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而提升粮食产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贵州省粮食产能发展现状,从耕地资源限制、科技支撑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种植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等五个方面解析了粮食产能提升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住粮食生产命根子、科学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坚持良种良法保驾护航、依托农业科技赋能增收、号召全民参与节粮减耗、做好重点领域筑巢引凤和积极探索树立适度替代等八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粮食产能提升 贵州省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立足国情农情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并进一步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政治责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粮食安全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解析,宏观层面侧重国家或地区粮食供应总量能满足消费需求并保持供应稳定[2],有能力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微观层面侧重个人在任何时候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都能获得充足、营养和安全的粮食[3]。当前,在人口增长、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壁垒等多重不可控环境影响下,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贵州省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科研条件等从粮食产能提升视角对粮食安全作出解析。
一、贵州省粮食产能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山地丘陵占92.5%,平均海拔1100米。受高原山地立体气候影响,部分地区光照常年不足,旱灾、霜冻、雹灾、雨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增加了贵州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给贵州粮食安全造成了较大压力。近年来,在系列政策举措下,贵州省粮食生产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产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供需由过去的“紧平衡”转变为“输入性平衡”,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情况(1979-2023年)详见图1。
(一)粮食播种面积
2023年,贵州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160.9万亩①,超国家下达任务4.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粮食稳定度达到1.1,较上年提高0.8。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呈波谷状态“先上升-后减少-趋平稳”的趋势,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100万亩以上,其中2014年播种面积最大(4708万亩),1985年播种面积最少(3318万亩),1993年以后,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迈入4000万亩这一台阶。未来要提升贵州省粮食产能增长,必须严格控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让粮食作物种植在适宜生产的耕地上,始终抓紧耕地就是粮食生产的生命线。
(二)粮食生产产量
2023年,贵州省粮食产量1119.7万吨,超国家下达任务40.2万吨,产量连续4年增长,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从1979-202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自1996年以来,贵州省粮食产量基本能稳定在1 100万吨左右,其中2016年产量最大(1 264.25万吨),1981年产量最少(567万吨),粮食产量增幅逐步放缓(见图1)。在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减少、耕地资源缺乏和自然气候条件等影响下,贵州省粮食产量依旧保持一定的稳定增长趋势,其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粮食单产情况。2023年,贵州省粮食平均单产达到269.1公斤/亩,同比增加2.6公斤,增速1%,单产增速全国排名第12,西南地区排名第3,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从1979-202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贵州省粮食单产自1991年迈入225公斤/亩的水平以来,往后年份基本能稳定在250公斤以上,粮食单产稳步提升的主要贡献是农业科技进步。但与全国和周边省份相比,贵州省粮食单产仍处于较低水平。如2023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贵州省仅269.1公斤/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1%。周边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平均粮食单产分别为374.1公斤/亩、360.6公斤/亩、310.2公斤/亩,也分别比贵州省高105公斤/亩、91.5公斤/亩和41.1公斤/亩。
二、贵州省粮食产能提升面临问题
粮食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投入以及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影响。总体看来,贵州省粮食产能提升难度不容小觑,除了与耕地质量较差、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过高等有直接关系外,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也对粮食产能有一定影响。通过调研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情况看,贵州省粮食产能提升依旧面临以下问题:
(一)耕地资源限制粮食产能跃升
贵州省山地丘陵面积比重大,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且质量普遍偏低,全省有58.07%裸岩石砾难以利用,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足[4]。三调数据显示,贵州省耕地5208.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35亩。耕地分布不均衡,全省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毕节市和东北部遵义市,面积2 139.17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1.72%。水田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遵义市,面积799.42万亩,占全省水田总面积的61.01%。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呈现“陡、碎、薄、干、散”的特点。“陡”主要是耕地坡度小于等于2°的平地只有218.15万亩(占4.19%);“碎”主要是耕地破碎化程度高,全省耕地共500.21万块,块均面积10.24亩,10亩以下面积的耕地数量占地块总数的75.97%;“薄”主要是耕地耕作层薄,土壤贫瘠,耕地质量差,耕地平均利用等别10.96等,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等周边省份;“干”主要是工程性缺水严重,耕地灌溉保障率低;“散”主要是农户自有耕地不集中连片,较为分散,如1户人家耕地分布在十余个区域,难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耕地资源条件极大程度限制了未来粮食产能跃升。
