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毅,湖北省教育厅驻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铭、熊鑫、陈必睿,湖北省教育厅驻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工作队队员。
金秋时节,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游人如织。游客们或登磨山、眺澴水,或游展馆、转石磨,品味当地的乡土人情,而在广场上高高飘扬的红旗则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昂澎湃的革命岁月。
2021年7月,省教育厅驻村工作队来到了孝昌县磨山村。磨山村因村内的磨山而得名,磨山生产石料,村民靠山吃山,有着千年石艺史,祖祖辈辈以石艺立身,精湛的锤凿雕琢之功,制得各种石器,畅销全国,尤其盛产石磨,远近闻名。磨山村还是一片有着红色记忆的热土。1946年6月26日,随着“中原突围”战役的打响,29日凌晨,王树声大将率领左路军一万三千余人,在磨山南端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一夜,胜利突围,书写了一段传奇。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村集体产业薄弱,村里种植养殖发展均以失败告终。
面对这样的处境,工作队没有退缩,而是通过屋场院子会跟村干部和村民们座谈聊天,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决定,将农文旅融合发展敲定为村庄发展的主基调。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石磨普遍被机械取代,不再吃香。昔日因石头而火热的磨山村,顿时没了生气,成了“空心村”。在工作队的撮合下,磨山村的媳妇杨柳叶女士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回到磨山村,租下18间老房子,开办“故乡情”农家乐和“磨山小筑”民宿,经营餐饮和民宿的同时,帮助村民们销售自家的农产品。
接下来的就是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货物才能走出去,游客才能进得来。磨山村的整体道路已经较为完善,但磨山的环山公路却是个断头路。工作队当机立断,投入专项资金连接磨山村东西旅游环线,打通环山道路520米,为进一步推进农旅融合打好基础。在接下来的3年中,工作队不断加大投入,相继建设了山顶的售卖亭、邀请中国物流集团投资建设电商大楼、协调县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建设中原突围纪念馆、民俗馆、石艺馆、村史馆、农耕文化馆,让游客来了以后有逛、有吃、能住。
硬件设施建设好了,“软提升”也要跟上。工作队发挥磨山村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宣传中原突围战役,并积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工作队也与当地的研学机构进行合作,吸引学生来此进行研学旅行。此外,工作队也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上投放宣传视频、文章等,提高磨山村知名度。这样一套组合拳为磨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量。工作队注册并积极宣传“磨山印记”品牌,在打响品牌后与所属王店镇政府协调,将周边村内农产品统一打上“磨山印记”品牌进行销售,从而带动盘活整个王店镇的农村电商发展,村民们的腊肉、豆丝、糍粑等开始走出这个沉寂已久的山村。
莫问石头何处去,只道磨山好地方。3年的时间里,省教育厅工作队不断接续,围绕农文旅产业大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激活原来沉睡在乡间的山林、房屋、红色历史等资源资产,让昔日的旧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