范外部风险,成为监管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处于弱势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中小投资者在这一市场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他们通常缺乏与大型机构投资者相匹敌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分析能力,这导致他们在投资决策上往往滞后,无法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首先,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体现在公司治理参与度上。由于持股比例较小,他们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有限,难以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时,如内幕交易、利润操纵等,往往无能为力。其次,法律保护不足也是中小投资者面临的一个问题。相对于大型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在法律诉讼和维权方面的资源有限,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因为诉讼成本高昂而选择放弃维权,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最后,中小投资者在市场教育和金融知识方面也存在不足。他们可能缺乏对投资风险的认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容易受到市场谣言和非理性行为的影响,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价格发现功能尚未完全实现
看空报告的缺失削弱了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使得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股票得以长期留存于市场。此外,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收益率曲线不够完善。由于市场缺乏高效的做市机制,整体交易活跃度较低。国债发行主要集中在短期债券,长期债券的供应明显不足。这一现象限制了国债在市场化定价中的作用,也削弱了其作为定价基准的功能。
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足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明确显示了对于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坚定意愿。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封闭与保守,逐步向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希望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意愿,也体现出其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战略考量。放宽外资持股比例至100%这一举措,是一个显著的信号,表明中国对于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持开放态度。这为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中国的独立运营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通过这一举措,中国希望引入更多外资金融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进而推动国内金融业的转型升级,促进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探索提振资本市场的有效路径
建立和完善中长期资金的激励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供给能力。当前市场中短期资金过剩而中长期资金不足,部分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吸引长期投资。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中长期投资。同时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引导商业银行增加中长期贷款比例,鼓励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长期投资产品,来增加市场的中长期资金供给。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适当引导,促使其更加注重长期资金的配置。
强化监管,完善基础制度和法规建设,为监管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关于资本市场稳健高效发展的一系列基础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准入退出、发行、上市、交易、登记结算、信息披露、稽查处罚、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领域的法律、规范和政策部署。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基石,是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市场体系的关键举措,做到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借鉴国际经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通过市场化的道德、诚信、自律机制约束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升市场监管的作用。
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资本市场应为中小投资者切实做好服务,增加居民资产性财富。从制度设计、监管执法、稽查处罚、代理人诉讼和权益保障等各方面健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格局,持续畅通投资者诉求渠道,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督促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中小投资者利益,完善损失赔偿等。同时,加大投资者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风险意识,引导投资者选择适合的投资品种,增大其在资本市场的获得感,增强对市场的信心,提高入市积极性。
为了提升全球化,中国需要逐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我们可以借鉴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开放措施。中国资本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以便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播。建立稳健的逆周期调节机制,有助于管控跨境短期资金流动的波动,确保市场不因短期资本流动而陷入不稳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能够有效保护中国市场免受外部风险的冲击,实现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跟随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开放制度和法律,为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融资渠道,从而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的实施已有效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也获得了国际投资者的广泛认可。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对提振资本市场的未来政策思考
政策给予投资者稳定预期,并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长期投资配置。长期来看,政府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让市场参与者相信长期投资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这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上保持连贯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同时优化资本市场期限结构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长期资金的配置,同时,应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确保其在提供长期资金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风险。
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根据证监会下一步重点工作内容,未来资本市场将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全国性的金融监管平台,对金融市场涉及的各项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监管,加强对整个市场各个环节的全链条、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约束制度。这样可以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健全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未来资本市场会更加突出重典治本,提高违法成本。
借鉴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在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关注那些以投资者保护为核心的市场规则和制度设计。例如美国和欧洲在证券市场监管方面采取了较为严谨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且拥有成熟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可以研究这些做法,结合自身的监管特点,逐步优化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在促进市场自由度的同时,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通过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资本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进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通过深入研究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案例,中国还可以吸收其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做法。例如,发达市场在金融产品多样化方面有许多创新经验,包括对冲基金、资产证券化、绿色金融等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同时,金融创新也能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韧性,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推动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并促进平衡发展。上海、深圳和香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三大核心城市,各自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通过加强这三大证券市场的分工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创新和多样化的市场体系。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具有稳健的主板市场,聚焦于大型企业的股票发行和交易,其在制度规范、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优势。通过吸引更多优质蓝筹企业上市,上海市场能够进一步强化自身作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蓝筹集聚地的地位。深圳的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尤其是在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可以容纳那些具有潜力但暂时未能满足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这样能够进一步丰富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层次,支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香港市场则具备独特的地理和制度优势,连接内地和全球市场。通过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香港在吸引新经济公司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力。因此,上海、深圳和香港市场可以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特长,通过合作与互补,使得各层次市场齐头并进,互相支撑,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李超为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廖博为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费瑾为浙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责任编辑/王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