(二)科技支撑不足弱化产能提升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对于粮食产能提升亦是如此。尽管贵州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从2015年的45.42%增长到2023年的57%,但与国家62.4%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差距越来越明显。农业科技支撑不足主要表现为种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和农机装备不充足等方面。其中种业创新能力不强较为直接的表现是“粮食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广度深度不够,缺乏突破性品种。”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自育水稻品种市场占有率约20%,自育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约50%,油菜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约70%。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表现为“良种良法不配套,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较慢。”一线农技人员主责主业不清晰、队伍人员不稳定时有发生。农机装备不充足表现为“农业机械制造业基础薄弱,农机具普及度不高。”目前推广的产品多集中在旋耕机、微耕机、稻麦脱粒机等设备,适宜山地丘陵的小型化、多功能、组合式农机具缺乏。此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农业科技重大原创性前沿性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和生产“两张皮”现象突出,很多粮食作物品种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品质不足、更新换代缓慢等问题。
(三)经济效益较低抑制产能提升
近年来,由于种子、人工cIk6iTrfffDM14k9qAFPPA==、土地、农药、肥料、机械作业等主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升幅远高于农民粮食出售价格增幅,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农户更愿意种植其他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部分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如在水城调研时,农户表示现在种地基本不用人工除草,只要多施肥料,在该除草的时间段打除草剂就可以坐等收获,这直接导致土壤板结、养分失衡和酸化等问题不断加剧,明显对粮食产能提升形成了不利影响。此外,据七普数据,贵州有760余万人在外省务工,其中多数是农村人口,人口外流也直接导致全省农村的留村人口多为老人、儿童,缺乏劳动力也导致粮食种植规模难以扩大,多数情况下依旧保持传统农业耕种方式。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种粮不再是农民“主业”,农村有人“种地”无人“养地”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思南调研,农户普遍反映尽管种粮国家有补贴,但种植一亩玉米的种子、人工、化肥、机械采收等成本合计仍达800元左右,而销售玉米收入和成本基本持平,核算下来基本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松桃调研,农户说:“在外面打工一天可以挣100块钱,但在家种地,一年下来除去种子、肥料和人工这些成本,收益很少。”尽管我国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制定了很多补贴政策,但随着种植成本增加、补贴资金难以弥补上升的种粮成本,种粮效益不容乐观。
(四)种植结构调整阻碍产能提升
在脱贫攻坚期间,为推动特色产业、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耕地资源挤占,间接抑制了粮食产能提升。并且由于优质耕地的承包经营权主体分散,土地承包往往将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分配给更多集体成员,形成耕地被农户的承包权分割成诸多细碎地块,而承包者种植意愿不同,往往直接影响原有土地的规模化利用,导致农业种植规模难以扩大。同时,加之良种良法推广不足,粮食产能提升依旧不充分不明显。尽管经过多年积累,贵州省各地区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校都积淀了不少技术装备,如水稻“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增产10%以上)以及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增产25%以上),亩均基本能实现增收100元以上;玉米“一增五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增产15%以上)等,但因为种地农民年龄偏大(普遍50岁以上)且文化素质较低,难以让更多新技术、新模式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并且由于早期种植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相应时间对那些“低质、低效”的产业进行重新调整,才能让粮食产能得以进一步释放。此外,由于种粮农户和基层推广体系的缺位,实际上导致大量新品种、新技术未能得到有效推广,种植主体对每年新审定的品种往往持观望态度,推广人员对技术掌握不够精准和熟练,也明显影响了粮食产能提升。
(五)消费结构升级弱化产能提升
如今,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粮食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也大于粮食总产量的增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浪费现象严重,每年在粮食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损耗和浪费了约700亿斤粮食[5],每年餐桌上被浪费的粮食大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5%,仅消费环节浪费的食物就相当于3000-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6]。此外,由于贵州省容易受极端天气、病虫害、播种粗放、采收不精、管理打折等问题影响导致粮食生产、收获、运输等环节的损耗率较高。粮食生霉、腐烂及遭遇鼠害也频繁发生。并且受山地交通、气候等条件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粮食装、卸、储、运“四散化”比例较低,加之农村物流、储藏等装备发展滞后,粮食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较为严重。总之,粮食餐桌浪费和损耗问题不能忽视,解决这两大板块内容也有益于提升粮食产能。
三、贵州省粮食产能提升对策建议
粮食产能提升既要抓好“良田、良种、良技、良法”的实施推广与示范应用,也要充分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强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7],统筹好产量与产能、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布局与结构、增产与减损、产区与销区,切实增强土地资源产出率、提升科技贡献率、提高优质品率、降低粮食损失率上挖掘潜力。为此,对于今后一段时期贵州省粮食产能提升,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
(一)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决贯彻“党政同责”,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既要算好经济账,也要算好政治账。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高位推动粮食安全行动,制定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工作方案、作战图等,合理分配确保粮食安全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把该投入粮食生产的资金投足,把该补齐粮食生产的短板补齐。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多鼓励支持有助于粮食产能提升的行动,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各职能部门要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和支持,如农业农村厅要强化技术指导、水利厅要加强农村山塘等水网建设、气象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报、供销社要加强生产物资供给,蔚然形成“政策好、产业强、生产稳”的良好格局。
