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蔬”写好日子

2024-12-09 00:00王颖朱翔宇叶国平房曲奇魏明明倪兰
党员生活·下 2024年11期

“又是一个秋收秋种的季节,来看看这里的农村,看看这里的庄稼。”

11月5日,金秋沃野,岁稔年丰,习近平总书记赴咸宁市嘉鱼县考察。自潘家湾至蔬菜长廊,总书记步入田埂看甘蓝长势,走进乡村话全面振兴。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

40年种好一颗菜

立冬将至,沃野田畴生机勃勃,蔬菜长廊葱翠欲滴,万亩甘蓝长势正好。

田埂间,随处可见菜农们手起铲落、采收甘蓝的忙碌身影。经过简单处理,一车车甘蓝即采即送,整装待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种满甘蓝的阡陌之间,有一座亭子静静伫立。这座亭子名为“振兴亭”,供劳作者日常休憩。亭子中央,圆滚滚的甘蓝“躺”落一地,闻名前来的行人熙熙攘攘,争相购买新鲜甘蓝。现场也有部分企业赶来寻求合作,气氛好不热闹。

连日来,村民们沉浸在11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村考察给大家带来的振奋与喜悦之中。

“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临近正午,57岁的菜农叶祥松仍在地里忙活。除草、松土、砍菜、剥叶、装筐……一箩筐圆滚滚的甘蓝,经过他的打理,很快变得整整齐齐。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能见到总书记,真的很高兴。”回忆起与总书记的交谈瞬间,叶祥松激动不已。

叶祥松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沿田埂走进菜地深处,俯下身按了按菜头,细细察看甘蓝长势是否紧实。

总书记详细询问蔬菜品种、生长周期与销售渠道,心中最牵挂的,还是乡亲们的获得感。

“总书记很专业,问得也很细,蔬菜的价格、每亩的收成、我们的收益,他都很关心。”叶祥松说。

临行前,总书记微笑着探身向前,主动伸出手来。叶祥松激动地迈前一步,双手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

“他是真正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我感到特别温暖。”种了40多年地,叶祥松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自家田里。

作为周边最早种蔬菜的“元老”之一,叶祥松1983年便开始种菜。“7户人、1头牛,我们试着种包菜,拖到周边卖,发现收入能比种水稻高一些。”叶祥松说。

这便是潘家湾镇“蔬菜长廊”的起源。

“原先我们这里的村民,水稻棉花都种过,尝到种植甘蓝的甜头后,村民们你种我也种。”潘家湾镇党委副书记陈林形容当时的场景,“就没有土地是撂荒的。”

2012年,嘉鱼县实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程项目,建立优质蔬菜板块基地。潘家湾镇沿江而建的蔬菜长廊便逐渐有了雏形,贯连潘家湾村、肖家洲村、四邑村等村庄。

“如今,蔬菜长廊已形成长约10公里,面积2.7万亩,年产21万吨的集中连片种植模式。”陈林介绍,蔬菜种植逐步变成本地的支柱产业。

蔬菜“种得好”,如何“卖得俏”?

潘家湾镇农业农村中心技术人员刘朝辉介绍,镇上成立了蔬菜营销协会,培养蔬菜“经纪人”帮助农民解决销路问题。甘蓝种子种下不久,“经纪人”便开始联系菜农收购蔬菜,从蔬菜采摘、打包、装车到销售,都有专人负责。

“以前,菜农最远只能把蔬菜卖到咸宁市区,在‘经纪人’的帮助下,蔬菜不仅可以卖到全国、卖到海外,还可以在网络直播间卖,既拓宽菜农的销售渠道,也能够增收。”刘朝辉说。

“现在种甘蓝,根本不用愁销路。”谈及和过去种甘蓝最大的不同,叶祥松算了一笔经济账——

种植40亩甘蓝,现在每亩地可产甘蓝8000至12000斤,每斤甘蓝卖到6毛钱,年收入能有20万元,比以前种棉花翻了至少10倍。

还有十来天,甘蓝即将上市,和菜农们同样忙碌的,还有潘家湾镇约300名“经纪人”。他们已成为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确保甘蓝卖得更好、行得更远。

从一粒种到一条链

“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

嘉鱼县作为农特产品聚集地,在科技兴农的征途上展现出无限潜力。围绕蔬菜特色产业,潘家湾镇本地重点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做好种子培优、选育、研发工作,做强“种子芯片”,端牢“中国饭碗”。

10多年前,这片甘蓝地百分之九十用的还是进口种子。

“听到现在市场上七成种子由我们自主培育研发,总书记很高兴。”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张建建说,总书记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现代化,深知一粒种子的分量,现场聆听总书记教诲,信心十足、干劲满满。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嘉鱼县将质量和品质作为蔬菜产业“生命线”,离不开苦心研发的“独门绝技”。