(二)守住粮食生产“命根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积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规避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蔓延,真抓实干拿出可行方案“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总体看来,贵州省中低产田多,今后要研究如何通过对有机肥厂的扶持等办法,降低有机肥使用成本;针对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也要积极探索“绿肥种植、施用石灰、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同时,要进一步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对土壤的破坏力,加快推动“稻-油、稻-肥”等耕作制度和技术的集成应用。譬如全面谋划实施“提升耕地质量健康专项行动”,把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摸清耕地质量家底,多措并举地为提升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三)科学做好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基础,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满足居民更好农产品需要,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贵州省在早期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期间,刺梨等产业严重挤占了粮食生产空间。为此,要及时科学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那些经济效益差的特色产业和杂粮杂豆有序清退,改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来提高粮食产能。不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要根据当前大环境作出研判。譬如根据多方面的预测研究表明,未来我国粮食消费总体表现为小麦水稻口粮消费将继续稳中有降、玉米大豆等饲料粮需求刚性增长为主、工业用粮缓慢增长为辅的态势。因此,贵州省今后在粮食作物产能结构调整上可倡导“稳稻谷、扩玉米、增大豆”的基本方略。
(四)坚持良种良法“保驾护航”
提升粮食产能,种子和栽培技术缺一不可,根据相关实践表明,良种、良法能够大幅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如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国家级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最高亩产达1174.16公斤,创造全省水稻高产新纪录。贵州粮食产能提升仅依靠现有耕地资源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产能的空间很小,调整余地也不大,其根本出路主要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开展优良品种更新迭代,合理提高种植密度。良种方面可通过加大良种补贴发放等办法,提高农民购种积极性;良法方面可通过对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小型农机具的补贴等办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提升良法的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五)依托农业科技“赋能增收”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生产技术变革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重点加强良种技术、生产技术、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多属于公益类工作,常面向有生命的种质资源和作物品种,因此可围绕粮食产能提升提供一些倾向性的经费和项目支持,才能更为持续稳定地开展研究,这也是增强粮食高产、增产的不二法宝。一方面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相关单位、政府部门的联合攻关研究,集中攻克一批重点难点的“粮食产能提升”科技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强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集成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构建粮食高产技术标准,不断提高粮食种植技术水平,让企业农民看见农业科技“赋能增收”的真实写照。
(六)号召全民参与“节粮减耗”
高度重视粮食损耗和浪费现象,提升粮食的有效利用率,着重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及时通过新技术、新模式降低粮食收获、加工、储藏、运输和消费过程中的损耗率和浪费率,在社会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不断完善贵州省粮食安全综合防灾与减损技术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在生产端要进一步强化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高效精准闭环防控、关键技术及重大高抗新品种、新方法的研发应用,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实施粮食产后综合减损科技工程,重点强化粮食产后全链条高效率低损失关键技术与关键装备研发应用,加快高水平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减少粮食生产及流通损耗。在消费端要广泛开展节粮行动,形成爱粮惜粮的良好风气。如何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观念植入全民教育体系,树立节粮正确观念,加大在餐桌上浪费粮食的惩戒力度。
(七)加强重点领域“筑巢引凤”
农业农村技能人才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加快农业农村“筑巢引凤”行动,有针对性地加强粮油重要农产品、种业研究、耕地建设、农机作业服务、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一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让基层推广服务人员回归“主责主业”,培育一批“专职专业”的粮食生产农技推广骨干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技术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围绕粮食产能提升,采取“订单式、定点式、老带新、师徒制”的培养模式,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式的平台建设,让“科研院校专家+企业专家+县乡农技推广骨干+乡土专家”等不同主体参与粮食生产。
(八)积极探索树立“适度替代”
从现阶段的食物消费来看,以往传统意识上以农田为主、以大宗粮食为主“小粮食观”已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需求,应树立大食物观理念,把粮田耕地系统与非耕地系统有机统筹起来,把粮食生产与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省内供给与国际国内市场有机统筹起来,探索“适度替代”新路径。发挥贵州省多种多样的农业自然资源,充分挖掘林地、草坡、水田和湖泊中人们可食用的食物。如利用荒山草坡发展特色草畜产业,发展肉羊、肉牛、肉兔等特色养殖业;因地制宜利用河流、水田较多的特点,发展特色生态渔业,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也为粮食产能提升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粮食产能提升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既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但无论如何,全社会各党派、各阶级、各群体都要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应积极投身其中,真正践行“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主要装中国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R/ol].(2019-10-14)[2024-03-13].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0/14/content_5439410.htm.
[2]关振国,张世煜,方建斌.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的“启航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6):29-37.
[3]FAO.Report of the World Food Summit1996[R].Romer:FAO,1997.
[4]杨帅,唐彦.贵州省粮食产需问题及对策研究[J].粮食问题研究,2021(03):33-37.
[5]李慧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全链条节粮减损迫在眉睫.[EB/OL].(2020-09-08)[2024-03-13],https://news.Gmw.cn /2020-09/08/content_34163583.htm.
[6]仇焕广,雷馨圆,冷淦潇等.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辨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2,(07):2-17.
[7]高鸣,魏佳朔.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源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贡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1):15-27.