张建建介绍,进口种子往往采取“饥饿营销”,一般按市场需求70%投放,且价格更高,货源不稳定,极易“水土不服”。

为解决甘蓝等蔬菜种子“卡脖子”问题,金润农业携手“中国甘蓝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团队联合攻关。

双方合作的前5年颇为曲折。“选育出来的品种,有的耐寒但长势不好,有的长势好但颜色不符合要求,总之跟国外品种有明显差距。”张建建说。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3年,研发团队决定主攻耐寒圆球甘蓝。历时5年培育,中国种子“思特丹”横空出世。

“‘思特丹’的问世改变了国内甘蓝种子依赖进口的困境,成为长江流域越冬甘蓝主栽品种。”谈起“中国种子”,张建建颇感自豪,“现在种子价格较之前降低一半,亩产量提高20%,我们不再受制于人,随时都能买到优质的国产种子。”

在潘家湾的14年间,方智远院士团队与金润农业共建潘家湾金润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试验田由最初的几十亩扩大到200亩,常年进行十字花科类蔬菜试种、选育及推广,目前已种有2300余品种。

蔬菜“芯片”,嘉鱼“质”造。从一粒种到一条链,金润农业的攻坚重点以种业振兴为核心不断外延。

——成立联农带农合作社,严格新品种种子试种,筛选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质蔬菜品种,向合作社员逐步推广。

——推行“公司+基地+农民”生产模式,通过标准化水培育苗,推广健康栽培技术,季度播种育苗及成苗移栽可辐射带动周边2000余名农户参与栽种务工。

——创新“订单式种植+期货制”销售模式,提供种植技术到销售管理“一条龙”服务,帮助菜农节约时间成本,规避市场风险,确保稳定增收。

“蔬菜基地一个棚能培育20万株左右的菜苗,满足供应5万亩蔬菜栽种用苗需求。”张建建说,如此既能保护菜农的种菜积极性,公司也有了稳定货源。

截至目前,金润农业拥有8250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与5500亩蔬菜订单生产基地,每年可繁育蔬菜种苗8000余万株,蔬菜产业每年也为农民人均增收1.6万元。

一粒良种带富一方百姓。种子不愁、价格不愁、销路不愁,“嘉鱼甘蓝”等品牌也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金润效应”让甘蓝种植户菜地“淘金”、连年有“鱼”。

“潘家湾蔬菜产业现已覆盖从育苗选种、规模化种植,到蔬菜职业经纪销售,再到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全链条。”总书记的到来,更加坚定了“张建建们”托稳“菜篮子”的信心,“我们将争取不断取得育种新突破,让老百姓用上更多高产质优、安全健康的种子,护航‘菜园子’稳产保供。”

建强乡村全面振兴“桥头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

放眼广袤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不能忘了农民这一头,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牢记嘱托,奋勇争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嘉鱼县各基层党组织持续筑牢战斗堡垒、凝聚先锋力量、壮大富民产业,以蔬菜产业“金字招牌”为龙头,建设“平原蔬菜、湖泊鱼虾、丘陵林果(香柚)”种养板块,带领群众开荒拓路、掘池引水,蹚出一条产业振兴之路。

“全县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4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建土地股份、旅游股份、入股龙头企业等形式的合作社,拓宽发展模式,引导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良性循环。”嘉鱼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蔬菜、水产、林果……一个个绿色板块让嘉鱼“菜篮子”物丰货足,鼓足农民“钱袋子”。

“嘉鱼现已建成四大蔬菜板块基地。在蔬菜产业的带动下,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432元,增幅7.8%。”嘉鱼县农业农村局蔬菜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喆介绍,蔬菜产业见证着嘉鱼农户增收致富的实践,“嘉鱼蔬菜”品牌已叫响全国。

为持续经营好这一方水土,去年,嘉鱼县与武汉市农科院共建湖北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探索院县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模式。围绕蔬菜、稻粒品种选育,农副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研究攻关粮食产业发展核心技术。

田间长出科技赋能的绿色,凝注人才智汇的结晶。研究团队发挥嘉鱼本地水产资源优势,开展“稻—虾—鱼生态种养技术”现场培训,培养扎根田野、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富民产业的技术人才队伍,让绿色田野充满希望。

“在不影响传统稻虾生产模式的基础上,每亩能够额外增收鳜鱼300—500元。”张喆介绍,在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大幅提高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率。

下一步,嘉鱼县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中心,力争到2025年绿色蔬菜标准化覆盖率达95%以上,实现品质信赖、销量增加、附加值提高三者共赢。

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诗经嘉鱼”里的期盼。从“一张蓝图”到“一幅实景”,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农民的辛劳,每一个季节都为新的收获筑牢基础。岁月沉淀中,群众的笑脸,便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最美“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